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善荣

作品数:50 被引量:624H指数:1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9篇肠癌
  • 25篇肿瘤
  • 23篇肠肿瘤
  • 22篇直肠
  • 20篇大肠
  • 19篇直肠肿瘤
  • 19篇大肠癌
  • 17篇结直肠
  • 14篇结直肠肿瘤
  • 11篇息肉
  • 10篇腺瘤
  • 9篇直肠癌
  • 8篇突变
  • 8篇息肉病
  • 8篇结肠
  • 8篇基因
  • 7篇家系
  • 6篇族性
  • 6篇腺瘤性
  • 6篇腺瘤性息肉

机构

  • 30篇浙江大学医学...
  • 23篇浙江大学
  • 2篇杭州市下城区...
  • 2篇海宁市中医院
  • 2篇嘉善县肿瘤防...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浙江省疾病控...
  • 1篇美国国家癌症...
  • 1篇海宁市肿瘤防...

作者

  • 50篇蔡善荣
  • 35篇张苏展
  • 35篇郑树
  • 9篇刘希永
  • 7篇黄彦钦
  • 5篇董琦
  • 4篇袁瑛
  • 4篇邓甬川
  • 3篇曹江
  • 3篇姚克
  • 3篇余海
  • 3篇马新源
  • 2篇张梦文
  • 2篇彭佳萍
  • 2篇姚开颜
  • 2篇瞿金妙
  • 2篇王旭林
  • 2篇宋永茂
  • 2篇李其龙
  • 2篇阮红芳

传媒

  • 8篇实用肿瘤杂志
  • 6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中国肿瘤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全国肿瘤流行...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6篇2000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代谢基因多态与大肠癌遗传易感性被引量:9
2000年
本文综述了与大肠癌化学致癌过程有关的酶系多态性与大肠癌的遗传易感性关系。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为致癌物代谢有关的酶 ,GSTM1缺失与大肠癌有关 ,但尚不确定。肉类经高温处理可产生杂环胺 ,回顾前瞻性研究表明 ,NAT1 /NAT2快速酶与肉类进食量对大肠癌危险度有交互作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型val/val可降低大肠癌的危险度。细胞色素P4 50酶是多环芳烃与杂环胺类的重要代谢酶系 ,人群研究表明CYP1A1多态与大肠癌的易感性有关。
刘希永蔡善荣
关键词:大肠癌遗传易感性GSTMTHFR
1325例大肠癌术后转移和复发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3年
蔡善荣郑树瞿金妙张苏展
关键词:大肠癌术后复发手术治疗
microRNA143表达对结肠癌组织中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microRNA143(miR-143)表达对结肠肿瘤组织中细胞增殖和K-ra8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Northernblot方法检测21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43的表达;构建miR-143的表达载体,将其转入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方法检测miR-143转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K-ra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在21例结肠癌组织标本中,有17例(81.0%)癌组织的miR-143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基因转染的SW480细胞中,miR-14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增殖被抑制,K-ras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约40.3%,而K-ra8mRNA水平未受影响。结论miR-14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转染细胞中高表达的miR-143能够抑制细胞增殖,下调K-ra8蛋白的表达。
刘宏张苏展蔡善荣彭佳萍郑树
关键词:结肠肿瘤细胞增殖K-RAS
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的临床表型分析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分析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的临床特征,并评价中国人HNPCC家系标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符合中国人HNPCC家系标准的家系26个,与509例散发性大肠癌比较,分析其临床特点。26个家系中,8个同时符合Amsterdam标准,分入A组;另18个不符合Amsterdam标准,仅符合中国人HNPCC家系标准,分入B组,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特点。结果26个家系中,大肠癌患者77例,发生同时或异时大肠癌7例(9.1%)。共发生大肠癌癌灶86个,部位明确的71个癌灶中,28个(39.4%)发生在近端结肠,51例(71.8%)患者发病年龄<50岁。共发生肠外恶性肿瘤24个,其中胃癌9个(37.5%),是最常见的类型。与散发性大肠癌相比,HNPCC家系具有平均发病年龄轻(P=0.000)、<50岁者多见(P=0.000)、多原发癌比例高(P=0.015)等特征。与B组相比,A组平均每个家系发生大肠癌的例数明显多于B组(4.5∶2.3,P=0.022);而在平均发病年龄、肿瘤发生部位、多原发大肠癌发生情况、肠外恶性肿瘤谱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中国人HNPCC具有发病年龄轻、多原发大肠癌发生率高及肠外恶性肿瘤以胃癌多见的特点。(2)符合中国人HNPCC家系标准的家系与符合Amsterdam标准的家系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而中国人HNPCC家系标准更适用于小型家系的诊断,同时体现了中国人的肿瘤谱特征。
袁瑛曹文明蔡善荣张苏展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遗传学临床表型
先天性白内障一大家系
2002年
先天性白内障表型种类繁多,而先天性核性伴珊瑚状晶状体混浊却十分罕见,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报道.本文调查一罹患此病的典型的遗传性白内障家系,现报告如下.
申屠形超姚克郑树张苏展蔡善荣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家系
大肠癌筛查方案及其实践被引量:65
2009年
大肠癌发生发展大部分均有明确的癌前病变,其过程较长,为筛查发现早期病变提供了可能。故筛查是降低大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可行措施。作者对多年来进行的大肠癌筛查方案的研究进行了论述。
郑树张苏展蔡善荣黄彦钦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流行病学
中国结直肠癌人群筛查方案的应用价值初探被引量:32
2011年
目的评价现行结直肠癌筛查方案的肿瘤检出率,探讨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筛查目标为2007-2009年杭州下城区和嘉善县40~74岁户籍人口,共43713名。先进行由问卷调查与大便潜血检测组成的初筛,阳性者进行结肠镜诊断性复筛,发现息肉样病变即取活检或摘除,病理确诊。分析筛查数据,计算初筛阳性人群(高危人群)中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人群的肿瘤检出率。结果初筛认定结直肠癌高危人群6489名,占14.85%。共有完成结肠镜检查4701名,检出结直肠肿瘤569例,检出率为12.10%(95%CI:11.17%-13.04%)。其中结直肠癌52例,检出率1.11%(95%CI:0.81%-1.41%);进展期腺瘤(183例)和非进展期腺瘤(334例)检出率分别为3.89%(95%CI:3.34%~4.45%)和7.10%(95%CI:6.37%-7.84%)。70~74岁男性肿瘤检出率最高,为22.81%(95%CI:16.98%-28.70%);40~44岁女性中检出率最低,为2.49%(95%CI:0.79%~4.20%)。结论我国现行结直肠癌人群筛查方案的应用效果较好,但方案仍需进一步完善。
黄彦钦蔡善荣张苏展李其龙马新源何玉芳周晓红郑树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大肠癌癌前病变干预阻断与小家系诊断标准的建立
郑树张苏展袁瑛陈坤刘希永邓甬川蔡善荣马新源沈永洲邱培林吴金民余海宋永茂丁克锋周伦
中国大肠癌发病率、死亡率逐步上升,已成为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但国内外均缺乏流行病学干预试验证实的大肠癌防治方案及小家系遗传性大肠癌的诊断标准,该项目为国家七五、八五攻关课题,建立了小家系的诊断标准,对大肠癌易感人群进行了2...
关键词:
关键词:大肠癌癌前状态
大肠癌预后的多因素COX模型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寻找影响大肠癌预后因素,为制定大肠癌患者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经手术且经病理确诊的大肠癌患者1334例,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相关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多因数COX模型分析发现根治术式、转移淋巴结数、根治标本总淋巴结摘除数、远处转移四项与大肠癌预后关系密切。结论 根治术式、转移淋巴结数、根治标本总淋巴结摘除数、远处转移四项是影响大肠癌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
瞿金妙邓甬川张筱骅蔡善荣张苏展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预后比例危险度模型淋巴转移
隔离群体中3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了解 3个 Y染色体上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 tandem repeat on Y chromosome,Y-STR)基因座在隔离群体中的多态性 ,探讨用 Y- STR分析群体亲缘关系的可能性。方法 在 377测序仪上应用基因扫描技术对浙江省两个海岛隔离群体 (80人和 6 0人 ) ,和 1个开放群体 (36人 )的 DYS388、DYS390、DYS395进行检测。结果  DYS388、DYS390、DYS395在渔山岛、桃花岛、开放群体中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 8、9、7;5、6、7;6、6、5。 3个群体中每个 Y- STR基因的基因多样性在 0 .70~ 0 .80之间。隔离群体和开放群体在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相同基因型数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遗传距离最大的为桃花岛与开放群体 ,其次是渔山岛与桃花岛群体 ,最小的是渔山岛和开放群体。结论  DYS388的常见等位基因为 12 9,DYS390、DYS395分别为 2 15和 119。 DYS388、DYS390、DYS395的基因频率、基因多样性、群体的相同基因型分布和遗传距离均不能说明隔离群体之间、以及与开放群体的亲缘关系程度 ,提示用 Y- STR分析群体亲缘关系须在增加样本量的基础上进行继续深入的研究。
蔡善荣李鲁柯越海刘希永曹江卢大儒郑树
关键词: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遗传多态性基因扫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