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虎崇康

作品数:11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益普生腹泻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儿童
  • 3篇蛋白
  • 2篇电图
  • 2篇婴儿
  • 2篇紫癜
  • 2篇脑电
  • 2篇脑电图
  • 1篇大叶性
  • 1篇大叶性肺炎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毒鼠
  • 1篇毒鼠强
  • 1篇毒鼠强中毒
  • 1篇信度
  • 1篇血尿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益生菌
  • 1篇婴儿痉挛

机构

  • 11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市儿童医...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作者

  • 11篇虎崇康
  • 8篇王宝西
  • 8篇江逊
  • 6篇张薇
  • 6篇杨洁
  • 5篇田姣
  • 4篇林燕
  • 4篇曾令超
  • 2篇张良娟
  • 2篇张妮妮
  • 2篇杜春艳
  • 2篇赵新
  • 2篇陈鹏德
  • 2篇王娅
  • 2篇郝丽军
  • 1篇尚磊
  • 1篇王茂贵
  • 1篇舒震
  • 1篇王峰
  • 1篇田娟

传媒

  • 4篇中国妇幼健康...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2
  • 1篇199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对儿童大叶性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2015年1至12月121例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结果 1病程≤7天的79例患儿,37例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1周后复查,治愈30例(占81.08%),42例对照组中治愈23例(占54.76%);病程>7天的42例患儿,22例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1周后复查,治愈17例(占77.27%),20例对照组中治愈11例(占55.00%);2121例患儿静脉血中肺炎支原体(M P)阳性10例(8.26%),而59例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患儿的肺泡灌洗液(BALF)中MP阳性者为47例(79.66%);3病程在1周内的患儿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其住院时间、热程均较对照组缩短(t值分别是2.394和2.101,均P<0.05),肺部病变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171,P<0.05);而病程超过1周的患儿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叶性肺炎患儿中,早期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可以有效缩短热程及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检测BALF可提高MP的阳性检出率。
杨洁虎崇康曾令超张薇林燕杜春艳田姣张妮妮江逊王宝西
关键词:儿童大叶性肺炎临床疗效
儿童癫痫患者T淋巴细胞活化并产生促炎因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检测儿童癫痫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活化状态以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名儿童癫痫患者和19名健康对照儿童,采集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细胞膜表面标记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69、CD25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的表达,用细胞内因子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7A的表达,利用细胞内因子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达IL-10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儿童癫痫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表面高表达共刺激分子CD69、CD25和CTLA4,活化的CD4+T细胞高表达IFN-γ、TNF-α、IL-6和IL-17 A。在儿童癫痫患者高表达IL-10的Treg数目增加。结论儿童癫痫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活化并产生细胞因子。
杨洁虎崇康江逊
关键词:儿童癫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
儿童毒鼠强中毒47例临床和视频脑电图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对 47例毒鼠强中毒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 Video-EEG监测等检查。结果 :临床表现有频繁的惊厥发作 ,为全身强直和阵挛性发作。其中 2 2例记录到临床发作 ,发作期Video-EEG均呈全导的 2 0~ 3 0 Hz较密集棘波节律爆发、波幅极高有别于强直 -阵挛癫痫发作的脑电图波型 ;对症治疗首选苯巴比妥钠负荷量 1 5~ 2 0 mg/ kg,如不能控制改用氯硝西泮静注 1~ 4mg/次。且需长期用药 3~ 6个月 ,否则易复发。提示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与EEG特征 。
赵新虎崇康王宝西
关键词:毒鼠强中毒惊厥视频脑电图儿童
T型钙离子通道α1H亚型在先天性巨结肠大鼠模型病变肠段的分布及功能变化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T型钙离子通道d1H亚型(Cav3.2)在先天性巨结肠大鼠模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80只6~8dSD乳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只。模型组经肛门灌注0.2%苯扎氯铵建立先天性巨结肠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作为替代。分别在4、6、8周每组随机抽取10只乳鼠处死,通过大体形态学观察、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荧光的方法来鉴定先天性巨结肠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模型大鼠病变肠段中Cav3.2的分布变化及其与Cajal间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kit共变情况;离体肌条组织电生理检测模型大鼠病变肠段及干预Cav3.2后的变化。组间数据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处理后8周通过大体形态学观察,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荧光方法鉴定先天性巨结肠模型建立成功,即处理肠段肌问神经节细胞的减少甚至缺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v3.2在模型大鼠病变肠段的分布,对照组结肠组织Car3.2主要分布于环行肌与纵行肌之间,多呈连续分布;模型组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狭窄段组织Cav3.2的分布逐渐减少,连续性遭到破坏。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处理后大鼠Cav3.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免疫组化检测一致,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Cav3.2的表达逐渐减少,8周时减少最明显。处理后4、6、8周模型组Car3.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3±0.06、0.38±0.06、0.26±0.07;对照组分别为0.63±0.06、0.62±0.09、0.63±0.06,两组在处理后6、8周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7和8.63,P值均〈0.05);Cav3.2和c—kit共变情况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狭窄段组织c—kit和Cav3.2的共同阳性区域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离体肌条组织电生理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狭窄段组织的自发性节律性�
张妮妮田姣林燕张薇虎崇康曾令超杨洁王宝西舒震江逊
关键词:HIRSCHSPRUNG病钙通道
二十碳五烯酸对E.coli LF82感染后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 mRNA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二十碳五烯酸(EPA)对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LF82感染后肠上皮细胞(Caco-2)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Caco-2细胞株建立体外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模型,分为EPA处理组,EPA 0、25、50、100、200μmol/L干预96 h;以及EPA(EPA 0、25、50、100、200μmol/L)+E.coli LF82联合处理组,在不同浓度EPA干预96 h的基础上,予E.coli LF82分别干预0 h、6 h、12 h。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以及细胞膜两侧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对Caco-2细胞模型进行评价。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EPA对Caco-2细胞凋亡的影响。RT-q PCR检测EPA和/或E.coli LF82作用于Caco-2细胞后ZO-1 m RNA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aco-2细胞上清中TNF-α的变化。结果 EPA25、50μmol/L处理后,Caco-2细胞存活率均高于0浓度组,且增高呈浓度依赖性(P<0.05);EPA100、200μmol/L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下降呈浓度依赖性,均低于0浓度组(P<0.05)。EPA浓度为100、200μmol/L时,细胞凋亡率较0浓度组增加(P<0.05)。单独E.coli LF82干预Caco-2细胞6 h、12 h后,ZO-1 m RNA表达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少,均低于未处理组(P<0.05)。EPA 25、50μmol/L干预联合E.coli LF82处理6 h或12 h,Caco-2细胞的ZO-1 m RNA表达随EPA浓度增加而增加,均高于E.coli LF82单独处理组(P<0.05)。单独E.coli LF82处理6 h、12 h组的TNF-α分泌随干预时间延长而增加,均高于未处理组(P<0.05)。EPA25、50μmol/L联合LF82处理6 h或12 h,细胞上清液中TNF-α分泌量随EPA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均少于单独LF82处理组(P<0.05)。结论 EPA能有效预防E.coli LF82感染后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破坏,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对肠黏膜屏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郝丽军林燕张薇田姣王娅陈鹏德虎崇康曾令超杨洁王宝西江逊
关键词:二十碳五烯酸紧密连接蛋白肠上皮细胞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聚合酶链反应(PCR-DGGE)技术从微生物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比较喂养不耐受(FI)与健康早产儿肠道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及相似性。方法以2013年11月至2014年9月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诊断为FI的早产儿为FI组。选择与FI组胎龄、日龄、出生体重相匹配的非FI早产儿作为对照组。采集出现FI时和同时间段对照组的粪便标本,进行16SrDNAV3区扩增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从而分析比较两组间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及相似性。结果细菌多样性检测显示FI组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香农-维纳指数(H)、丰度(S)、均衡度指数(E)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相似性矩阵图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组内菌群相似性较组间高(P<0.05);PCA结果同聚类分析一致。结论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改变及群落结构紊乱可能是引起早产儿FI的重要因素。
张良娟虎崇康林燕江逊田娟田姣雷达王宝西
关键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益生菌
哮喘患儿家长报告结局量表的编制和评价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编制哮喘患儿家长报告结局评价量表,为儿童哮喘的治疗控制效果和生存质量评价等提供参考工具。方法使用前期编制的包含41个条目的哮喘患儿家长报告结局试用量表,在陕西省6所儿童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哮喘门诊,对就诊的503名哮喘儿童和家长进行调查。采用经典测量理论对条目进行筛选,形成哮喘患儿家长报告结局正式量表,并对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进行检验。结果哮喘患儿家长报告结局量表包含34个条目,由运动与沟通能力、心理和情绪、哮喘症状、家庭影响、活动限制及环境影响共6个维度组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4.96%,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9,分半信度系数为0.754,重测信度系数为0.746,效度分析各指标达到统计学要求。结论编制的哮喘患儿家长报告结局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6个维度能够较好地反映儿童哮喘的治疗控制状况和生存质量等。
徐通王宁吕菊红刘海燕张昊虎崇康白利娟江逊尚磊
关键词:儿童哮喘量表信度
婴儿痉挛脑电特点变化55例随访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婴儿痉挛是儿童癫痫的常见类型,易形成癫痫性脑病。探讨婴儿痉挛的脑电图特征与病情转归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临床观察、随访,分析55例婴儿痉挛的脑电图特征及变化形式。结果婴儿痉挛脑电图典型表现为高峰节律紊乱,呈多样性;随年龄增长,高峰节律紊乱消失、发生多种形式变化;发病初期有良好睡眠纺锤波形患儿中预后不良占46.7%,纺锤波出现不佳及未出现纺锤波患儿中预后不良占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年龄增长,婴儿痉挛患儿脑电图高峰节律紊乱消失、呈多种形式变化;发病初期睡眠纺锤波的出现与患儿预后有关。
兰莉赵新虎崇康王峰张薇江逊王宝西
关键词:婴儿痉挛脑电图儿童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关系,以及对GERD并CMPA治疗的预后。方法选取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的0~6月龄GERD患儿50例(男24例,女26例),患儿均采用血清牛奶蛋白可溶性IgE(sIgE)检查及牛奶蛋白回避试验,对牛奶蛋白回避试验结果阳性、血清牛奶蛋白sIgE阴性的患儿进行牛奶蛋白激发试验,根据CMPA诊断标准确诊为CMPA患儿,对GERD并CMPA患儿采用饮食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24 h食管pH监测。结果50例GERD患儿中有23例(46%)确诊为CMPA,GERD患儿与GERD并CMPA患儿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8,P〈0.05),但患儿个体间症状存在交叉,临床难以准确鉴别。GERD患儿与GERD并CMPA患儿家族过敏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9,P〉0.05)。对于GERD并CMPA的患儿给予饮食治疗1个月后,呕吐、流涕/喘息/咳嗽及腹泻症状较前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由于湿疹治疗需疗程较长且易反复,治疗1个月后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治疗前为(8.2±2.7)%,治疗后为(2.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06,P〈0.01);5例患儿复查24 h食管pH监测,结果示反酸指数与反流周期数较前降低,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婴儿GERD的发生部分与CMPA有关,且针对CMPA的治疗可减轻GERD患儿的临床症状。
王娅虎崇康张薇曾令超杨洁郝丽军田姣陈鹏德王宝西江逊
关键词:牛奶蛋白过敏胃食管反流病婴儿
儿童过敏性紫癜病13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 HPS)的临床特征与肾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3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6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①5~9岁为发病年龄高峰,占73.18%,冬、春、秋季多发;②感染是主要发病原因,66.6%的患儿有感染或前驱感染病史;③胃肠道、肾损害及关节症状发生率分别是49.28%、31.88%、47.10%;④年龄偏大儿童、腹痛、消化道出血为肾脏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1.252、2.846、2.369,均P<0.05);⑤重症HSP应用糖皮质激素并未显示预防紫癜复发及肾脏损害的效果。结论 HSP多好发于5~9岁儿童,感染是发病的主要诱因,对于其他系统症状明显者,需仔细查体。对具有肾损害高危因素的患儿须定期随访。重症HSP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否预防HSP复发及肾损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杨洁虎崇康张薇杜春艳张良娟孙丽君王宝西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肾损害高危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