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虞栋

作品数:33 被引量:24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肺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结核病(肺)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栓塞
  • 11篇动脉
  • 10篇血管
  • 10篇支气管
  • 9篇栓塞治疗
  • 9篇咯血
  • 8篇气管
  • 6篇X线
  • 6篇X线计算
  • 6篇X线计算机
  • 5篇血管内栓塞
  • 5篇体层摄影
  • 5篇体层摄影术
  • 5篇CT表现
  • 4篇血管内栓塞治...
  • 4篇支气管动脉
  • 4篇栓塞术
  • 4篇介入
  • 4篇咯血患者
  • 3篇动脉栓塞

机构

  • 21篇上海市肺科医...
  • 8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同济大学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32篇虞栋
  • 26篇江森
  • 19篇朱晓华
  • 18篇揭冰
  • 18篇尤正千
  • 14篇马骏
  • 12篇孙兮文
  • 10篇彭刚
  • 8篇孙春轶
  • 7篇孙希文
  • 7篇李天女
  • 5篇支文祥
  • 4篇陈昶
  • 3篇史景云
  • 3篇尤小芳
  • 3篇孙希文
  • 3篇江森
  • 2篇史宏彰
  • 2篇易祥华
  • 2篇盛炳镛

传媒

  • 12篇中华放射学杂...
  • 4篇上海医学影像
  • 3篇中国医学计算...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肿瘤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结核咯血患者锁骨下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致咯血患者的锁骨下动脉血管造影表现,评价其在动脉栓塞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9例肺结核伴咯血患者中,肺组织严重纤维化或合并空洞、曲菌球、胸膜增厚粘连及胸部手术后25例。在栓塞治疗过程中完成降主动脉各出血分支栓塞术后,根据病变的部位进行锁骨下动脉造影,影像评判标准:正常为(-);(+):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诸多小分支紊乱、增生,未见其分支明显增粗;(++):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的分支明显增粗、扭曲、瘤样扩张,伴肺循环分流等;出血阳性包括(+)、(++),其中(++)为强阳性。对造影影像学表现进行归纳分析,并根据基础病变程度进行统计学处理。对造影发现为强阳性的部分患者行动脉栓塞术,符合长期疗效分析的15例患者术后作临床疗效评估。结果造影影像学结果显示,出血阳性与造影人次比为32/39,出血强阳性与造影人次比为17/39;出血阳性与造影的锁骨下动脉支数比为39/58,其中(++)为24/58,(+)为15/58。强阳性出血动脉以胸廓内动脉、胸外侧动脉及肩胛下动脉的出现概率最高。肺组织严重纤维化或合并空洞、曲菌球、胸膜增厚粘连及胸部手术后的患者有明显高的出血阳性率以及强阳性率。15例动脉栓塞术后,治愈6例,显效和有效7例,无效2例。15例中有8例行降主动脉出血分支栓塞后无效,再行动脉栓塞术时,对锁骨下动脉造影发现的出血血管栓塞疗效显著。结论采用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应在完成以支气管动脉为主的降主动脉分支栓塞后,如仍有咯血可行相应的锁骨下动脉造影,对肺组织严重纤维化或合并空洞、曲菌球、胸膜增厚粘连、胸部手术后及栓塞术后疗效不佳者,可根据病情同时行锁骨下动脉造影并对其出血血管进行栓塞。
江森支文祥孙兮文朱晓华史宏彰陈昶虞栋彭刚尤正千马骏
关键词:咯血锁骨下动脉血管造影术
直径小于3cm的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CT征象分析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分析直径小于3cm的孤立性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CT表现,以期提高与周围型小肺癌(SPLC)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小于3cm的孤立性FOP的CT征象。结果24例紧贴或邻近胸膜,其中17例位于各胸膜交界区。病灶呈类圆形12例,不规则形9例,三角和多角形5例。病灶边缘呈向心性弓形凹陷12例,其形态均为不规则形和三角、多角形;粗长毛刺征9例,其中7例病灶形态呈不规则形和三角、多角形;细短毛刺征5例,病灶形态均呈类圆形;分叶征4例,3例病灶为类圆形;另外出现血管纠集征9例,棘状突起征4例,支气管空气征6例,空洞征2例,空泡征3例,病灶内液化5例;病灶明显强化率为60%。病灶在不同层面的表现显著不同14例,其形态均呈不规则形和三角、多角形。结论直径小于3cm的孤立性FOP与胸膜关系密切,形态呈不规则形和三角、多角形的常与SPLC鉴别不难,而呈类圆形的常与SPLC鉴别困难。
江森朱晓华孙兮文虞栋李天女尤正千马骏
关键词:肺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对气管支气管树腺样囊性癌的诊断价值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气管支气管树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5例经病理明确诊断的气管支气管ACC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8.9岁。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M SCT表现。结果发生在气管的ACC 18例,发生在支气管的17例,分为腔内外结节型、管壁浸润型、单纯腔内结节型、周围结节型。结论 MSCT有助于早期发现、诊断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树ACC。
虞栋孙希文江森揭冰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血管内栓塞治疗异常体动脉供应正常左下肺基底段被引量:6
2011年
异常体动脉(anomalous systemic artery,ASA)供应正常左下肺基底段为一罕见的先天性肺血管畸形。本病含义为起源于降主动脉的ASA供血部分或全部左下肺基底段,而受累肺组织的支气管树和肺实质正常;
虞栋孙希文揭冰江森
关键词:动脉供应ASA栓塞治疗异常体
咯血责任血管源于主动脉弓上壁的支气管动脉的解剖分析和栓塞治疗被引量:8
2014年
目前经血管内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和反复咯血的主要手段.咯血的最主要出血源来自支气管动脉(bronchial artery,BA).正常BA起源于胸5~6水平的降主动脉;起源于此处以外的被称为迷走、异位或异常起源BA,患病率为8%~36%[1-5].迷走BA已有诸多报道,但起源于主动脉弓上壁的BA国内外罕见报道[2-6].迷走BA的漏栓可导致栓塞治疗的失败.为此,笔者报道12例咯血患者的BA起源于主动脉弓上壁的解剖情况和栓塞治疗,希望有助于对此点的认识.
揭冰孙希文史景云虞栋江森
关键词:主动脉弓上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反复咯血责任血管血管内栓塞术
非支气管性体动脉引起咯血的发病情况及介入栓塞疗效分析被引量:44
2009年
目的观察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引起咯血的发生率、与原发疾病的关系及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栓塞责任NBSA治疗咯血的效果。方法对139例接受TAE治疗的咯血患者行系统的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造影。患者原发病为:肺结核66例(2例有胸廓改良术史、1例有肺叶切除术史、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单纯性支气管扩张41例(其中1例有肺叶切除术史、1例有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史),支气管肺癌15例,隐原性咯血7例,尘肺3例,支气管结石3例,支气管囊肿1例,脓胸1例,肺癌术后1例,慢性肺栓塞1例。对发现的责任NBSA行栓塞术,观察NBSA引起咯血的发生概率、责任NBSA分布情况及与原发病的关系。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结果139例中73例(52.5%)咯血与出现病理性NBSA有关。共计181支责任NBSA,包括肋间后动脉88支、胸廓内动脉27支、膈下动脉21支、食管固有动脉20支、胸外侧动脉9支、肩胛下动脉7支、肋颈干5支、甲状颈干4支。肺结核患者咯血的责任NSBA以肋间后动脉(75支)和锁骨下、腋动脉的分支(4J4支)为主,单纯性支气管扩张者以食管固有动脉(16支)和膈下动脉(17支)为主。本组患者TAE后,即刻止血69例,包括1次以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支气管动脉(BA)已闭塞无效和复发的19例、BA正常的初治者4例。本组中除1例行锁骨下动脉造影术后出现同侧小脑梗死和1例行BA和胸廓内动脉栓塞术后发生呼吸衰竭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获6个月以上的随访60例。术后间断性痰中带血16例;11例复发,10例再次TAE后停止咯血8例、间断性痰中带血2例,1例外科肺叶切除后咯血停止;其余未再咯血,但1例术后8个月死于肿瘤进展,1例术后2周死于原呼吸衰竭加重。结论相邻病灶的刺激和肺血流灌注不良或缺失的心血管疾病可致相�
江森朱晓华孙兮文尤正千马骏虞栋彭刚揭冰孙春轶
关键词:咯血栓塞治疗性
经体动脉灌注化疗后手术治疗不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经导管动脉灌注(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TAI)化疗后手术治疗不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符合病例入组标准的81例不可切除Ⅲ期N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疗程的TAI化疗,对达到部分缓解或肿瘤缩小的疾病稳定患者行手术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次要研究终点为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和安全性。结果:2个疗程TAI化疗后疗效评价结果:部分缓解40例(49.4%),疾病稳定30例(37.0%),疾病进展11例(13.6%);DCR为86.4%(70/81)。主要不良反应均为Ⅰ~Ⅱ度。在55例于TAI化疗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手术切除率为94.5%(52/5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7%(18/55);术后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8.2%、52.7%和34.5%。亚组分析结果表明,部分缓解患者的OS明显优于疾病稳定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7.0和21.0个月(P=0.019);术前诊断为鳞癌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34.0个月)较腺癌患者(13.5个月)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近期疗效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部分缓解患者的预后优于疾病稳定患者(风险比为0.467,95%可信区间:0.238~0.916;P=0.027)。结论:对于不可切除的Ⅲ期NSCLC患者,TAI化疗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新辅助治疗模式,尤其是对于取得部分缓解或术前诊断为鳞癌的患者,术后的生存获益更为显著。
罗洁罗洁陈斌陈斌虞栋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经导管动脉灌注
并殖吸虫病患者不同临床时期的胸部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并殖吸虫病不同临床时期的胸部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0年11月至2007年12月上海市肺科医院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并殖吸虫病的患者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9~66岁,平均31.4岁。均行胸部CT平扫,部分加增强扫描。结果48例并殖吸虫病患者的胸部CT表现为支气管周围炎样改变9例;肺浸润性改变13例,胸部CT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斑片状影,边缘模糊,部位及形态易变,少数病例可见特征性的“隧道”征;结节和肿块11例;囊状影及空洞6例;胸腔积液9例。并殖吸虫病患者不同临床阶段的胸部CT表现不同,感染早期表现为支气管周围炎样及浸润性改变,并出现胸腔积液;中期表现为结节、肿块、囊肿及空洞;稳定期表现为附壁结节、空腔、胸膜增厚或钙化。结论并殖吸虫病患者不同时期的胸部CT表现不同。并殖吸虫病的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和CT表现。
朱晓华尤正千马骏江森彭刚虞栋孙春轶
关键词:吸虫感染胸部疾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增强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以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检出率。方法对60例临床证实的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分别进行MR头颅增强后T1WI和FLAIR序列扫描,并比较两者图像中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变部位、病变信号强度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增强T1WI序列中发现有3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表现为强阳性,强阳性率为55.0%。病变位置在脚间池10例、环池11例、外侧裂池17例、四叠体池9例、大小脑表面6例以及侧脑室、第四脑室、桥池各2例。在增强FLAIR序列中全部患者均表现为强阳性,强阳性率为100%。病变位置在脚间池23例、环池21例、外侧裂池28例、四叠体池13例、侧脑室4例、第四脑室19例、大小脑表面13例、桥池10例。两者结核性脑膜炎的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P<0.001)。增强FLAIR发现26例患者出现脑梗死,阳性率43.3%,其中额叶顶叶16例、基底节区8例、脑干2例;发现脑萎缩1例,脑室积水及脑室旁水肿4例。结论在结核性脑膜炎的影像检查中,MR增强FLAIR序列明显优于增强T1WI,是必不可少的检查序列,这有利于结核性脑膜炎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
揭冰江森孙希文朱晓华虞栋彭刚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肺隐球菌病临床和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分析肺隐球菌病(PC)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4年间28例PC的临床、相关检查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并对所有PC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28例PC,男性19例,女性9例,中青年为24例;7例有基础疾病;9例无任何症状,其余18例有咳嗽、咳痰、低热等轻度呼吸道症状;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肺穿刺、经纤支镜肺活检(TBLB)病理和细菌学确诊,其中26例行苏木素伊红和组织化学染色,均有隐球菌阳性提示;13例行核医学肺显像检查,12例诊断为恶性病变。28例PC影像学表现分为3种类型:肺结节、肿块(16例),肺炎样改变(7例),混杂性改变(5例);临床和影像学分析:(1)PC影像学表现为结节、肿块病变者临床症状较轻,而表现为炎症样改变和混杂性改变者临床症状较重。(2)有基础病变的PC患者多呈炎症样改变或混杂性改变,并且其临床症状相对较重。结论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临床应重视PC的存在,认识此病的特征,以提高对此病的诊断能力,并应积极开展病灶经皮肺穿刺及TBLB检查,减少开胸手术率。
江森朱晓华孙兮文丁嘉安易祥华虞栋尤正千马骏李天女彭刚
关键词:肺隐球菌病医学影像学影像学分析影像学表现经纤支镜肺活检呼吸道症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