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显龙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新型铜配合物与单、双链DN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和电化学研究
- 合成了一种含有2,2'-联吡啶和对甲基苯甲酸配体的铜配合物[Cu(LL′2)(L=2,2'-联吡啶,L′=对甲基苯甲酸)],采用荧光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其与单链DNA(ssDNA)和双链DNA(dsDNA)的相互作用.在...
- 汪庆祥焦奎孙伟袁显龙
- 关键词:铜配合物DNA电化学荧光光谱
- 文献传递
- 二(2,3-二氨基吩嗪)合铜配合物的合成及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和荧光光谱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溶剂热法合成了二(2,3-二氨基吩嗪)合铜配合物[Cu(DAP)2]2+,并用元素分析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pH=6.5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缓冲溶液中,采用电化学方法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该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循环伏安实验表明,配合物在-0.04 V和-0.13 V处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加入双链DNA(dsDNA)或单链DNA(ssDNA)后,氧化还原峰电流明显降低且峰电位负移,表明二者之间可能主要存在静电作用,但铜配合物与dsDNA的相互作用强于与ssDNA的相互作用,可用于识别dsDNA和ssDNA。通过dsDNA加入前后峰电流的变化,计算得出配合物与dsDNA结合位点n=2.5,结合常数K=4.07×104L.mol-1。在荧光光谱图上,加入DNA后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有较大降低,产生明显的减色效应,验证了二者之间的静电作用。
- 袁显龙汪庆祥焦奎李奇
- 关键词:DNA铜配合物相互作用电化学
- Cu(DAP)2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 小分子特别是过渡金属配合物与DNA的键合和分子识别特性是生命科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对高效低毒的新药设计、新药筛选、化疗药物的改型换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铜配合物,Cu(DAP)2SO4(DAP=2,3...
- 袁显龙汪庆祥焦奎孙伟
- 关键词:铜配合物新药筛选DNA键合分子识别
- 文献传递
- 非标记电化学DNA杂交指示剂被引量:11
- 2007年
- 电化学DNA杂交检测技术因其快速、灵敏、低消耗和易于操作等优点而在临床医学、环境监测和药物分析等领域受到普遍关注。电化学DNA杂交指示剂是DNA电化学杂交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与单链DNA和双链DNA通过不同的模式和作用力进行差异性结合。本文介绍了电化学杂交指示剂的定义及其在DNA电化学传感器中的重要性,根据分子结构上的特征差异,将非标记型电化学杂交指示剂分为有机染料(荧光素)、药物分子和金属配合物三类,并从中选取了各个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指示剂对它们的工作原理、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对杂交指示剂的设计和开发前景,特别是满足基因芯片应用等方面做出了展望。
- 汪庆祥袁显龙焦奎谢江坤张波
- 关键词:DNA电化学活性
- Cu(DAP)2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 2006年
- 小分子特别是过渡金属配合物与DNA的键合和分子识别特性是生命科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对高效低毒的新药设计、新药筛选、化疗药物的改型换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铜配合物,Cu(DAP)2SO4(DAP=2,3-二氨基吩嗪),并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其与鲱鱼精子DNA的相互作用,希望为设计和合成高效低毒、抗菌、抗肿瘤药物提供一定的科学研究基础及理论依据.……
- 袁显龙汪庆祥焦奎孙伟
- 氨基吩嗪铜配合物及染料小分子与DNA作用的电化学及光谱研究
- 本论文主要用电化学方法和光谱方法研究了一种配合物(氨基吩嗪铜)和两种染料(核固红、红紫素)与DNA的相互作用。
第一部分综述了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和DNA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第二部分合成并表征了一种新型...
- 袁显龙
- 关键词:铜配合物核固红电化学
- 文献传递
- 4-硝基二苯胺合成工艺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3年
- 对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 4-硝基二苯胺合成方法进行了评述 ,比较了工业生产中使用的苯胺法、甲酰苯胺法、邻磺酸法和硝基苯法等 4种方法 ,对它们的生产原理进行了介绍 ,从产品质量、能耗、三废等角度比较了它们的工艺特点和各自的优缺点。
- 孙伟袁显龙
- 关键词:4-硝基二苯胺精细化工中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