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鹰

作品数:31 被引量:378H指数:12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大豆
  • 13篇基因
  • 10篇玉米
  • 9篇转基因
  • 6篇花粉
  • 6篇花粉管通道
  • 5篇育种
  • 5篇自交
  • 5篇自交系
  • 5篇外源
  • 5篇花粉管
  • 4篇东北玉米
  • 4篇愈伤
  • 3篇玉米遗传
  • 3篇愈伤组织
  • 3篇植物
  • 3篇转基因方法
  • 3篇抗性
  • 3篇基因枪
  • 3篇基因型

机构

  • 31篇吉林省农业科...
  • 3篇梨树县农机技...
  • 2篇解放军军需大...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吉林省农业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双辽市农业广...

作者

  • 31篇袁鹰
  • 27篇刘德璞
  • 19篇郑培和
  • 8篇郝文媛
  • 8篇周正平
  • 6篇王成武
  • 5篇谭化
  • 5篇王玉民
  • 5篇温刚
  • 5篇徐文静
  • 4篇姜昱
  • 4篇刘玉芝
  • 3篇陈一斌
  • 3篇温钢
  • 3篇张光弟
  • 2篇董英山
  • 2篇刘娜
  • 2篇张玉华
  • 2篇冉彦中
  • 2篇孔祥梅

传媒

  • 6篇大豆科学
  • 4篇玉米科学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吉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大豆通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吉林省第三届...
  • 1篇“振兴吉林老...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品种对花期低温反应的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将吉林 35和Aldana两个大豆品种在14 / 19℃和 17/ 12℃两种低温下处理 10天 ,结果表明 ,两个大豆品种对花期低温的反应不同 ,极早熟品种Aldana耐低温能力好于晚熟品种吉林 35。大豆花期遇低温时二粒荚数和三粒荚数减少是降低大豆单株粒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萍陶丹宋海星宋立泉张玉华袁鹰冉彦中尹田夫
关键词:大豆花期低温耐冷性单株性状
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影响因子的研究被引量:38
2006年
以东北春玉米自交系7922、340、78599、921及美国杂交种H99等幼胚愈伤组织为受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Bt(CryIA.)基因,研究菌液预处理、愈伤组织状态、侵染培养基、侵染时间及共培养条件等因素对转化频率的影响。根据转化愈伤组织的除草剂(Basta)抗性筛选结果评估转化率,表明继代培养3 ̄5d的愈伤组织适于转化,其中以继代5d的7922愈伤组织转化率最高,为46.6%;不同基因型对农杆菌转化率存在差异,H99的抗性愈伤组织率为34.57%,7922为26.27%、340为21.36%、78599和921抗性愈伤组织率仅为8.02%和6.78%。基因型间差异显著;浸染培养基中加入(AS100 ̄200mg/L)抗性愈伤转化率明显提高;菌液浓度OD6000.5 ̄0.6、侵染时间5 ̄10min、共培养时间3d最佳。
袁鹰李启云郝文媛谭化孔祥梅张光弟刘德璞
关键词:农杆菌介导法影响因素抗性愈伤组织
影响东北玉米自交系基因枪转化的因素
以接种3~5天的东北常用自交系幼胚和已稳定的胚性愈伤组织作为基因枪转化的受体材料。研究了几个影响基因枪转化GUS基因的瞬时表达因素。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受体材料预处理的与否、基因枪的射程、氦气压力等都能影响基因枪转化...
袁鹰刘德璞郑培和温刚王玉民徐文静
关键词:玉米基因枪
玉米常规育种中存在的问题的生物技术解决方案被引量:16
2005年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育种家利用生物技术途径解决玉米常规育种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已成为可能。转基因技术可使玉米基因组本来不存在的外源基因导入进去,培育成具有“外来性状”的转基因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以将多基因控制的性状快速地聚合在一起,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性聚合的超级玉米品种。而目前玉米的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如何有效地结合,是国内外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就当前玉米常规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生物技术的优势做了讨论,并提出有效相结合的建议,以期今后能更快地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多抗性聚合新品种。
袁鹰刘德璞张光弟郝文媛谭化姜昱
关键词:常规育种玉米多抗性高产生物技术
大豆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研究被引量:81
2001年
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子叶节在添加适宜 BA和 IBA的 1 / 2 MS培养基上经过二周的预培养和二周芽诱导培养 ,可获得高频率的丛生芽 ,及时将丛生芽从高浓度的 BA转至低浓度 BA培养时芽可长出植株 ,再转至添加 NAA的生根培养基上形成完整的植株。经过 40 - 6 0天的培养 ,每个外植体可得到 2 0 - 3 0个芽。芽增殖数和植株再生率因基因型、激素、切割位点、诱导时间等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初步确立了丛生芽发生和植株再生的适宜条件和程序 。
袁鹰刘德璞郑培和徐文静李海龙
关键词:大豆子叶节丛生芽植株再生
导入外源DNA获得抗SMV大豆品系被引量:68
1997年
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向大豆导入抗SMV(大豆花叶病毒)的品种间、种间以及属间材料DNA,结合常规育种程序,培育出抗病丰产品系。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抗性是遗传稳定的。与对照相比,在保证和提高原品种丰产性水平前提下,水平抗性明显提高;同一品系对SMV的Ⅰ、Ⅱ、Ⅲ不同毒系抗性水平有差异。讨论认为,用外源DNA导入技术创造和培育抗SMV大豆种质和品种的途径是可取的。
刘德璞廖林袁鹰刘玉芝
关键词:大豆SMV抗性遗传外源DNA导入花粉管通道
吉科豆6号
刘德璞袁鹰王成武周正平闫小艳刘玉芝郑培和温刚
吉科豆6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用生物技术方法培育而成。具有高产、稳产,耐旱、耐盐碱特点。籽粒圆型,种皮黄色,黄脐,有光泽,白粒重19克。株高一般为90-100厘米,尖叶,紫花,灰色茸毛。结荚密,四粒荚多,荚...
关键词:
关键词:大豆
吉科豆2号
刘德璞袁鹰王成武周正平闫小艳刘玉芝郑培和陈一彬温刚
吉科豆2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用生物技术方法培育的丰产、稳产,适应性较好的品种。籽粒椭圆,种皮黄色,黄脐,有光泽,百粒重19克。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一般为100-115厘米,主茎发达,分枝1-2个,株形收敛。尖...
关键词:
关键词:大豆
吉科豆1号
刘德璞袁鹰王成武刘凯周正平闫小艳刘玉芝郑培和陈一彬温刚
吉科豆1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用生物技术方法培育而成。吉科豆1号为吉林省中熟品种,生育日数118-122天,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四平、辽源以及松原的中熟和中晚熟区种植。无限结荚习性,植株高度70-90厘米...
关键词:
关键词:大豆
一种植物转基因方法
一种植物转基因方法,涉及一种植物转基因方法,以农杆菌介导转化刚受精完毕而形成的合子胚;转化的合子胚在植株上成熟为种子;对种子进行筛选;获得转化子,本技术适合玉米、大豆、水稻等可对子房进行操作的受粉结实植物。该技术优点是,...
刘德璞袁鹰郝文媛郑培和谭化董英山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