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伟丽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大学生
  • 4篇大学生就业
  • 4篇学生就业
  • 4篇就业
  • 4篇高校
  • 3篇院校
  • 3篇歧视
  • 3篇就业歧视
  • 3篇高职
  • 3篇高职院校
  • 2篇大学生就业歧...
  • 2篇新高考
  • 2篇招生
  • 2篇教育
  • 2篇教学
  • 2篇高考
  • 1篇新闻
  • 1篇新闻专业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教育

机构

  • 7篇湖南大众传媒...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覃伟丽

传媒

  • 7篇湖南大众传媒...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高考改革对高职院校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被引量:1
2021年
新高考改革使高职院校获得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也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应充分挖掘办学特色,找准办学定位,以品牌特色专业为核心竞争力,抢占发展机遇。面对生源的多样化,高职院校应改革"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实施分类培养,因材施教,形成自己的独特竞争力。
覃伟丽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8年
人类文明发展至21世纪,这个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爆发式发展的社会,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一个智能的现代化社会蓝图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个国家的创新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国家和社会对创新创业工作的发展问题也逐年加深,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工作就是近些年来国家比较重视的一项工作。同时增加的还有其工作的实施难度,对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是时下国家及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
覃伟丽
新高考背景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设探索被引量:4
2022年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招生、培养、就业现状,然后说明了新高考背景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设的必要性,最后论述了新高考背景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设的有效途径。
覃伟丽
关键词:高校新高考
我国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研究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上至总理、下至普通家庭的共同关注。而大学生就业歧视使问题变得“难上加难”,不少大学生因为遭受企业的就业歧视,导致毕业即失业。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遭遇就业歧视的比率高达74%,并出现了一些因大学生就业...
覃伟丽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歧视就业对策
文献传递
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初探
2009年
当前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为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应加大对实践教学设施的投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与媒体的联系,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改进传统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覃伟丽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
应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的对策探讨被引量:5
2011年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初次就业中遇到一定就业歧视现象。高校应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毕业生就业力;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加强反就业歧视研究;组建大学生平等就业促进委员会。
覃伟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歧视
共识视角下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探索
2022年
招生宣传工作是高职院校争取生源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招生宣传工作通常采用集中时段饱和式信息输出的方式,重单向传播,轻双向沟通,难以达成高职院校吸引具有职业潜质的考生报考的宣传目标。在招生宣传工作中引入共识视角,将共识的理念贯穿于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队伍建设、内容制作、渠道搭建和考生选择能力提升等工作中,将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实效。
覃伟丽
关键词:高职院校招生宣传
大学生就业歧视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受歧视,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歧视进行科学界定,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从高校教学改革角度提出应对策略,对于减少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遭遇歧视,顺利就业有重要意义。
覃伟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歧视教学改革
试论高校“双精准”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2023年
高校“双精准”人才培养以精准对接社会用人需求和学生发展诉求为目标。高校通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扎实落实招生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考生诉求与专业选择、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人才输送与就业岗位、就业评价与专业调整五个对接,把“双精准”目标贯穿于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有效缓解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覃伟丽
关键词:高校
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工作被引量:9
2008年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由于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顺利就业。因此,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刻不容缓。
覃伟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