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海东

作品数:14 被引量:102H指数:4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急性
  • 4篇梗死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3篇老年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血小板
  • 2篇血性
  • 2篇乙醇
  • 2篇乙醇脱氢酶
  • 2篇乙醇脱氢酶2
  • 2篇溶栓
  • 2篇溶栓治疗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脑脊液
  • 2篇脑膜

机构

  • 12篇滕州市中心人...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滕州市中医医...
  • 1篇滕州市工人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许海东
  • 4篇张丽丽
  • 3篇朱晓莉
  • 2篇刁红梅
  • 1篇袁克将
  • 1篇蒋毅
  • 1篇刘广琴
  • 1篇耿德勤
  • 1篇李德洋
  • 1篇马军霞
  • 1篇邢孟涵
  • 1篇闵敏
  • 1篇曹成波
  • 1篇李艳
  • 1篇王皓
  • 1篇许艳
  • 1篇周红青
  • 1篇张玉敏
  • 1篇张晓莉
  • 1篇高国强

传媒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7
2020年
目的探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61%)显著低于观察组(92.68%,χ^2=4.479,P=0.034)。两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83%)显著高于观察组(7.32%;χ^2=5.513,P=0.019)。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朱晓莉王宜岭许海东高国强
关键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
血浆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淋巴细胞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血浆D-二聚体(D-D)、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PLR)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检查的97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97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对比D-D、NLR和PLR相关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D-D、NLR与PLR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结果观察组D-D、NLR、PL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将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情况作为因变量(0=预后良好,1=预后较差),将D-D、NLR与PLR作为自变量。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D、NLR与PLR同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有关(OR>1,P<0.05)。未好转组D-D、NLR、PLR显著高于好转组(P<0.05)。结论D-D、NLR、PLR可作为判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重要指标。
许海东张丽丽王敏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银屑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血管炎1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女,47岁,因左侧肢体疼痛8a、右侧肢体无力2a、不能言语及左侧肢体无力5h于2011年1月19日入院。患者8a前罹患右侧丘脑出血,遗留左侧肢体烧灼样疼痛,平素生活能自理。2a前罹患脑梗死,遗留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一般生活仍能自理。5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不能言语、左侧肢体无力,并伴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头痛呕吐、无视物不清、无尿便失禁等其他症状。
许海东王敏张丽丽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银屑病右侧肢体无力左侧肢体无力丘脑出血
多层螺旋CT结合MRI对肺栓塞栓子结构形态学研究
2009年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检查结合MRI研究肺栓塞栓子结构形态与其可溶性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42例PE患者于溶栓前后的影像表现,对栓子的结构形态进行分析并分型:Ⅰ型管腔中心充盈缺损型;Ⅱ型附壁充盈缺损平坦型;Ⅲ型附壁充盈缺损隆起型;Ⅳ型附壁充盈缺损凹陷型;Ⅴ型血管分支无强化。把可供分析栓子根据密度高低及信号强弱进行分类,根据CT值的大小分为低密度栓子(〈40Hu)、中密度栓子(40~70Hu)、高密度栓子(〉70Hu);按其MRI信号强度对栓子进行分型:A型为软栓子(富含水份);B型为混合型栓子(栓子逐渐机化);C型为硬栓子(纤维成分为主或合并钙化)。结果42例PE影像检查中受累肺动脉共计89支,可分析受累肺动脉70支。MRI可供分析受累肺动脉62支。统计结果显示高密度栓子(19%,4/21)内科抗凝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差于低密度栓子(83.3%,20/24),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12.72,v=2,P〈0.005)。硬栓子(87.5%,21/24)疗效显著差于软栓子(10.5%,2/19),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25.42,v=2,P〈0.005)。结论影像学检查可清晰显示栓子的形态结构,形态结构与可溶性有相关性,能够对内科溶栓治疗效果进行预判。
袁克将李艳马军霞许海东邢孟涵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TIA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首剂双负荷量(各300mg)治疗急性脑梗死/T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起病24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TIA(均为颈内动脉系统)患者97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治疗组;首剂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之后阿司匹林100mg/d-1+氯吡格雷75mg/d-1治疗29d;47例);阿司匹林组(对照组;首剂阿司匹林300mg,之后100mg/d-1治疗29d;50例)。采用NINSS评分标准,评价急性脑梗死入组时病情,并按照有效和无效评价临床疗效;TIA有效标准为治疗后半月内无复发。观察治疗后第7、30天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及并发症,并探讨血清CRP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治疗后第7天治疗组有效率89.36%,对照组有效率72%,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30d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TIA全部有效,对照组2例无效。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皮疹等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首剂双负荷量(300mg)治疗急性脑梗死/TIA较阿司匹林单一负荷量可有效阻止卒中进展,改善预后,不良反应未见增加。并且两者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血清CRP水平,抑制急性脑梗死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减轻脑缺血性损伤。
闵敏朱晓莉许海东张晓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TIA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
乙醇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乙醇脱氢酶2(ADH2)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98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同时选择200例与脑梗死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并采集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两组研究对象ADH2基因型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脑梗死与ADH2基因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ADH2*1/*1基因型的频率分布高于对照组(11.6%vs 5.0%,P<0.05);脑梗死组ADH2*1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亦高于对照组(30.8%vs 21.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H2*1/*1基因型者患脑梗死的风险是非ADH2*1/*1基因型者的17.70倍(P<0.05)。结论 ADH2*1/*1基因型可能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以为进一步研究脑梗死发生的生物标志物提供病因线索。
许海东王敏耿德勤
关键词:脑梗死乙醇脱氢酶多态性
急性脑膜炎病原学及临床特征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儿童脑膜炎的临床流行特征及脑脊液病原菌特点,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证据。方法选取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4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208例急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病历信息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流行特征、血清病毒特异性抗体和脑脊液病原菌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纳入患者中,5~9岁年龄段的病例数最多,占45.19%,男性患者数量占63.94%,患者发病季节多为夏秋季,占69.71%。有142例为病毒性脑膜炎,占68.27%,66例为细菌性脑膜炎,占31.73%。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出现恶心、精神萎靡、嗜睡、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瘀斑的比例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水平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葡萄糖水平低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3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检出血清单一病毒特异性(Ig)M阳性,占72.54%,其中,以人类肠道病毒(HEV)-IgM阳性例数最多,占30.28%,其次为单纯疱疹病毒(HSV)-IgM阳性病例和流行性腮腺炎病毒(MuV)IgM阳性病例;有39例患者检出血清多种病毒特异性IgM阳性,占27.46%,其中,以HEV+HSV-IgM阳性例数最多,占12.68%;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样本共检出6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9株占59.09%,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24株占36.36%,以大肠埃希菌和脑膜炎奈瑟菌为主;真菌3株占4.55%。结论急性脑膜炎好发于5~9岁儿童人群,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更多见,脑脊液指标变化具有特征性,HEV、HSV、MuV是病毒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是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主要病原菌。
许海东刁红梅朱晓莉耿德勤王皓
关键词:脑膜炎脑脊液病原菌病毒特异性抗体
乙醇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 探讨乙醇脱氢酶2(ADH2)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198例),同时选择200例与病例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
许海东许艳Kumar牟英峰耿德勤
关键词:乙醇脱氢酶基因多态性脑梗死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被引量:27
2020年
目的讨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方法13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以奇偶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入院后均实施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实验组则在基础治疗上采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的治疗方案,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NIHSS、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22.8761、22.4521,均P=0.0000)。治疗前,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SCL-90、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45.9272、43.7518,均P=0.0000)。结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治疗采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方案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刁红梅许海东张玉敏蒋毅
关键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盐酸帕罗西汀脑卒中抑郁
以脑膜癌病为首发表现的肺癌6例被引量:1
2006年
许海东王敏
关键词:脑膜癌病首发表现脑脊液常规检查误诊原因颅内压增高刺激症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