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虎

作品数:37 被引量:598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指纹
  • 7篇指纹图
  • 7篇指纹图谱
  • 7篇毛细管
  • 7篇高效毛细管
  • 6篇毛细管电泳
  • 6篇毛细管电泳法
  • 6篇高效毛细管电...
  • 6篇高效毛细管电...
  • 5篇罗布麻
  • 5篇罗布麻叶
  • 5篇黄酮
  • 4篇糖苷
  • 4篇挥发性
  • 4篇挥发性成分
  • 4篇HPCE指纹...
  • 3篇丹参
  • 3篇电泳
  • 3篇电泳测定
  • 3篇饮片

机构

  • 35篇南京中医药大...
  • 6篇中国药品生物...
  • 5篇盐城卫生职业...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作者

  • 35篇许虎
  • 34篇刘训红
  • 33篇傅兴圣
  • 14篇周逸芝
  • 12篇李俊松
  • 12篇蔡宝昌
  • 11篇韩乐
  • 9篇刘圣金
  • 9篇吴德康
  • 8篇林瑞超
  • 5篇宋建平
  • 5篇陈菲
  • 4篇张奉苏
  • 3篇陈龙
  • 3篇王媚
  • 2篇杨艳
  • 2篇杨念云
  • 2篇王丽娟
  • 2篇杨军辉
  • 2篇樊蓉

传媒

  • 7篇中药材
  • 6篇中国药学杂志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成药
  • 2篇中国药房
  • 2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华民族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4篇2013
  • 18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1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樟芝的研究概述被引量:18
2011年
樟芝为稀世名贵的食药两用真菌,一直被誉为治疗肝病的神奇药王,随着人们对樟芝研究的不断深入,樟芝抗肿瘤的神奇效能重新被发现。本文就樟芝栽培技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樟芝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深化研究方向。
陈菲刘训红杨念云傅兴圣许虎周逸芝
关键词:樟芝栽培技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磁石的质量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分析磁石药材的质量,为建立科学、可行的质量标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收集全国不同的磁石样品27份,通过外观形态、内部构造及全铁含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磁石外观差异明显;矿物组成主为磁铁矿;所分析样品中,19个生品含铁量>50%的仅9个,8个炮制品含铁量>45%的仅3个。结论:磁石合格率低,药材的净制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傅兴圣许虎刘训红林瑞超吴德康刘圣金
关键词:性状分析
杜仲饮片HPCE指纹图谱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建立杜仲饮片HPCE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杜仲及其炮制品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进行色谱分离,以60 mmol/L硼砂-20 mmol/L磷酸二氢钠-10%甲醇(pH=10.0)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为20 kV,波长为210 nm,以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为参照物,测定其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以10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杜仲饮片HPCE指纹图谱;发现少数杜仲饮片的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异,生品与其炮制品的指纹谱中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差异显著。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杜仲饮片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傅兴圣韩乐刘训红许虎李俊松蔡宝昌杨艳
关键词:指纹图谱
罗布麻叶结构发育过程与有效成分动态积累的相关性研究
有效成分是药物防病与治病的物质基础,而这些成分是贮藏在特定的组织和细胞结构之中。因此,运用组织化学方法,明确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的组织结构,研究药效成分及其积累与药用植物的结构、发育等的关系,对揭示药效成分的组织分布、动态...
许虎
关键词:罗布麻叶黄酮挥发性成分组织化学定位激光共聚焦
文献传递
正交试验优选磁石炮制工艺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优选磁石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炮制时间、炮制温度、煅淬次数为考察因素,以水溶性铁、重金属(铜、镉、汞、铅)和有害元素(砷)的溶出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磁石炮制工艺。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600℃炮制0.5h,煅淬3次。结论:所选工艺合理、可行,可作为磁石的炮制工艺。
傅兴圣许虎刘训红林瑞超吴德康刘圣金
关键词:正交设计
ICP-MS法同时测定地耳草药材中21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地耳草药材中21种无机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功率为1 300 W,冷却气流量为1.5 L/min,载气流速为0.8 L/min,辅助气流量为0.2 L/min,积分时间为10 s,延迟时间为1 s,重复1次,测量方式为标准曲线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铁、镁、钙、铝、钾、钠、锌、钴、镍、钡、锰、磷、硒、钛、锶、铜、砷、镉、铬、铅、汞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50~250μg/mL(r=0.997 2)、25~100μg/mL(r=0.998 9)、25~100μg/mL(r=0.997 7)、2.5~15μg/mL(r=0.999 6)、25~150μg/mL(r=0.999 1)、2.5~15μg/mL(r=0.999 9)、2.5~10μg/mL(r=0.999 9)、2.5~10μg/mL(r=0.999 9)、2.5~10μg/mL(r=0.999 9)、2.5~10μg/mL(r=0.999 9)、2.5~10μg/mL(r=0.999 8)、2.5~10μg/mL(r=0.999 6)、0.5~2μg/mL(r=0.999 5)、2.5~10μg/mL(r=0.999 9)、0.5~2μg/mL(r=0.998 3)、2.5~10μg/mL(r=0.999 7)、2.5~10μg/mL(r=0.999 9)、2.5~10μg/mL(r=0.999 9)、2.5~10μg/mL(r=0.999 9)、0.05~0.2μg/mL(r=0.999 2)、0.05~0.2μg/mL(r=0.999 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5.0%;加样回收率为93.9%~106.9%(RSD为0.22%~2.94%,n均为6)。钾、镁、磷、钙、铝为药材样品中主要的无机元素成分;21种元素中部分元素间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地耳草药材中21种无机元素含量的同时测定。
马丽娟韩乐刘训红吴启南傅兴圣许虎
关键词:地耳草无机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麋鹿角无机元素的ICP-MS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麋鹿角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不同年龄不同部位麋鹿角中23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建立麋鹿角无机元素指纹谱,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不同部位麋鹿角中无机元素组成相似,其含量有所差异;麋鹿角中各元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具有协同作用;P、Ca、Mg、Sn等是麋鹿角的特征元素。结论为麋鹿角药材的品质评价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宋建平王丽娟刘训红傅兴圣许虎
关键词:麋鹿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无机元素主成分分析
同基原多部位入药紫苏类药材挥发性成分的比较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比较分析同基原多部位入药紫苏类药材(紫苏叶、紫苏梗及紫苏子)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HSGC/MS技术分析紫苏类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考察其共有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初步分离鉴定出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中挥发性成分分别为47种、39种、46种;共有成分17种,主为β-石竹烯、紫苏酮、α-石竹烯、柠檬烯、芳樟醇、蘑菇醇、α-香柠檬烯、芹菜脑等。结论:为科学阐释同基原多部位入药紫苏类药材传统功效的差异提供依据。
樊蓉杨军辉刘训红傅兴圣许虎
关键词: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挥发性成分
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甘草饮片中6种指标成分的含量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同时测定甘草饮片中甘草次酸、异甘草苷、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和异甘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40 mmol.L-1硼砂-10 mmol.L-1磷酸二氢钠-10%甲醇(pH 8.6)为电泳介质,未涂渍标准熔融石英毛细管(75μm×64.5 cm,有效长度56 cm)为分离通道,分离电压为20 kV,检测波长为254 nm,毛细管温度为20℃,压力进样为5 kPa×6 s。结果 6种指标成分的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5 0);加样回收率为95.00%~100.90%;用此法测定了甘草饮片中6种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满意。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较好,可用于甘草饮片内在质量的评价和控制。
周逸芝韩乐刘训红傅兴圣许虎李俊松蔡宝昌图提古丽.奥布力
关键词: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甘草
樟芝菌粉质量的初步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对樟芝菌粉的质量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按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溶性浸出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分别测定总多糖、总三萜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腺苷的含量;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法分析挥发性成分。结果:樟芝菌粉中水浸物、总多糖、总三萜、腺苷的含量分别为37.26%~40.98%、5.45%~8.08%、2.44%~2.87%、0.0470%~0.0604%;挥发性成分中初步鉴定出49种化合物。结论:所测结果可作为樟芝菌粉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
陈菲张奉苏刘训红杨念云傅兴圣许虎周逸芝
关键词:樟芝多糖三萜腺苷挥发性成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