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浩锋

作品数:10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艾滋病
  • 4篇CT
  • 3篇肾上腺
  • 3篇肾上腺肿瘤
  • 3篇肿瘤
  • 3篇腺肿瘤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菌病
  • 2篇肺炎
  • 2篇肺孢子菌
  • 2篇肺孢子菌肺炎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CT表现
  • 2篇成像
  • 1篇定量评分
  • 1篇断层成像
  • 1篇性病

机构

  • 10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东莞市妇幼保...

作者

  • 10篇谢浩锋
  • 9篇郑晓林
  • 5篇邹玉坚
  • 5篇黄翔
  • 4篇钟庆杨
  • 4篇张旭升
  • 3篇何锡华
  • 3篇殷思纯
  • 1篇方学文
  • 1篇郭红梅
  • 1篇徐秋红
  • 1篇袁焕初
  • 1篇王刚
  • 1篇李劲

传媒

  • 2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新发传染病电...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上腺肿瘤的CT特征分析
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腹部CT对疾病的检测与认识不断深入,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及定性的诊断准确性有明显提高。肾上腺肿瘤组织来源较复杂,分为主质细胞(实质和髓质)肿瘤和间质细胞肿瘤。通过CT检查,能在术前准确地检出肾...
张旭升郑晓林谢浩锋何锡华
文献传递
胸部CT评估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宿主的免疫状态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胸部CT在评估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宿主免疫状态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的82例患者的胸部CT薄层图像,根据其特征性CT表现的范围及密度进行CT综合定量评分,获取评分值,并与最近的CD_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获取CT综合定量评分值预测CD_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50个/μl的最佳临界值。结果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特征性病变的CT综合定量评分值与最近CD_4^+T淋巴细胞计数呈线性负相关(r=-0.47,P<0.01)。以CD_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50个/μl为阈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得出相应CT综合定量评分预测值为>48.25分,其曲线下面积为0.80(P<0.01),敏感度为83.10%,特异度为73.90%,阳性预测值为89.09%,阴性预测值为50.67%。结论胸部CT定量评分有助于初步预测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宿主的免疫状态,对早期诊疗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谢浩锋郑晓林黄翔钟庆杨邹玉坚殷思纯
关键词:螺旋计算机CD4淋巴细胞计数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渗出性病变CT定量评分与血清乳酸脱氢酶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渗出性病变的CT定量评分与血清乳酸脱氢酶绝对值的相关性,旨在评价CT定量评分在评估该病严重程度及预测其转归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该病临床诊断的88例(共142人次)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胸部CT图像,对其渗出性病变进行的范围、密度及两者综合分析的CT定量评分,并结合同步的血清乳酸脱氢酶绝对值,对两者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同时根据其临床转归,将上述病例分为非呼吸衰竭组(A组)与呼吸衰竭组(B组),对两组内各项CT定量评分及对应血清乳酸脱氢酶等数据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获取其预测阈值。结果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渗出性病变范围、密度及综合CT评分与同步血清乳酸脱氢酶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1),对应相关系数为0.59、0.68及0.79;A与B两组内各项CT定量评分与对应血清乳酸脱氢酶绝对值均存在明显组间差异性,A组内各项数据均低于B组(P<0.05);在上述各项预测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数据中,CT综合定量评分的准确性最高,其约登指数为0.81,曲线下面积为0.95,预测阈值为79.90分。结论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渗出性病变CT定量评分能为早期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其转归提供客观、准确及可靠的量化数据模型,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及应用价值。
谢浩锋黄翔郑晓林钟庆杨邹玉坚殷思纯
关键词: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CT乳酸脱氢酶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腹部CT及MRI征象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腹部影像特点,结合实验室检查,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获得病原学证实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的腹部CT与MRI征象及临床资料。结果典型影像征象包括:腹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20例(90.9%),"三明治"征18例(81.8%),"多房样"改变8例(36.4%),肝大21例(95.5%),脾大20例(90.9%),肝、脾及肾内播散灶分别为4例(18.2%)、7例(31.8%)及2例(9.1%);其他征象包括肠管壁水肿6例(27.3%),少量腹腔积液12例(54.5%),肾上腺肿胀2例(9.1%),脾梗死2例(9.1%)。CD_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5个/μl 20例(90.9%)。上述征象结合极低CD_4^+T淋巴细胞计数,高度提示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腹部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CD_4^+T淋巴细胞计数,对早期诊疗及疗效观察有重要参考价值。
谢浩锋郑晓林黄翔邹玉坚钟庆杨李劲黎绍球
关键词:艾滋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胸部CT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胸部CT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分析其胸部CT表现的特点。方法:甄选2018年1月—2020年3月,50例经临床及病原学确诊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另甄选5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病例的胸部CT表现进行分类计数,并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两肺上叶前段、右肺中叶上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在两肺下叶背段、右肺上叶尖段及后段上的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两侧肺、多个肺叶和多个肺段上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经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形态,发现两组腺泡结节形态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厚壁空洞、大面积状影、虫蚀样空洞等概率远远超过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实施胸部CT检查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存在明显的特异性,病灶分布范围较广,病灶形态呈现多样化,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丘志先张旭升张旭升谢浩锋肖建涛赵丽
关键词:糖尿病肺结核计算机断层成像临床诊断价值
肾上腺肿瘤的CT特征分析
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腹部CT对疾病的检测与认识不断深入,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及定性的诊断准确性有明显提高。本文收集28例经组织学证实的肾上腺肿瘤,从肿瘤分类及其CT表现特征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认识。
张旭升郑晓林谢浩锋何锡华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肿瘤分类CT表现特征
文献传递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胸部CT征象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胸部CT征象分析,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纳入22例经病原学确诊为艾滋病合并胸部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患者,分析其胸部CT,图像作局部放大和高分辨率重组以仔细观察胸部CT特征,对肺部、胸内淋巴结等各种征象进行分类并探讨胸部CT病变的严重程度与CD_4^+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2例患者的肺部征象主要表现为肺内多发粟粒和小结节17例(77.3%),可弥漫性分布或少量散发分布,其次为低密度结节或肿块9例(占40.9%),可实性或伴发空洞,另4例患者表现为段以上支气管受侵并狭窄(18.2%),上述患者常合并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及肺气囊等征象。多发淋巴结肿大18例(81.8%),表现明显低密度,增强无强化或轻度环状强化,位于淋巴结多个分区,以7、4R、2R、10R、11R区及左X等区域为主。15例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25个/μl患者,肺内病变类型多,累及范围较广泛。但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变种类数、胸内淋巴结肿大区域数之间无相关性(r=-0.123和-0.349,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胸部病变的严重程度与CD_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可能有关。认识这些胸部CT征象,结合相关实验室和病原学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谢浩锋郑晓林黄翔邹玉坚钟庆杨殷思纯
关键词: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肾上腺肿瘤的CT特征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评价CT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性及价值。方法收集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上腺腺瘤12例,表现为有功能者瘤体较小,无功能者较大,密度均匀,CT值较低,增强有不同程度强化。嗜铬细胞瘤7例,瘤体较腺瘤大,密度不均匀,以周边强化明显。髓样脂肪瘤2例,CT表现具有特征性的脂肪密度。皮质腺腺癌1例,体积较大,内见坏死区与钙化灶。节细胞神经瘤1例,密度略不均匀,内见钙化,增强仅有轻度强化。淋巴瘤1例,密度不均匀,内见坏死,不均匀强化。转移瘤4例,密度均匀,无明显坏死,轻至中度强化。结论肾上腺肿瘤CT表现中,部分具有一定特征性。通过CT平扫、增强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生化检查,可以作出较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张旭升郑晓林谢浩锋何锡华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病理类型CT表现CT诊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与CT诊断特征的初步研究——东莞地区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临床表现及胸部CT特点,旨在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并对疾病诊治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方法:收集东莞市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70例。所有病例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查,69例行胸部CT检查,层厚1.25 mm、层距1.25 mm。图像评价主要观察以下指标:肺内病灶部位与数量、分布、外部形态或形状、密度、内部特征、边缘、晕征以及肺外征象。结果:男性37例,女性33例,年龄平均(41.29±17.86)岁。首诊症状发热45例(占比64.29%),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者67例(95.71%),淋巴细胞计数减低52例(74.29%),C-反应蛋白升高43例(61.43%)。胸部CT影像学表现:69例胸部CT检查中肺炎表现者55例,其中单肺病灶21例,双肺多发病灶34例。分布以外周胸膜下为主42例,病灶形态呈现多样性改变,可见片状或斑片状、结节状、条索状。病灶密度多不均匀。病灶边缘模糊者44例,出现晕征改变35例。55例均可见磨玻璃密度影改变,网格样改变37例。病灶内部支气管血管异常52例。胸膜异常改变38例。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与CT表现具备一定的特征,结合流行病学史及CT的特征表现诊断不难,但是该病的特殊表现应予以重视并注意鉴别诊断。
王刚谢浩锋郑晓林方学文余芬芬袁焕初杜贺钦邹玉坚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间质性
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抗苗勒管激素在卵巢储备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抗苗勒管激素(AMH)检测在卵巢储备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1例备孕女性,均在月经期第3天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采用超声自动容积测量(SonoAVC)技术获取窦卵泡计数(AFC)、卵巢体积(OV)及卵巢基质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并同时检测与卵巢储备功能相关的基础性激素及AMH的绝对值水平。根据基础性激素水平正常与否,将备孕女性分为A组(正常组)与B组(异常组),再依据年龄进一步将A组分为A1组(年龄<40岁)和A2组(年龄≥40岁),将B组分为B1组(年龄<40岁)和B2组(年龄≥40岁)。研究分析4组间上述各项超声测量值、血液AMH值以及临床妊娠率和妊娠结局的差异性;分析AFC、OV及卵巢基质动脉PSV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三者与AMH的相关性;同时根据妊娠结局,将所有成功受孕女性分为妊娠结局良好组与不良组,比较2组间上述各项超声测量值及AMH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4组备孕女性的AFC、OV及AM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572、5.862、15.194,P均≤0.001),A1组的AFC、OV、AMH显著高于B1和B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1组的AFC显著大于A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2组的AFC大于B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1组的AFC显著大于B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2组的AMH显著高于B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备孕女性卵巢基质动脉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FC与OV,AFC与AMH,OV与AMH均呈正相关(r=0.488、0.498、0.462,P均<0.001)。A1组临床妊娠率最高(22/51,43.14%),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最低(5/22,22.73%);B2组临床妊娠率最低(1/17,5.88%),且受孕女性妊娠结局不良。妊娠结局良好组的AFC、OV及AMH显著高于不良组(t=2.079、2.885、2.164,P均<0.05)。结论经阴道三维SonoAVC技术可简便、准确地获取AFC、OV等超声指标,联合血清AMH水平可为临床提供精准、可靠的量化指标,
吴斯瑶郑晓林徐秋红黄翔范春雨郭红梅谢浩锋
关键词:容积测量卵巢抗苗勒管激素性激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