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觅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青年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品系的研究——Ⅻ.五地隔离群血吸虫DNA杂交被引量:4
- 1993年
- 以pSM889为探针,对分布于中国大陆安徽、湖北、广西、云南、四川5地日本血吸虫自然隔离群的雄虫DNA进行了杂交,分析其长度多态性差异。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BamHI酶切的杂交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其强杂交带虽相同,但在EcoRI酶切的杂交图谱中,分子量分别在4.4-9.6kb和2.3-4.4kb的上述5地隔离群的弱杂交带上却呈现明显的差别。这表明5地自然隔离群日本血吸虫的DNA结构发生了某些变异,此结果进一步为中国大陆境内日本血吸虫存在品系差别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依据。
- 谢觅何毅勋裘丽姝陈伟
- 关键词:血吸虫品系DNA杂交限制性内切酶
- 日本血吸虫尾蚴头腺及钻腺的超微结构被引量:2
- 1994年
- 通过电镜观察发现: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头腺为多导管的单细胞腺,由腺体部和若干突起状的短导管构成,其分泌小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平均大小为 0. 29 × 0. 23μm,具有同心的环层膜状结构。前钻腺含有 A、B两型分泌小体。 A型分泌小体近似圆形,平均大小为 0. 46× 0. 32μm,基质为电子致密的均 匀结构;B型分泌小体数量众多,略呈不规则的圆形,平均大小为1.02×0.82μm,基质为中等电子致 密并含十余个小圆形的电子透亮区。后钻腺含有椭圆形或长条状的分泌小体,平均大小为0.97×0.62μm,基质呈同质性,或伴有电子密度较深的圆形聚集物,或基质呈泡沫状。每根钻腺导管 的胞质外周具有许多沿导管长轴纵行的微管结构,在导管周围有纤维性网状构造包绕,起着对细长导管的支架作用。在导管束外周又有大量肌纤维包统而形成的鞘状结构,它对管内分泌小体的排出可能具有选择性控制作用。
- 何毅勋谢觅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尾蚴
- 我国与日本山梨不同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被引量:9
- 1997年
- 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各地日本血吸虫的特性 ,将其与日本山梨的日本血吸虫进行了虫体 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RFLP)的分析和比较。方法 :以 p SM889为探针 ,与我国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台湾和日本山梨的日本血吸虫雄虫 DNA进行杂交。结果 :经限制性内切酶 Eco RI酶切的我国 7地日本血吸虫 DNA与探针杂交的图谱显示弱杂交带数目呈现差异 ,而其 4条强杂交带数目则相同。但是 ,台湾及日本山梨的日本血吸虫 DNA杂交图谱不仅弱杂交带数目呈现差异 ,而且强杂交带数目亦有不同 ;前者的强杂交带数目为 3条 ,后者则为 5条。结论 :我国与日本山梨不同地区的日本血吸虫核基因组存在着遗传变异 ,台湾省的日本血吸虫的遗传变异程度远较其他省份的更为显著。
- 谢觅何毅勋裘丽姝陈伟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品系DNA杂交RFLP分析
- 亚洲不同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若干生物学性状的比较被引量:1
- 1996年
- 目的:在同一实验室中比较和分析亚洲不同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在相同可容宿主和同等条件下,对中国云南、中国广西、中国四川、中国皖鄂、中国台湾、日本和菲律宾7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的若干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亲动物的中国台湾品系日本血吸虫的哺乳动物开放前期最长,平均为45.1±3.2d,而其它亲人体的6地域品系均在39.4±1.4d以下,两者差别极显著。在形态度量学方面,菲律宾、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云南品系的尾蚴明显地较其它品系的为短小,且其成虫,尤其雌虫的平均体长也较短。菲律宾和中国云南品系雄虫含7个睾丸的百分比显著地较其它品系的为低。7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的卵指数平均为67—77。结论:亚洲不同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的哺乳动物开放前期及若干形态度量学存在差别。
- 何毅勋胡亚青郁琪芳谢觅裘丽姝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品系生物学特性
- 日本血吸虫尾蚴体表结构的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被引量:2
- 1992年
- 应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中国大陆品系日本血吸虫尾蚴的体表结构进行了观察,详细地描述了尾蚴头器、体被及其附件,如体棘及感觉器等的超微结构,并对其生理意义作了讨论。
- 何毅勋谢觅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尾蚴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 日本血吸虫尾蚴体壁及消化道超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报告了中国大陆品系日本血吸虫尾蚴体壁及消化道的超微结构。尾蚴体壁系由体被、基层、间质层及肌肉层构成。体被又由三层结构的外质膜、基质、基底膜和细胞体构成。尾部与体部的肌肉构造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主要特点为:尾部的纵肌系由分组的肌细胞构成;肌纤维呈现由致密体排列而成的条纹结构,并包含大而多嵴的线粒体及大量的糖原颗粒;相邻的肌纤维于靠近肌细胞膜处有对称排列的囊状肌质网。原始消化道由食道及其周围的食道腺和后端分叉的短盲肠组成。食道壁的超微结构与体壁的相仿,食道腺的内含物为圆形或卵圆形的电子致密分泌颗粒。盲肠上皮细胞表面具有许多细长的微绒毛,并伸向扩张的肠腔。
- 何毅勋谢觅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尾蚴体壁消化道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