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罗成
- 作品数:44 被引量:57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土地利用规划模式构建探究被引量:9
- 2008年
-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依托,从利益视角界定了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利益相关者,并借鉴Mendelow的权利—利益矩阵,全面分析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及其利益,在提出遵循一定的原则基础上,构建出土地利用规划新模式,并对此模式的若干方面提出一些见解及建议,以便为第三轮规划全面修编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 范树平程久苗费罗成郑加旺
-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利益相关者理论
- 芜湖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序变化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在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全局主成分法评价了1990-2005年芜湖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同时通过时间序列法预测2010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定量揭示其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结果表明:芜湖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尚不高,但潜力较大,总体呈上升态势;其制约因素主要是工业污染和较低的工业产出。为此提出芜湖市土地集约利用具体措施。
- 费罗成程久苗吕军范树平
-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时间序列预测
- 基于耕地占补平衡的基准农田理论初探被引量:1
- 2008年
- 耕地占补平衡中的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等级换算可选用地区内基准农田作为控制标准。根据耕地产量定质量,分析建立地区耕地占补考核标准,探讨建立耕地占补平衡考核体系的方法,从而为落实"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提供支撑。
- 费罗成程久苗殷鹏飞
- 关键词:土地管理耕地占补平衡耕地质量保护
- 农地资本化流转风险的形成与评价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系统剖析农地资本化流转风险形成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风险矩阵法对其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农地资本化流转风险是流转约定和执行阶段的各类风险源通过"聚合反应"释放逆境因子作用于风险受体,给区域内农户、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其中,"强制流转风险"和"土地非粮化、非农化风险"在所有风险因素中最为严重,亟待整治;"土地撂荒风险"、"收益分配失衡风险"、"履约风险"和"土地硬化风险"次之,也需加强管控;"农民失业风险"和"社会保障风险"危害最小,采取一般防范措施即可。因此,要想有效管控农地资本化流转风险,应该综合考虑风险形成机理及评价结果,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管控策略。
- 陈振欧名豪郭杰费罗成程久苗
- 基于发展视角下的土地整治顶层设计障碍分析及其路径选择被引量:9
- 2014年
- 土地整治作为一项具有很强公共产品性质的民生工程,亟需来自顶层设计的制度指引。本文首先从土地整治内涵、外延、主体以及意义分析了土地整治顶层设计的理论基础,并从顶层设计目标、理论与实践、法律与管理体制和环境建设响应等方面剖析了当前土地整治顶层设计面临的各种障碍因素。其次,基于GREEN原则提出了顶层设计总体路径选择,提出构建以公共行政、规划引导、权益保障、资金融资和工程建设为核心的制度设想。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视角下的顶层设计路径优化机制,以期为实现土地整治战略的全局性引导提供一个优化视角。
- 吕添贵吴次芳费罗成
- 关键词:土地整治
- 县域耕地动态平衡政策成本分析——以安徽芜湖县为例
- 2009年
- 为解决日益紧缺的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问题,我国自1997年开始实行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作为一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基本国策,其实施成本是巨大的,进行成本分析十分必要。本文以芜湖县为案例地,比较了县域"面积平衡"与"产量平衡"法的实施成本,从而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 沈非费罗成赵明松
- 关键词:县域耕地
- 全文增补中
-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研究述评与展望被引量:1
- 2016年
- 住宅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不仅是提供居住的场所,更是保障民生的恒产,因此作为载体的建设用地,其使用权的存续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广泛的重视。针对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的有偿性、期限、制度设计等热点问题,对国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研究发现,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虽观点各异,但多是从法理和民生保障的视角出发进行阐述。未来的研究将基于土地公有制的背景,紧紧围绕《物权法》"定纷止争"和"物尽其用"这两大根本性目标展开。
- 金晶程久苗费罗成吴九兴
- 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比较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被引量:19
- 2008年
- 科学分析我国中部地区六省份土地集约利用变化规律有利于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通过对1997—2006年中部地区六省份相关评价数据进行全局主成分分析,并运用聚类分析进行分类,对比分析得出中部地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变化规律:中部地区六省份近10年来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上升状态,但各省上升幅度不一;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区域差异,其中,河南、山西两省可划为集约利用类,安徽、湖北、湖南三省可划为中度利用类,江西省可划为低度利用类;部分省份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大。最后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对策。
- 费罗成程久苗沈非张明锋
-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农地流转农户心理决策模型研究被引量:17
- 2017年
- 基于安徽省宿州、界首、郞溪、肥西和凤阳5县市的农户问卷调研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以结构方程模型为数理分析工具,从内在心理特征角度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行为意愿,揭示农户心理决策过程,构建农户心理决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决策过程中,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均对决策有显著影响,其中行为态度影响最大,知觉行为控制影响次之,主观规范影响相对较小;行为态度以工具性态度影响为主,流转收益、可持续生计等是构成行为态度的主要因素;知觉行为控制影响意愿表达,亦能直接影响行为发生;主观规范中村组意见影响最大,流转政策设计应重视基层自治组织;农户流转行为与意愿大多一致,若存在差异则主要源于家庭资源禀赋、市场环境和政策制度等客观因素对农户决策的调控作用。
- 程建程久苗费罗成徐玉婷周翼虎
- 关键词:农地流转行为意愿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方程模型
- 芜湖市农地流转不同模式的综合效益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解芜湖市农地流转不同模式的综合效益差异及其原因,以期为芜湖市及相关地区农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出发,分析农户与农户间、农户与农业经营大户间、农户与农业产业化公司间3种模式下农地流转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化公司参与农地流转的综合效益最高,为95.63分;其次是农业经营大户,为88.62分;普通农户的综合效益最低,仅为78.20分。同时为更好地促进农地流转的发展,针对性地提出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公司参与农地流转,完善农地流转信息披露机制,规范农地流转程序,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
- 陈振程久苗费罗成赵海燕
- 关键词:农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