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利峰 作品数:10 被引量:79 H指数:6 供职机构: 湖州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调节受损与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探讨血糖调节受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20例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7~10d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MoCA量表评分<26分纳入认知功能障碍组,MoCA量表评分≥26分纳入认知功能正常组。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发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患者中,出现认知功能障碍49例,发生率为40.8%。两组患者血糖调节受损、卒中史、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调节受损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发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08,95%CI:1.162~5.850,P=0.020)。结论血糖调节受损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 邱彩霞 王庄 贺利峰 杨湘燕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血糖调节受损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程度与脑梗死部位、大脑梗死面积、并发肺部感染和预后等的关系。[方法]118例均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证实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根据吞咽障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组进行比较。[结果]吞咽障碍程度与脑梗死部位、大脑梗死面积关系密切,重度吞咽障碍多见于脑干梗死和大脑大面积梗死患者(P<0.05、0.01)。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明显多于轻、中度患者,预后也差(P均<0.01)。[结论]脑干梗死和大脑大面积梗死患者常合并重度吞咽障碍,并发肺部感染多见,预后也差,临床上应提高警惕。 贺利峰 王亚仙 谈鹰 沈双关键词:脑梗死 吞咽障碍 肺部感染 预后 UP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度洛西汀和劳拉西泮的浓度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度洛西汀和劳拉西泮的浓度。方法血浆样本用甲醇沉淀蛋白,以罗通定为内标,色谱柱:Zorbax EclipseXDB-C_(18)(2.1 mm×100.0 mm,3.5μm),流动相:10 mmol·L^(-1)乙酸铵溶液(含0.1%甲酸)-甲醇=62∶38,流速:0.2 mL·min^(-1),进样量:5.0μL。电喷雾离子源,多离子反应监测,正离子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为度洛西汀(m/z 298.2→m/z 154.1)、劳拉西泮(m/z 321.0→m/z 275.1)和内标罗通定(m/z 356.2→m/z 192.2)。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和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基质效应及稳定性。结果度洛西汀在0.56~225.27 ng·mL^(-1)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为y=0.12x-1.68×10^(-3)(R_(2)=0.9986),定量下限为0.56 ng·mL^(-1);劳拉西泮在0.51~204.2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为y=7.57×10^(-2) x+4.64×10^(-3)(R_(2)=0.9991),定量下限为0.51 ng·mL^(-1);度洛西汀和劳拉西泮的平均提取回收率在93%以上,日内和日间的精密度RSD均小于10%,基质不影响测定,样品的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灵敏度好,适用于人血浆中度洛西汀和劳拉西泮的浓度测定。 贺利峰 袁玉梅 邱彩霞 杨湘燕关键词:度洛西汀 劳拉西泮 血浆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9例发病在4.5小时内具有溶栓指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观察组37例行rt-PA静脉溶栓,对照组32例行常规抗血小板治疗。以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溶栓后临床疗效,以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判断治疗后90d生活质量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h、24h、7d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9.23±3.51)vs(11.32±1.12),(6.72±2.31)vs(9.24±2.53),(4.23±2.12)vs(7.34±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天BI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8.56±3.51)vs(61.30±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天mRS评分疗效良好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7.56%(25/37)vs 34.38%(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24h脑出血率及死亡率高于对照组[16.21%(6/37)vs 9.37%(3/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近、远期疗效均较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显著。 贺利峰 王亚仙 王庄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3D打印教具在神经内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教具在神经内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比3D打印教学组(实验组)和传统教学组(对照组)间学习效果多维度调查结果。对比两组间理论考试与操作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学员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教学吸引力、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临床理解能力、临床实践操作技能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员的理论考试成绩与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教具在神经内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 朱衡亚 贺利峰 孙晓燕 卢振产关键词:神经内科 教学 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异常45例 被引量:2 2021年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主要由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神经肌肉疾病,约75%的MG患者同时伴有胸腺异常[1]。胸腺加前纵隔脂肪垫切除术是治疗MG合并胸腺异常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远期疗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2]。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MG合并胸腺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后随访,评估远期疗效,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贺利峰 沈双 杨湘燕 张建斌关键词:神经肌肉疾病 重症肌无力 前纵隔 脂肪垫 ACHR 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学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年龄>60岁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分析肺部感染率,检测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类型,并行药敏分析。单因素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并筛选影响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20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80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40%。共培养出9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5株占76.53%,革兰阳性菌17株占17.35%,真菌6株占6.12%。排名前4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男性、重度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和肺部疾病、昏迷、吞咽功能障碍、肺部感染前行侵入性治疗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合并糖尿病、昏迷和肺部感染前行侵入性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根据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需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张瑜 贺利峰 汤永国 冯马龙 周纪东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肺部感染 病原菌 预后 环磷酰胺治疗93例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对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被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腺瘤的恶性程度将其分为较低恶性胸腺瘤组(44例)和较高恶性胸腺瘤组(49例)。2组患者均给予环磷酰胺静滴治疗。比较较低恶性胸腺瘤组和较高恶性胸腺瘤组的一般情况、治疗前后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低恶性胸腺瘤组的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低于治疗前的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高恶性胸腺瘤组的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低于治疗前的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低恶性胸腺瘤组和较高恶性胸腺瘤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6%和85.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低恶性胸腺瘤组的白细胞降低、转氨酶升高、乏力、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和较高恶性胸腺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治疗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是安全有效的,对较低恶性胸腺瘤和较高恶性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效果没有差异。 贺利峰 刘恺鸣 王振关键词:环磷酰胺 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 基线NIHSS评分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基线评分的高低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开展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溶栓前NIHSS评分高低,分为A组4~7分16例,B组8~13分22例,C组14~25分14例,以NIHSS评分下降率评价近期疗效,以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Barthel)指数(BI)评价生活质量,以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评价预后。结果 三组治疗后2 h、24 h、7 d 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各时间点NIHSS评分下降率B组高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后24 h有效率B组高于其他两组(86.4%vs 75.0%、57.1%)(P〈0.05);三组治疗后90 d 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其中B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后90 d m RS评分良好率B组优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期间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治疗前NIHSS评分在8~13分者行静脉溶栓后近期及远期疗效优于其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增加。 贺利峰 刘恺鸣 王亚仙 沈双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RT-PA NIHSS评分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是否发生END将11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END组和非END组各55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END组和非END组的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和基线NIHSS评分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收缩压、心房颤动、基线NIHSS评分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入院时收缩压、心房颤动、基线NIHSS评分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瑜 贺利峰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