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4篇股骨
  • 3篇内固定
  • 3篇关节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盆骨
  • 2篇髋骨
  • 2篇髋骨折
  • 2篇颈骨
  • 2篇颈骨折
  • 2篇老年
  • 2篇骨盆
  • 2篇骨盆骨折
  • 2篇股骨转子
  • 2篇固定术
  • 2篇关节置换
  • 1篇多发骨折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运

机构

  • 7篇黑龙江省农垦...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9篇贺胜
  • 3篇邵明
  • 2篇李超
  • 2篇张名硕
  • 2篇种阳
  • 2篇焦志坚
  • 2篇李国军
  • 2篇毕郑刚
  • 1篇张明硕

传媒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年份

  • 6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股骨远端骨折治疗进展被引量:19
2012年
股骨远端骨折好发于高能量损伤的年轻人或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是临床上较难治疗的骨折之一。近年随着内固定器械的发展,手术治疗已成为主要治疗方法。目前各种内固定方式各有利弊,临床实践中应根据骨折具体分型、损伤能量大小、软组织情况、骨质情况及手术者自身经验选择正确的内固定方式。该文就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张名硕贺胜邵明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
浅析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并研究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108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之上为患者以骨科的损伤控制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生活自理率、骨性愈合率和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进行损伤控制,可有效的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提升,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贺胜
关键词:四肢多发骨折
探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临床比较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对80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2.5%(P<0.05)。对照组优良率70%,研究组为95%(P<0.05)。结论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可以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愈合快。
贺胜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折内固定术中老年股骨颈骨折
浅析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血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跟骨骨折患者接受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的效果,分析患者术后切开血运和骨折愈合所受到的影响。方法 2012年6月—2015年4月我院对107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53例使用高压氧治疗,研究组54例使用高压氧和骨肽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一段时间治疗后,常规组有21例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有效率是75.47%,研究组有26例显效,25例有效,3例无效,有效率是94.44%,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61,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术后接受高压氧和骨肽联合治疗能够获得较高的有效率,患者的切口血运情况得到改善,能够促进骨折愈合。
贺胜
关键词:高压氧骨肽跟骨骨折骨折愈合
探讨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2017年
目的探讨分析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接收的40例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每组均有20例患者,为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组中,11例优秀、6例良好、3例尚可,优良率为85%;非手术组中,9例优秀、5例良好、4例尚可、2例较差、优良率为70%,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要结合患者的骨折情况,对其进行分析,视情况采取手术或非手术的治疗方式,确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贺胜
关键词:锁骨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与髓内钉固定治疗高龄严重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比较人工关节置换与髓内钉固定治疗高龄严重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且获得随访的142例75岁以上、骨密度T值≤-2.5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关节置换组(89例),女51例;平均年龄为(80.3±4.5)岁;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髓内钉组(53例),男22例,女31例;平均年龄为(79.6±5.7)岁;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2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等。结果关节置换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5.4±8.4)min]较髓内钉组[(60.6±11.6)min]短,切口长度[(12.7±2.3)cm]较髓内钉组[(8.5±2.3)cm]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功能训练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3个月及6个月关节置换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髓内钉组,髋关节SF-36评分明显高于髓内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以上项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严重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较髓内钉固定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有优势。
邵明毕郑刚贺胜种阳李国军李超焦志坚张名硕
关键词:髋骨折
髓内钉与髓外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比较髓内钉与髓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收治且获得随访的65例不稳定型(Russell-Taylor 分型B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资料,男40例,女25例;年龄为32~87岁,平均53.4岁。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髓内钉组34例,髓外内固定组31例(其中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1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65例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髋内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7.9±19. 0)min] 较髓外内固定组[(79.8±22.4)min]短,术中出血量[(112.6±63.4)mL]较髓外内固定组[(178.5±97.5)mL]少,骨折愈合时间[(21.0±6.5)周]较髓外内固定组[(28.0±8.7)周]短,术后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83.4±8.1)分]较髓外内固定组[(79.2±7.4)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出现骨不连,均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者,改为髓内钉固定后骨折愈合;2例患者出现畸形愈合,其中髓外内固定组1例,髓内钉组1例。结论髓内钉较髓外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更有优势。
李国军邵明贺胜毕郑刚种阳李超焦志坚张明硕
关键词:髋骨折骨钉骨板
浅析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复位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使用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我院的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120例来分析研究,为患者进行内固定骨折复位固定,术后提供早期功能锻炼,对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MATTA、Tornetta标准进行对比。结果全部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是(2.8±0.5)个月,患者的骨折复位优良率是85.83%,髋臼骨折复位满意率为95.83%;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率,术前22.5%,术后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异位骨化0级84.17%,无骨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内固定法进行复位固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患者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安全性比较高。
贺胜
关键词: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内固定
膝关节镜下治疗老年骨关节炎退行性变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镜下治疗老年骨关节炎退行性变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本院接收的68例骨关节炎退行性变的老年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1%,两组患者治疗效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所有患者膝关节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发生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老年骨关节炎退行性变,在膝关节镜下展开治疗,对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推广应用。
贺胜
关键词:膝关节镜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