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全章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一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可延长椎弓根钉棒系统的研制及在生长发育期特发性脊柱侧弯中应用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观察自行研制可延长椎弓根 -钉棒脊柱内固定系统应用于生长发育期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 将椎弓根钉与矫形棒之间的连结设计为滑动式 ,将横向连结杆设计为可滑动 ,使之可随脊柱生长而延长。治疗生长发育期特发性脊柱侧弯 2 3例 ,对照术前、术后的脊柱Cobb角并统计矫正率。结果 2 3例经平均随访 13个月 ,术前平均角度 5 6 73°,平均矫正度数 5 0 14°,矫正率 88 38%。结论 延长椎弓根钉棒结构的设计 ,在矫治脊柱侧弯畸形的同时 ,不限制脊柱的生长 ,不需植骨融合 。
- 贾全章高吉昌张承敏陈庆贺王长纯
- 关键词:生长发育期特发性脊柱侧弯内固定
- 采用椎弓根钉—棒框架治疗生长期特发性脊柱侧弯32例报道
- 2002年
- 目的:研究自行设计滑动椎弓根钉棒梯形框架结构,矫治生长发育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对23例特发性的柔软脊柱侧弯畸形患者,采用本方法治疗,对照术前、术后的脊柱Cobb角并统计矫正率。结果:23例经随访平均13个月,术前平均角度56.73°,平均矫正度数50.14°,矫正率88.38%。结论:采用自行设计的滑动椎弓根钉棒梯形框架结构治疗生长发育期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在达到三维矫治、恢复脊柱生理弧度的同时,不需植骨,不限制脊柱的生长,不导致椎管狭窄,使生长发育期的脊柱侧弯得到及时的治疗,在改进手术适应证,提高矫正率上有重要意义。
- 高吉昌贾全章等
- 关键词:外科手术手术时机
- 椎弓根梯形框架系统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伴后凸畸形全脊柱截骨内固定
- 2002年
- 目的:研究改良USS椎弓根梯形框架内固定系统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伴后凸畸形全脊柱截骨矫治内固定的疗效。方法:根据后凸角度采用一次性多平面全脊椎截骨,应用改良USS椎弓根梯形框架内固定系统固定,对后凸角度矫正率,截骨融合率,内固定结构稳定性进行随访统计,结果:31例得到术后平均12个月随访。术前脊柱后凸角平均73°,术后凸角度平均为12°。截骨融合率96.77%;后凸角度矫正率为83.56%;无1例发生断钉,断棒及联接结构松脱。结论:采用改良USS椎弓根梯形框架内固定系统固定,因内固定坚固,增加了脊椎融合率,同时亦提高了后凸角度矫正率,脊柱恢复生理曲度。
- 高吉昌贾全章等
- 关键词:脊柱后凸外科治疗
- 全脊柱截骨USS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后凸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观察一次性多平面全脊柱截骨配合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 (USS)内固定治疗脊柱后凸的疗效。 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9月对 31例脊柱后凸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其中休门氏病 2例 ,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后凸 2 9例 ;病程 6~ 2 8年。X线片示脊柱后凸角 (Cobb角 )平均 89°,其中小于 4 0°3例 ,4 0~ 80°17例 ,80~ 110° 9例 ,大于110°2例 ,平均 89°。将术后平均矫正度数与术前平均后凸角度进行对比求出平均矫正率 ,并对截骨融合率、内固定结构稳定性进行随访统计。 结果 术后 31例均获 6~ 31个月随访 ,平均 12个月。术后 Cobb小于 4 0° 3例 ,平均矫正 32°;4 0~ 80°17例 ,平均矫正 5 8°;80~ 110°9例 ,平均矫正 86°;大于 110°2例 ,平均矫正 12 0°。术后全组平均矫正 74°,平均矫正率为 83.15 % ;除 1例截骨平面近椎间盘未愈合 ,余 30例术后 3~ 6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无一例发生断钉、断棒及连接结构松脱。 结论 采用一次性多平面全脊柱截骨配合 USS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后凸可达到稳定的三维固定 ,增加了脊椎融合率 ,提高了后凸角度矫正率 ,并可早期离床活动 ,无须外固定。
- 贾全章高吉昌张承敏陈庆贺王长纯
- 关键词:脊柱后凸内固定疗效手术方法X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