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然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保质期
  • 1篇底座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新鲜度
  • 1篇玉米收购
  • 1篇脂肪酸值
  • 1篇容积
  • 1篇水分
  • 1篇酸值
  • 1篇探测器
  • 1篇内容物
  • 1篇清空
  • 1篇垩白度
  • 1篇垩白粒率
  • 1篇籼米
  • 1篇温控
  • 1篇鲜度
  • 1篇力学模型
  • 1篇米糠

机构

  • 5篇国家粮食局科...
  • 2篇武汉轻工大学
  • 1篇备分公司

作者

  • 5篇贾然
  • 4篇曹阳
  • 2篇石天玉
  • 2篇赵会义
  • 1篇舒在习
  • 1篇田琳
  • 1篇亢霞
  • 1篇李福君
  • 1篇卢慧勇
  • 1篇丁秋
  • 1篇常青
  • 1篇张涛

传媒

  • 3篇粮油食品科技
  • 1篇粮油仓储科技...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控温控湿方式对国产籼米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以国产籼米奥玉黄花粘为研究对象,在仓内湿度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让供试籼米分别处于不同的仓温中,通过定期抽样检测其外观品质、物理参数和化学参数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研究了供试包装籼米从2014年11月份到2015年8月份储存期间品质的变化规律,并依据品质变化分析了供试籼米的保质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供试籼米品质都在下降,特别是在水分、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和新鲜度方面,变化速度因所处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温度越低变化速度越慢。另外,根据试验结果分析,60%仓湿条件下,仓温在15℃和20℃时供试籼米保质期都超过9个月,仓温在25℃保质期接近6个月,常温常湿条件下保质期为3个月。
肖建文魏成林贾然何文扬马海洋费明怡
关键词:脂肪酸值新鲜度保质期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预测米糠的保质期被引量:5
2015年
将米糠置于不同温度下进行储藏实验,探讨在保质期内,不同储藏温度对米糠酸价(AV)和过氧化值(POV)影响,以温度-AV/POV之间的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建立温度与保质期的关系式,预测米糠在不同储藏温度下的保质期。结果表明:米糠保质期(t)与储藏温度(T)之间存在对数关系,对数方程为:lnt=-0.031 3T+4.959 2。根据对数方程,代入不同的温度T,可推算预测相应的米糠保质期。
卢慧勇舒在习曹阳贾然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保质期米糠
一种储罐容积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储罐容积测量装置,包括底座、水平旋转平台、水平旋转平台固定板、竖直旋转平台固定板、竖直旋转平台和激光探测器,水平旋转平台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水平旋转平台可水平旋转360°,水平旋转平台上固定设置水平旋转平...
赵会义常青曹阳石天玉张涛田琳贾然
文献传递
储藏粳米垩白变化规律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比较不同储存条件对成品大米垩白程度的影响,以"辽星"粳稻大米为样品,设定10、15、20、25℃以及常温条件等五个温度进行控温、湿度储存实验。经过6个月储存,在所有储存温度条件下,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呈上升趋势,且温度越高,上升幅度越大;低温条件下,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增加幅度较小。25℃条件下变化明显,垩白粒率由6.1%上升到22.6%,垩白度由2.2%上升到5.7%。粳稻大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与储藏时间呈现显著的相关性。
丁秋贾然费明怡赵会义曹阳
关键词:粳米垩白粒率垩白度储藏时间
东北地区高水分玉米烘干费用及水分减量扣量标准政策的分析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我国东北地区玉米收获后水分普遍高于安全储藏水分,需要经过机械烘干等措施降低水分。由于烘干过程会造成粮食重量损失并产生烘干费用,只有科学合理地确定不同水分含量的重量损失率和烘干费用标准,才能保证售粮农民利益和粮食收购企业利益。以吉林省为例测试了东北地区高水分玉米烘干过程中的实际重量损失和烘干费用情况,对国家高水分玉米收购减量扣量标准进行了量化分析,提出了合理调整水分减量扣量标准的建议。
亢霞石天玉贾然曹阳李福君顾祥明冯锡仲
关键词:玉米收购水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