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健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篇电子束
  • 3篇电子束焊
  • 3篇电子束焊接
  • 3篇球磨
  • 3篇机械球磨
  • 2篇堆焊
  • 2篇熔覆
  • 2篇填丝
  • 2篇激光熔覆
  • 2篇改性
  • 2篇钢表面
  • 2篇TI-AL
  • 2篇表面改性
  • 1篇等离子
  • 1篇等离子喷涂
  • 1篇原位合成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视觉传感
  • 1篇丝束

机构

  • 9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中国海洋石油...

作者

  • 9篇赵健
  • 6篇张秉刚
  • 4篇李晓鹏
  • 3篇冯吉才
  • 3篇贺文雄
  • 3篇赵洪运
  • 3篇吕志军

传媒

  • 5篇焊接学报
  • 2篇焊接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Transa...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钢表面激光熔覆原位合成TiN复合涂层
2014年
选用Ti机械球磨粉末在Q235钢基体表面进行激光熔覆,并实时通入氮气,使钛与氮气发生反应原位合成TiN涂层.运用SEM,XRD,EDS和BSE分析方法对激光熔覆层的组织及成分进行分析,并对熔覆层硬度、高温稳定性及耐腐蚀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涂层由TiN,Ti O2和铁组成,涂层与基体形成了冶金结合,熔覆区组织成球形颗粒状,而稀释区组织多为树枝晶和针状晶,机械球磨过程可起到细化涂层晶粒作用.同时激光熔覆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及高温稳定性,当激光功率为1 000 W,扫描速度为600 mm/min时,TiN复合涂层最高表面显微硬度为951.5MPa,涂层耐腐蚀性不佳主要是因为涂层中孔洞及疏松等缺陷导致.
赵健贺文雄吕志军赵洪运
关键词:机械球磨激光熔覆TIN高温稳定性
钢表面激光熔覆Ti-Al球磨粉合成复合涂层被引量:1
2015年
为提高钢的表面硬度及耐腐蚀性,选用钛,铝机械球磨粉末在Q235钢基体表面进行激光熔覆试验,使钛,铝发生反应并制备Ti-Al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涂层.综合运用DTA、XRD和SEM分析方法对激光熔覆涂层的成分与组织进行分析,并对复合涂层的硬度及耐腐蚀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机械球磨可使粉体细化,涂层与基体形成了冶金结合,涂层由Al3Ti,Al3Fe,Fe,Al N和Fe O组成,同时激光熔覆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及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当激光功率为1000 W,扫描速度为600 mm/min时,复合涂层同时获得最高显微硬度和耐腐蚀阻抗值,分别为949.5HV和600 kΩ.
贺文雄赵健吕志军赵洪运
关键词:机械球磨激光熔覆显微硬度耐腐蚀性
丝束位向关系对电子束填丝堆焊焊缝成形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对5种不同丝束空间位向关系下的焊接稳定性及焊缝成形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丝束空间位向关系通过影响焊接过程热量分配及焊丝熔化过渡特性,进而影响焊缝成形.自熔焊、丝束分离及丝束部分相交时,焊接过程稳定,焊缝成形良好,而丝遮挡束与非接触过渡条件下焊接过程不稳定,焊缝成形较差.熔深从大到小规律为自熔焊,丝束分离,丝束部分相交,丝遮挡束,非接触过渡丝束关系;除非接触过渡下的熔宽最小之外,其它关系下熔宽相当;余高从高到低规律为非接触过渡丝束关系,丝遮挡束,丝束分离,丝束部分相交,自熔焊.
赵健张秉刚李晓鹏
关键词:堆焊电子束焊接焊缝成形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1年
阐述了电子束表面合金化的基本原理及国内外电子束合金化设备的应用和发展.介绍了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合金化做为一种新型表面合金化方法在研究领域的应用,并综述了近年来电子束表面合金化研究的发展动态,简述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取得的进展.对电子束表面合金化技术做出了展望,指出合金层的定量控制,电子束与表层金属间的热力耦合作用行为,合金层缺陷的防止及控制,先进的电子束合金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将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电子束表面合金化做为一种极具优势的高能束表面改性方法将占居无法替代的地位.
张秉刚赵健冯吉才
关键词:电子束焊接表面改性
电子束填丝工艺对堆焊焊缝成形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电子束填丝焊工艺在304不锈钢基体表面堆焊低碳钢焊丝获得堆焊层,并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堆焊层成形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重点讨论了束流、焊接速度、送丝速度、填丝角度和填丝方位对堆焊层宏观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焊接热输入和送丝速度的匹配是决定焊缝成形的最主要因素,在相同工艺参数下,焊缝宽度取决于束流,束流越大,焊缝越宽,填丝角度影响着焊缝熔深,随填丝角度的增大,熔深逐渐增大,而采用前置填丝方位更易保证焊接过程的稳定及焊接精度.
赵健张秉刚李晓鹏冯吉才
关键词:堆焊电子束焊接填丝表面改性
电子束原型制造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阐述了电子束送丝快速成型及粉末烧结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综述了电子束原型制造作为一种新型快速的成型方法,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取得的进展,展望了电子束原型制造的未来发展与可行的研究方向,指出电子束原型制造装备的研制、电子束增量成型冶金及工艺机理、成型自动化控制研究是该领域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赵健张秉刚
Electron beam welding of 304 stainless steel to QCr0.8 copper alloy with copper filler wire被引量:7
2014年
Electron beam welding (EBW) of 304 stainless steel to QCr0.8 copper alloy with copper filler wire was carried out.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rocess parameters o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joints, and the process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The optimum process parameters are as follows:beam current of 30 mA, welding speed of 100 mm/min, wire feed rate of 1 m/min and beam offset of-0.3 mm.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optimum joint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eld is mainly composed of dendriticαphase with little globularεphase, and copper inhomogeneity only occurs at the top of the fusion zone. In addition, a melted region without mixing exists near the weld junction of copper side. This region with a coarser grain size is the weakest section of the joi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microhardness of the wel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pper content in solid solution. The highest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joint is 276 MPa.
张秉刚赵健李晓鹏冯吉才
图像传感技术在焊接过程控制中的研发现状被引量:1
2012年
文中从焊缝跟踪、缺陷预测、温度监测和图像处理四个方面系统综述了图像传感技术在焊接中的研发现状,并对图像传感技术在焊接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图像传感技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目前依然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在真空、极冷极热等极端环境下焊接过程的视觉传感技术是未来焊接过程图像传感的一个重要方向。
张秉刚李晓鹏赵健
关键词:视觉传感图像处理
Ti-Al球磨粉反应等离子喷涂工艺被引量:5
2012年
为制备Ti-Al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涂层,采用Ti、Al球磨粉在Q235钢表面进行反应等离子喷涂研究,获得了由Al3Ti、TiN、Al2O3、TiAl以及残留Al和Ti组成的复合涂层。虽然球磨可以使Ti-Al混合粉细化与活化,使喷涂时的反应更容易、更充分,但喷涂时Al和Ti仍难以充分反应,且在空气环境中喷涂容易氧化和氮化。涂层与基体之间没有形成冶金结合,而是镶嵌式的机械结合。其结合强度最高值达到了44.75MPa,显微硬度最高值达到了379HV0.5。文中还分析了反应等离子喷涂各工艺参数对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优化。得到优化的工艺参数为:喷涂距离为120mm、主气流量为35L/min、喷涂电流为600A、球磨时间为6h。
吕志军贺文雄赵健赵洪运
关键词:机械球磨反应等离子喷涂正交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