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振栓

作品数:5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针灸
  • 2篇温和灸
  • 2篇温针灸
  • 2篇慢传输型
  • 2篇慢传输型便秘
  • 2篇慢性难愈性创...
  • 2篇难愈
  • 2篇难愈性
  • 2篇难愈性创面
  • 2篇结肠
  • 2篇便秘
  • 2篇创面
  • 1篇型胶原
  • 1篇血管活性
  • 1篇血管活性肠肽
  • 1篇血管活性肽
  • 1篇血管数
  • 1篇愈合
  • 1篇愈合率

机构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白求恩...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石家庄市中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赵振栓
  • 5篇孙彦辉
  • 4篇梁玉磊
  • 4篇孙立虹
  • 3篇李晓峰
  • 3篇张会珍
  • 1篇蒋海涛
  • 1篇孙永辉
  • 1篇马红利
  • 1篇郭新宇
  • 1篇郭新宇

传媒

  • 2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针灸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温和灸对大鼠慢性难愈性创面组织巨噬细胞及胶原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研究温和灸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组织表面巨噬细胞及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影响,探讨温和灸干预难愈性创面瘢痕形成的效果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在80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取72只,在其背部制造全层皮肤损伤开放性创面。予以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建立慢性难愈性创面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温灸组、TDP组,每组24只。不予任何干预的8只大鼠作为正常组。TDP组、温灸组取创面局部及双侧"肾俞""足三里"穴,分别以TDP照射或艾条温灸,每穴15min,每日1次。以HE染色法检测治疗第7、10、14天修复组织表面巨噬细胞数,以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第7、10、14天修复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含量。结果:温灸组、TDP组、模型组创面修复组织巨噬细胞数均明显较正常组增多(P<0.05);在治疗第7天,温灸组表面巨噬细胞数多于模型组(P<0.05);在治疗第10天,温灸组、TDP组表面巨噬细胞数均多于模型组(P<0.05),且温灸组多于TDP组(P<0.05);在治疗第14天,温灸组、TDP组表面巨噬细胞数均较模型组减少(P<0.05),且温灸组少于TDP组(P<0.05)。大鼠创面修复组织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在治疗第7、14天,温灸组、TDP组均较模型组高(P<0.05,P<0.01);第14天温灸组高于TDP组(P<0.01)。温灸组、TDP组胶原蛋白Ⅰ/Ⅲ值均较模型组接近正常组;在第14天,温灸组优于TDP组(P<0.05)。结论:温和灸能促进创面愈合,且可降低瘢痕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不同时间内创面组织巨噬细胞数和Ⅰ、Ⅲ型胶原含量及其比值有关。
孙立虹梁玉磊孙彦辉孙永辉张会珍李晓峰马红利赵振栓蒋海涛
关键词:温和灸慢性难愈性创面巨噬细胞
芒针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结肠动力学的随机对照研究
孙彦辉孙永辉赵振栓郭新宇李晓峰孙立虹张会珍梁玉磊
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该研究以芒针温针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主要评价其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中医现代化做一有益的尝试,以便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安全有效地方法和...
关键词:
关键词:便秘结肠动力学温针灸治疗
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阳性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100只,随机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90只造成STC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温针组。分别测定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SP、VIP阳性表达面积。结果针刺组、温针组可明显缩短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P<0.01),且温针灸效果优于针刺组(P<0.05)。STC大鼠结肠SP、VIP阳性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针刺和温针灸均能明显提高结肠SP、VIP阳性表达面积(P<0.01);且温针灸在提高结肠SP阳性表达面积上效果优于单纯针刺(P<0.01)。结论针灸治疗STC有效,其机制与提高结肠SP、VIP阳性表达有关;温针灸效果更好。
孙彦辉孙永辉赵振栓郭新宇孙立虹梁玉磊
关键词:温针灸结肠便秘P物质血管活性肽
温和灸对大鼠慢性难愈性创面组织修复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研究温和灸对慢性难愈性创面动态血流、微血管数(MV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温和灸促进难愈性创面愈合的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104只雄性SD大鼠背部制造全层皮肤损伤开放性创面。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模型组(32只)、TDP组(32只)、温灸组(3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动物均予以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建立慢性难愈性创面模型。TDP组、温灸组取创面局部及双侧"肾俞""足三里"穴,分别以TDP照射或艾条温灸,每穴15 min,每日1次。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第37、、10、14天创面愈合率,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治疗前及第3、7、14天创面动态血流,免疫组化法检测第3、7、14天大鼠肉芽组织中MVC和VEGF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创面愈合率降低(P<0.01),愈合时间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灸组、TDP组创面愈合率提高(P<0.05,P<0.01),愈合时间缩短(P<0.01);与TDP组比较,温灸组创面愈合率提高(P<0.01),愈合时间缩短(P<0.01)。温灸组和TDP组在创面修复前期(第3、7天),创面血流及创面肉芽组织中MVC、VEGF表达均呈升高趋势,而在创面修复后期(第14天)则呈下降趋势,温灸组较TDP组表现明显(P<0.05,P<0.01)。结论:温和灸能促进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与调节不同时间点的创面动态血流、MVC及VEGF表达有关。
孙彦辉孙永辉孙立虹梁玉磊赵振栓张会珍李晓峰
关键词:温和灸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微循环微血管数
从解剖学探讨列缺穴的定位被引量:3
2012年
列缺穴的定位仍存在争议,1990年、2006年颁布的腧穴定位的国家标准中关于列缺的定位分别为: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1桡骨茎突的解剖学形态桡骨下端有向下方突出的锥形突起,称为桡骨茎突。桡骨茎突部的掌侧是桡骨茎突上方向前突出的纵形骨嵴,是桡骨茎突部纵行结构上最突起的骨性结构,也是中医临床上"高骨"体表最高点。
孙彦辉孙永辉赵振栓
关键词:解剖学形态列缺穴骨性结构拇短伸肌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