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明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浅说细胞CT——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正>我们医院病理科购买了一台德国莱卡TCS——SL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通过购买,我们拓宽了知识面,了解了一些关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知识。1概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科技新产品,是...
- 王维华顾广胜赵景明姜育清张建军攀登
- 文献传递
- 液基细胞学结合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胸腹水良恶性细胞的应用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结合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浆膜腔积液良恶性细胞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例(临床病理证实为97例恶性,104例良性)胸腹水标本,每例标本采用液基细胞技术制成薄层细胞片,做HE染色,用于细胞学检查;同时采用PCR-TRAP技术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细胞学检查对恶性胸腹水诊断的敏感度为81.4%(79/97),特异性为90.4%(94/104),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对恶性胸腹水诊断的敏感度为92.8(90/97),特异性为98.1%(102/104),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在恶性腹水中二者同时为阳性为74.2%(72/97),而在良性胸腹水中同时为阳性为0.0%(0/104),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对恶性胸腹水的诊断敏感性为99.0%(96/97),特异度为100.0%(104/104)。结论:液基细胞学结合端粒酶活性检测分析用于胸腹水良性与恶性细胞的鉴别诊断较细胞学方法敏感,避免漏诊。
- 郭晓东孙婷赵景明孙艳玲熊璐
- 关键词:胸腹水端粒酶活性检测液基细胞学
- 肝内失平衡细胞因子表达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 目的:由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临床免疫学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对慢重肝患者肝内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及其来源的免疫活性细胞进行研究,以了解它们在慢重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对11例接受肝移...
- 邹正升李保森徐东平张政福军亮赵景明周光德金磊孙艳林邢汉前张伟赵军辛绍杰王福生黄磊
- 关键词:Γ-干扰素白介素-10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 文献传递
- 异常的外周血及肝内浸润免疫活性细胞在慢性乙性重型肝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 目的:由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临床免疫学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对慢重肝患者外周血及肝内的免疫活性细胞进行研究,以了解它们在慢重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首先通过流式细胞仪对61例慢重肝患者、21例慢性乙肝患...
- 邹正升徐东平李保森张政福军亮张辉赵景明周光德金磊刘庆峰邢汉前陈黎明张伟赵军辛绍杰王福生黄磊
-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活性细胞
- 文献传递
- 肝内IFN—γ及其分泌细胞在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通过研究肝内促炎细胞因子 IFN-γ的表达及 IFN-γ的分泌细——T淋巴细胞的数量,以明确二者在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乙型 ACLF 患者、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肝内 IFN-γ的原位表达以及其分泌细胞 CD4^+T 淋巴细胞与 CD8^+T 淋巴细胞的数量。结果①乙型 ACLF 患者 IFN-γ阳性分泌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慢性乙肝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01),慢性乙肝患者 IFN-γ阳性分泌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乙型 ACLF 患者肝内CD4^+和 CD8^+T 淋巴细胞数量较慢性乙肝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 均<0.001),慢性乙肝患者肝内 CD4^+和 CD8^+T 淋巴细胞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 均<0.001);③肝内 IFN-γ阳性分泌细胞数量与 CD4^+T 淋巴细胞和 CD8^+T 淋巴细胞数量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896和0.885,P 均<0.001)。结论乙型 ACLF 患者肝内 CD4^+T 淋巴细胞、CD8^+T 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加,其分泌的 IFN-γ的增加可能参与了 ACLF 的发病过程。
- 孙颖李保森徐东平张政赵景明周光德孙艳玲黄磊福军亮杨永平金磊张伟赵军辛绍杰王福生邹正升
- 关键词: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慢加急性肝衰竭
- 肝内CD68阳性细胞及TNF-α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通过研究肝内CD68+和TNF-α阳性细胞的表达,来探讨它们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乙型肝炎ACLF患者、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肝内TNF-α的表达以及其分泌细胞CD68+细胞的数量。结果ACLF患者肝内TNF-α阳性分泌细胞平均数为90/高倍视野(hpf),明显高于CHB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2/hpf和5/hpf),差异均非常显著(P<0.001);ACLF患者肝内CD68+细胞平均数为94/hpf,明显高于CHB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8/hpf和15/hpf),差异均非常显著(P<0.001);TNF-α阳性分泌细胞与CD68阳性细胞数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866,P<0.001)。结论乙型肝炎ACLF患者肝内CD68+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其分泌的TNF-α也明显增加,推测TNF-α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ACLF的发病过程。
- 赵军孙颖李保森徐东平张政赵景明周光德孙艳玲黄磊张伟辛绍杰王福生邹正升
-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肿瘤坏死因子-Α
- 肝脏胆管性错构瘤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09年
- 肝脏错构瘤是肝脏瘤样病变的一种,临床上极为少见。本文就我院经肝穿病理证实的1例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 黄昂邹正升滕光菊赵景明孙艳玲李保森
- 关键词:肝脏错构瘤文献复习胆管病理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