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立新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1篇蛋白
  • 1篇锁定加压钢板
  • 1篇平台骨折
  • 1篇热休克
  • 1篇热休克蛋白
  • 1篇热休克蛋白7...
  • 1篇胫骨
  • 1篇胫骨平台
  • 1篇胫骨平台骨折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分析
  • 1篇临床疗效
  • 1篇临床疗效分析
  • 1篇内固定
  • 1篇内固定方法
  • 1篇急性脊髓损伤
  • 1篇脊髓损伤模型
  • 1篇加压钢板

机构

  • 3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佳木斯大学

作者

  • 3篇赵立新
  • 1篇李越鹏
  • 1篇马晓茹
  • 1篇周成福
  • 1篇乔晓峰
  • 1篇朱光宇
  • 1篇李长德
  • 1篇杨建华
  • 1篇刘蕾
  • 1篇唐庆喜

传媒

  • 2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0年
李长德李越鹏赵立新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锁定加压钢板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热休克蛋70的表达。方法: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成7组,6组制作成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分别于伤后2h、6h、12h、24h、48h、72h。建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应用West-blot方法观察各个时段损伤脊髓组织HSP70的表达。结果:急性脊髓损伤后2h,脊髓组织内出现HSP70的表达,损伤后24h脊髓组织中HSP70染色达到高峰,并可维持至损伤后72h。结论:在遭遇损伤性刺激后,脊髓组织HSP70的表达明显增加,表明HSP70有可能在阻止脊髓的继发性损伤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周成福赵立新马晓茹刘蕾唐庆喜
关键词:脊髓损伤HSP70
脊髓损伤模型的制备及其评价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制备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研究其病理和影像学变化,为后期的干细胞治疗提供实验信息。方法8周龄SD大鼠,咬除T9~T10棘突及相应椎板,用纤维剪刀将脊髓完全横断,将分离的肌肉缝合封闭椎管缺损,缝合皮肤,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将经过相同措施处理但未损伤脊髓的SD大鼠作为对照。对两组SD大鼠在制模成功后不同时间点进行BBB评分、病理学和MRI检查。结果实验组大鼠在制模成功后1、3、5、7周时BBB评分分别为0、(0.36±0.46)、(0.91±0.50)、(1.18±0.45)分,对照组分别为(20.57±0.48)、(21.00±0.00)、(21.00±0.00)、(21.00±0.00)分,两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SD大鼠脊髓损伤区出现明显的病理和影像学的改变。结论脊髓横断损伤SD大鼠脊髓损伤区无脊髓组织残留,且出现明显的组织和影像学改变,在行为学上也与脊髓未损伤大鼠有明显差异,适用于脊髓再生的研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损伤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模型。
乔晓峰杨建华朱光宇赵立新
关键词:脊髓损伤病理学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