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铭
- 作品数:30 被引量:150H指数:8
-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下肢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失败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下肢负重骨股骨及胫腓骨骨折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固定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经LCP治疗的股骨及胫腓骨骨折患者408例,其中内固定失败23例。利用SPSS 19.0软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8个可能影响内固定失败的因素年龄、性别、骨折类型、骨折部位、钢板长度、螺钉密度、骨折端是否存在骨缺损和开始负重时间进行分析。[结果]408例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收集完整并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骨折部位、螺钉密度、骨折端是否存在骨缺损和开始负重时间4个因素与LCP内固定失败相关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螺钉密度、骨折端是否存在骨缺损和术后开始负重时间3个因素与LCP内固定失败相关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螺钉密度、骨折端是否存在骨缺损和开始负重时间是导致股骨及胫腓骨骨折LCP内固定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选择适当的LCP及螺钉,减少骨缺损及骨折端分离,避免过早负重是减少LCP内固定失败的关键。
- 宁鹏赵铭张月东
- 关键词: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锁定加压钢板LOGISTIC回归分析
- 动态ABC颈椎前路钛板在颈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 探讨动态ABC颈椎前路钛板在颈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 14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经前路减压植骨及动态ABC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治疗,经随访观察神经损伤功能恢复、钛板螺钉位置、椎间高度、植骨融合情况等指标。结果 随访9-14个月,植骨间隙融合,融合部位椎间高度无明显塌陷,神经功能恢复较好。未发生螺钉拔出、钛板松动、植骨块吸收、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动态ABC颈椎前路钛板能达到术后的即刻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是有效的颈椎前路内固定方法。
- 赵铭郑启新王金光
-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内固定植骨
- 可降解生物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仿生矿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 :通过对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 (polylactide co glycolide ,PLGA)的仿生矿化 ,表面改性 ,以提高其细胞粘附性 ;探讨影响仿生矿化的因素和条件 ,为进一步制备组织工程化人工骨提供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 :PLGA膜经碱性溶液水解处理后 ,应用高温显微镜测量材料表面润湿角的变化 ;碱处理后的PLGA膜和三维多孔PLGA分别在模拟体液 (SimulatedBodyFluid ,SBF)中矿化 14d ,在 1 5倍SBF中矿化 9d ,应用扫描电镜进行矿化物形貌观察 ,X射线能谱分析钙磷比值 ,X射线衍射仪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行矿化物物相分析。结果 :PLGA经碱性溶液水解处理后表面亲水性明显增强 ,在SBF及 1 5倍SBF中矿化后表面可以形成明显的矿化物 ;矿化物的形态与矿化液的浓度有关 ;矿化物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 (HA) ,含有碳酸根成分 ,钙磷比为 1 5 3,类似于人骨无机质。结论 :PLGA仿生矿化是制备结构及性质类似骨基质人工骨的可行方法。
- 赵铭郑启新郭晓东全大萍郝杰王运涛
- 关键词:聚乳酸-羟基乙酸仿生矿化模拟体液
-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及其因子凋亡的影响(英文)
- 2005年
- 背景:在脊髓损伤中,除了创伤造成的直接损伤外,脊髓局部还将发生一系列的继发性病理改变。有研究显示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能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脊髓损伤段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因子的表达,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外科实验室和同济医学院病理科。对象:实验于2003-09/2004-05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外科实验室和同济医学院病理科进行。雌性成年SD 大鼠30只,随机分成4组,①空白组6只,只暴露脊髓,不损伤。②损伤组8只,脊髓损伤,不用药物。③治疗A 组8只,脊髓损伤,仅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④治疗B组8只,脊髓损伤,联合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和β-七叶皂甙钠。方法:①动物模型制作:24只大鼠应用改良的Allen 方法致脊髓中度损伤。②给药:治疗A 组于术后1,3,5,8,11d 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300U /(kg·d)。治疗B 组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剂量时间同治疗A组,β-七叶皂甙钠0.1m g/kg,1次/d,连用11d。空白组及损伤组尾静脉推注等容量生理盐水。③神经功能判断:在造模后1和12d 分别由同一个实验者进行功能评分记录。行为观察:参照改良的Gale 神经功能行为分析法评估,0分为严重障碍,6分为正常。斜板试验:观察大鼠抓握能力决定斜板角度的大小,反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④组织学检查:大鼠术后12d 处死。取损伤段脊髓标本切片做苏木精-伊红染色。⑤神经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fas检测:取标本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显微镜高倍视野内染色呈棕色的阳性细胞,计算阳性率。⑥凋亡神经细胞检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计算凋亡指数(凋亡细胞核数/总细胞核数)。各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主要观察指�
- 王金光郑启新王运涛赵铭
- 关键词:脊髓损伤红细胞生成素七叶素
- 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观察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以改良Allen法制作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模型(脊髓中度损伤),分为对照组(单纯损伤A组18只,按时间段又分为A1,A2,A3),治疗组(应用Z-DEVD-FMK治疗B组18只,按时间段又分为B1,B2,B3)。损伤后6h,3d,8d对脊髓损伤区进行组织学HE染色,细胞凋亡TUNEL标记,Fas凋亡因子检测,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的表达变化,同时采用BBB评分方法和斜板试验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见TUNEL阳性的凋亡细胞和Cas-pase-3表达。Z-DEVD-FMK治疗组神经细胞的凋亡数减少,Caspase-3表达降低,神经功能增强,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能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细胞凋亡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王金光郑启新赵铭郭晓东刘国辉
- 关键词:脊髓损伤凋亡CASPASE-3
- 金纳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观察金纳多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 6 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金纳多治疗组 38例 ,对照组 30例 ,对两组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金纳多治疗组显效率为 89 5 % ,对照组为 76 7% (P <0 0 5 )。金纳多治疗后血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第一时相聚集率 (Ⅰ°M)、血小板第二时相聚集率 (Ⅱ°M)均降低 ,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 袁慧孙保亮赵铭
- 关键词:金纳多脑梗死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
- 骨折固定钢板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连接骨折断端的骨折固定钢板装置,包括带通孔的钢板(1),所述的通孔内设置有可拆卸的塞堵(2),该塞堵(2)的长度与钢板(1)的厚度相应。本实用新型在骨折端周围的空置...
- 赵铭张开刚袁慧宁鹏张杰锋
- PLGA仿生矿化对骨髓基质干细胞黏附率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研究仿生矿化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三维多孔PLGA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矿化2周,检测材料表面矿化物的形貌及成分。采用优化的梯度离心法获取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经传代培养后作为种子细胞与PLGA材料于体外联合培养,同时以未矿化的PLGA材料和煅烧松质骨为对比,初步观察仿生矿化的PLGA支架材料与BMSCs复合培养的情况,计算各材料细胞黏附率。结果矿化后的PLGA材料网孔壁有磷灰石矿化层形成。骨髓基质干细胞和支架材料体外复合培养24h,矿化的PLGA细胞黏附率明显高于未矿化的PLGA(α<0.05),和煅烧松质骨没有明显的差别(α>0.05)。结论仿生矿化可以改善PLGA早期细胞黏附性能,是构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较好方法。
- 赵铭郑启新王金光王运涛郝杰
- 关键词:仿生聚乳酸-羟基乙酸骨髓基质干细胞细胞黏附
- 掌侧钢板结合外固定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3型骨折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比较掌侧钢板结合外固定架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 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06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 C3型骨折62例,31例采用掌侧钢板结合外固定架手术治疗,31例采用闭合复位管型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疗。两组均在术后12个月行 X 线片检查,测量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腕关节功能评分采用 Krimmer 评分和患者主观功能评价臂肩手功能缺陷,用于了解术后腕关节功能受限程度以及患者主观感受,对手术和保守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后12个月,手术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远端高度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P ﹤0.01);手术组患者腕关节伸屈、旋转、尺桡偏的角度、手的握力均大于保守治疗组(P ﹤0.01);Krimmer 评分和 DASH 评分手术治疗组优于保守治疗组(P ﹤0.05);两组患者 VAS 痛觉评分没有明显区别(P ﹥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 C3型骨折的老年患者,首选手术治疗,掌侧支撑钢板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 赵铭张月东宁鹏尚凯张杰锋王军
- 关键词:外固定架掌侧钢板闭合复位
- 高龄患者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致肺栓塞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析高龄患者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并发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及抢救。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行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并发肺栓塞的高龄患者2例,经抢救成功,总结临床抢救要点。结果:2例患者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骨水泥植入后并发肺栓塞,经抢救后存活,转ICU和病房,治疗后痊愈出院,无死亡。结论:高龄患者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致肺栓塞为较不常见的并发症,术中密切监测病情,及时处理肺栓塞,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护,可抢救成功。
- 宁鹏牛立健赵铭
- 关键词: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