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宗南 作品数:28 被引量:176 H指数:7 供职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弥漫性轴索损伤在重型脑损伤中的意义 被引量:22 1993年 在15例闭合性脑损伤尸检中,病理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DAI)5例。根据病理研究结果和文献报道,分析了530例急性脑外伤病人脑CT表现,发现DAI61例。其CT表现为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基底节内囊区域、胼胝体、脑干或小脑有一个或多个直径≤2cm的出血灶,脑室内出血及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本文把DAI分为高颅压型和非高颅压型,后者又分的脑干损伤型和局灶性损伤型。这种分型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DAI预后较差,是目前脑外伤病人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胡小吾 赵孟尧 过宗南 王文仲 周晓平 郝文清 段承祥 刘振华 刘振华关键词:颅脑损伤 轴索损伤 CT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 1995年 重型颅脑伤患者死亡率高,早期多死于原发伤重,后期死于感染等并发症。已研究证明,患者伤后白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但关于红细胞免疫变化研究尚未见报告。通过对30例重型颅脑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亚群的动态检测,目的是探讨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亚群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今后治疗研究提供帮助。 孙志扬 赵孟尧 过宗南 郭峰 王文仲 周晓平 岳志健关键词:颅脑外伤 红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亚群 三脑室肿瘤及其显微外科手术 被引量:13 1991年 分析了77例三脑室肿瘤部位、治疗方法及结果。为提高直接切除率,进行了三脑室显微解剖,观察了深部静脉、丘纹静脉类型,静脉角与室间孔的关系,测量了5种进入三脑室手术入路的距离。为选择手术入路及扩大室间孔时的参考。介绍经侧脑室前角室间孔入路,切除三脑室内及三脑室前部肿瘤21例显微手术方法,使全切率提高,死亡率下降。 赵孟尧 过宗南 王文仲 郝文清 周晓平 雷晓环关键词:脑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重型颅脑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96年 探讨颅脑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的关系。检测30例重型颅脑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SOD、血清LPO变化。结果: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3bRR)及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率(RFER)均明显降低(P均<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及红细胞免疫抑制率(RFIR)则明显升高(P<0.01);红细胞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LPO则明显升高(P<0.01)。RC3bRR与RFER及SOD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RFIR及LPO则呈显著负相关(P<0.01)。作者认为:重型颅脑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机体防御能力下降,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应用SOD等药对提高治愈率、促进康复有意义。 孙志扬 过宗南 赵孟尧 郭峰 王文仲 周晓平 岳志健关键词:颅脑伤 红细胞免疫 超氧化物歧化酶 LPO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被引量:65 1991年 报告4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占同期重型脑外伤的11.9%;病例选择是根据外伤机理,有原发昏迷,无定侧体征;详细分析了 CT 扫描的特征。讨论了 DAI 的分类及诊断条件,本组死亡率为64%,是重型脑外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 DAI 伴有脑挫伤、脑实质血肿并有中线移位者,手术去除血肿及去骨减压,可挽救部分病人生命,其治疗后果取决于 DAI 的严重程度。 赵孟尧 过宗南 刘建民 胡晓吾关键词:脑损伤 手术 DAI 脑外伤后红细胞及淋巴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变化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95年 采用大鼠脑外伤模型,观察伤后红细胞及淋巴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变化。结果显示,红细胞C3b受体花结率(RC3bRR)及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RFER)明显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结率(RICR)及红细胞免疫抑制百分率(RFIR)明显升高;淋巴细胞免疫粘附癌细胞花结率(LTRR)明显下降;RC3bRR与LTRR呈显著正相关。同时讨论了发生机理及意义。 孙志扬 郭峰 赵孟尧 过宗南 王文仲 周晓平关键词:颅脑外伤 红细胞 淋巴细胞 免疫粘附 星形细胞瘤细胞DNA定量研究的临床生物学意义 1990年 本研究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54例星形细胞瘤细胞 DNA 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瘤细胞 DNA 含量明显增高,瘤细胞 DNA 含量及干系水平与病理分级、临床预后、肿瘤大小及囊性变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DNA 含量越高,则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细胞 DNA 的定量分析较病理分级更为客观准确地反映了星形细胞瘤的生物学特征,为其诊断、治疗、恶性程度判断及预后估价提供重要的信息。 刘建民 赵孟尧 过宗南 王文仲 郝文清 周晓平 秦洪义 李荣健 韦政 汪萍萍 金承志关键词:星形细胞瘤 DNA 化学分析 生物学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颅骨钉的设计及在颅骨缺损修复术中的应用(摘要) 1989年 目前应用于颅骨缺损的修复材科很多,但修补材料的固定仍采用传统的钢丝固定,较为繁琐,时有并发症发生。为寻找一种简便安全的固定方法,我们设计了镍钛形状记忆台金颅骨钉,并临床应用1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刘建民 过宗南 周晓平 张春才 郑定中关键词:骨钉 颅骨缺损 修复术 并发症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 钢丝固定 全文增补中 国产光导纤维颅内压监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992年 在神经外科疾病中,准确判断颅内压增高水平,了解颅内压的动态变化,对指导治疗,预后 判断和提高疗效起着重要作用。我科应用国产光导纤维进行硬脑膜外颅内压监护50例,经临床应用证明,效果满意,现将试用情况及临床价值进行初步讨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本组采用江苏无锡雷声电子设备厂生产的SJN-2081型颅内压监护仪,KIN-8081型颅内压光导纤维传感器(光纤探头)。上海大华仪表厂生产LM14-164型自动平衡记录仪。 周晓平 过宗南 刘建民 岳志健 胡小吾 郝文清 王文仲关键词:颅内压监护仪 神经外科 生长抑素与脑瘤关系的临床研究 1995年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与肿瘤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56例脑瘤患者,男38例,女18例。其中脑膜瘤26例;脑胶质瘤30例分为Ⅰ级10例,Ⅱ级10例,Ⅲ~Ⅳ级10例。入院时和术后8d采集血标本,入院时、手术后3、6、8d收集脑脊液,脑组织与瘤周脑组织在手术中收集。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各种样品的SS含量。全部脑瘤组织中SS含量均低于其周围正常脑组织。随着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升高,其SS含量比其周围脑组织降低愈显著。提示脑瘤组织中SS含量的降低与脑瘤的发生、发展及生长有密切关系。 路红社 周晓平 赵孟尧 过宗南 王成海 林葆城关键词:生长抑素 脑肿瘤 放射免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