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宁

作品数:25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理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1篇毛细管
  • 10篇毛细管电泳
  • 4篇对映
  • 4篇对映体
  • 4篇对映体分离
  • 4篇离子
  • 4篇离子液
  • 4篇离子液体
  • 3篇电化学
  • 3篇手性
  • 3篇毛细管电泳法
  • 3篇光谱
  • 2篇导向性
  • 2篇亚甲蓝
  • 2篇饮料
  • 2篇手性结构
  • 2篇手性配合物
  • 2篇配合物
  • 2篇配体
  • 2篇配位

机构

  • 24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出入境检...

作者

  • 24篇邓宁
  • 18篇何建波
  • 12篇朱燕舞
  • 9篇王燕
  • 5篇杨思文
  • 3篇吴祥
  • 3篇孟凡顺
  • 3篇朱成峰
  • 3篇韩小琴
  • 2篇余沐洋
  • 2篇吴玉程
  • 2篇王燕
  • 2篇王钰
  • 2篇陈俊聪
  • 2篇董婵婵
  • 2篇赵亚玲
  • 1篇周园
  • 1篇余从立
  • 1篇王文平
  • 1篇陈祥迎

传媒

  • 2篇中国酿造
  • 2篇食品科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化学试剂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合成化学
  • 1篇色谱
  • 1篇安徽化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毛细管电泳法同时分离检测饮料中的六种食品添加剂被引量:10
2016年
建立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饮料中苯丙氨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肉桂酸、山梨酸钾、抗坏血酸和苯甲酸6种食品添加剂的分析方法。在Peakmaster5-3软件对电泳参数模拟的基础上,考察了缓冲液浓度、pH值以及分离电压对6种食品添加剂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检测波长214nm,进样时间10s的情况下,确定最佳电泳条件为40mmol/LpH9.0Na2HPO4-H3PO4的缓冲液,分离电压12kv。在此条件下,6种食品添加剂在20~16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800),检出限为0.23~0.77mg/L,加标回收率为97.3%~103.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3.8%,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3.8%,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精密度良好,能满足饮料中6种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需求。
代语林董婵婵邓宁何建波王燕朱燕舞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食品添加剂饮料
离子液体对毛细管电泳分离美托洛尔和普萘洛尔对映体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BMIMNTF2)和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共同作为手性选择剂,建立分离美托洛尔和普萘洛尔混合对映体毛细管电泳方法。方法:采用未涂层毛细管(有效长度42cm,内径50μm),考察了离子液体的类型及浓度、缓冲溶液的浓度、缓冲溶液p H、分离电压对手性拆分的影响。结果:毛细管电泳同时分离美托洛尔对映体和普萘洛尔对映体的最佳电泳条件:以5mmol·L#1BMIMNTF2和5 mmol·L#1CM-β-CD共同作为手性选择剂,缓冲溶液为73 mmol·L#1pH 6.0的Tris-H3PO4溶液,分离电压为20 kV,检测波长为230 nm,高差10 cm进样15s,室温下进行。美托洛尔和普萘洛尔混合对映体在18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结论:BMIMNTF2与CM-β-CD的协同作用不仅可以改善美托洛尔和普萘洛尔之间的分离,而且可以提高美托洛尔对映体和普萘洛尔对映体手性分离的选择性。
王钰杨思文代语林邓宁王燕何建波朱燕舞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对映体分离美托洛尔
离子液体与羧甲基-β-环糊精联用的毛细管电泳法拆分文拉法辛对映体被引量:1
2015年
将离子液体三甲基羟乙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HOEt N1,1,1NTf2)和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联用,建立了分离文拉法辛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法。在检测波长230 nm,高差10 cm,进样10 s的条件下,考察了CM-β-CD浓度、HOEt N1,1,1NTf2浓度、背景缓冲液浓度及其p H值、分离电压等实验条件对文拉法辛对映体拆分的影响。最佳分离条件为:在20 mmol·L-1p H 6.0磷酸盐缓冲液中添加30 mmol·L-1HOEt N1,1,1NTf2和4.5 mmol·L-1CM-β-CD,分离电压为20 k V。文拉法辛对映体在9 min内可实现基线分离,分离度为1.82。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适用于文拉法辛对映体的分离,同时也为其它手性药物的分离提供了参考。
杨思文代语林邓宁王燕何建波朱燕舞
关键词:离子液体毛细管电泳对映体分离文拉法辛
天使投资对创业企业成长影响研究--基于深圳创业板数据
近年来,中国天使投资市场快速发展,天使投资背景企业上市数量逐渐增加,天使投资人作为遵从“自我意愿”的中小股权投资者,其培育作用对企业成长有重要作用,天使投资人在企业上市后可卖出股份获得投资回报,然而部分天使投资人选择锁定...
邓宁
关键词:天使投资委托代理
新型含氨基酸官能团的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被引量:1
2016年
以L-苯丙氨酸、L-色氨酸、L-酪氨酸和组氨酸为原料,在Me3Si Cl-Me OH(Ⅲ)体系中反应合成了相应的甲酯盐酸盐(2a^2d);以7-羟基香豆素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制得7-(乙酸氧基)香豆素(6);6与3a经酰胺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香豆素衍生物——N-乙酰基-(氧-7-香豆素)-3-苯基-2-氨基-丙酸甲酯,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FT-IR表征。
王均胜韩小琴朱燕舞王燕邓宁何建波
关键词:L-苯丙氨酸香豆素衍生物
荧光光谱法研究亚甲蓝与三种芳香族氨基酸的相互作用被引量:5
2015年
本文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亚甲蓝(MB)分别与色氨酸(Trp)、酪氨酸(Tyr)和苯丙氨酸(Phe)三种芳香族氨基酸的相互作用。在pH 7.4 Tris-HCl缓冲溶液中,MB引起上述三种氨基酸明显的荧光猝灭现象,最大荧光猝灭波长分别位于346、303和282nm。其荧光猝灭值(F0-F)在一定范围内与MB成正比,用于测定MB具有高灵敏度。通过Stern-Volmer作图及温度的影响,表明MB与三种芳香族氨基酸之间以摩尔比1∶1形成基态复合物,均产生显著的静态猝灭,相互作用力较强,其中MB主要通过疏水作用与Trp结合,与Tyr和Phe之间的结合过程以静电作用力为主。
朱燕舞赖彭亮吴笑笑周洁梅江欢王均胜邓宁何建波
关键词:亚甲蓝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荧光猝灭
以科研促进高校教学团队建设被引量:1
2013年
教学团队建设对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科研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研究性实践活动提供的广泛支撑,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供的有力保障,介绍了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电化学团队在科研与教学结合方面的措施与成效,提出开展科研是教学团队建设的固本之举。
何建波邓宁王燕陈祥迎张大伟鲁道荣
关键词:教学团队研究性实践
一种带毛细管接口的薄层长光程光谱电化学池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毛细管接口的薄层长光程光谱电化学池。本发明池体采用1cm石英光度池,池内组装带毛细管连接通道的固定隔板和工作电极板、辅助电极、参比电极组成的三电极体系。本发明首次实现了电化学池的薄层腔与毛细管电泳仪的连接...
何建波孟凡顺余从立邓宁王燕
文献传递
毛细管电泳分离氟西汀对映体
2016年
文章建立了在毛细管电泳中以离子液体三甲基羟乙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HOEtN1,1,1NTF2)和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联用分离氟西汀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新方法。在检测波长为226nm,高差为10cm,进样10s的条件下,考察了CM-β-CD的浓度、HOEtN1,1,1NTF2、背景缓冲液及其pH值、分离电压等实验条件对氟西汀对映体拆分的影响。获得了氟西汀对映体分离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在15mmol/L pH值为8.5磷酸盐缓冲液中添加30mmol/L HOEtN1,1,1NTF2和10g/L CM-β-CD,分离电压为20kV。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氟西汀对映体在11min内实现了基线分离,分离度为2.33。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分离效果好,适用于分离氟西汀对映体。
杨思文代语林邓宁王燕何建波朱燕舞
关键词:离子液体毛细管电泳对映体分离氟西汀
新型吖啶-二氧化硅荧光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
2010年
利用油包水的反相微乳液法,运用TritonX-100(曲拉通X-100)/正己醇/环己烷微乳液自组装体系,分别以吖啶、9-氨基吖啶、9-(2-氨基苯胺基)吖啶为核包覆SiO2,制备得到核壳型荧光氧化硅纳米颗粒。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荧光试剂泄露的问题。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和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所制得的纳米颗粒荧光强度高,荧光性质稳定,具有潜在生物亲和性,可望作为新型的荧光标记物。
朱燕舞王文平邓宁张萌
关键词:微乳液吖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