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小强

作品数:12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漯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肿瘤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手术
  • 3篇系膜
  • 3篇腺癌
  • 3篇疗效
  • 3篇膜切除术
  • 3篇结肠
  • 3篇肠癌
  • 3篇肠系膜
  • 2篇胆管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癌
  • 2篇胰腺肿瘤
  • 2篇预后
  • 2篇术后
  • 2篇肿瘤转移

机构

  • 12篇漯河市中心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邓小强
  • 8篇孙胜
  • 5篇罗威
  • 4篇李红伟
  • 4篇王利娜
  • 3篇宋彦伟
  • 2篇张艳辉
  • 2篇罗吉辉
  • 1篇孙诚谊
  • 1篇潘耀振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胆囊炎LC术后胆漏598例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胆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98例急诊胆囊炎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常规腹腔24号T管引流,排除中转开腹、胆漏患者12例(2.0%)。结果 598例急性胆囊炎LC患者,共发生胆漏12例,其中胆囊管漏4例、右肝管漏3例、胆总管漏3例、副肝管漏2例;发现胆漏时间2 h至5 d,平均3.2 d;其中6例腹腔引流成功,2例再次经皮穿刺腹腔引流,2例开腹置管引流,1例开腹胆管端端吻合T管支撑,1例再次手术后死亡。结论预防性腹腔引流不仅有利于及早发现急性胆囊炎LC术后胆漏,还能降低术后再次治疗及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
邓小强王利娜孙胜
关键词:胆瘘
Ⅲ期右半结肠癌行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D_(3)根治术的远期疗效对比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比较Ⅲ期右半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D_(3)根治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2例Ⅲ期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CME手术50例,D_(3)根治手术52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淋巴结清除数及结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院天数)及两组1、3、5年生存率。结果:CME组淋巴结清除数及结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优于D_(3)组(P<0.05),而两组1、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CME和D_(3)根治术治疗Ⅲ期右半结肠癌的远期疗效相近。下一步笔者将对CME+D_(3)手术进一步研究,以期成为Ⅲ期右半结肠癌手术新的研究方向。
罗威宋彦伟孙胜张艳辉邓小强何岩李红伟
关键词:结肠肿瘤腹腔镜检查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D3根治术
选择性侧方淋巴结清扫在腹腔镜低位进展期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选择性侧方淋巴结清扫在腹腔镜低位进展期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腹腔镜直肠癌TM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TME侧方淋巴结清扫组(LLND组)18例,腹腔镜TME组(TME组)2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侧方淋巴结阳性例数、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尿潴留、盆腔感染、吻合口漏及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均腹腔镜辅助完成,LLND组及TME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15.6±14.3)min和(198.7±7.1)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6.1±13.6)ml和(74.5±14.5)ml,清扫淋巴结数分别为(16.2±3.6)枚和(14.0±2.7)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LND组和TME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分别为(7.0±1.1)d和(6.8±1.0)d;术后并发症:尿潴留分别为3例和2例、吻合口漏分别为1例和2例、盆腔感染分别为2例和3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尿管损伤。术后门诊复查随访或电话随访,LLND组和TME组获得1年随访时间者分别为16例和22例,术后肿瘤局部复发2例,均来自TME组。结论低位进展期腹腔镜直肠癌选择性LLND未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有益于控制局部复发率。
邓小强王利娜孙胜罗吉辉
关键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腹腔镜手术全直肠系膜切除
多学科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8例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至2016年10月,其中146例患者(86.9%)获得随访。分析转移性胰腺癌多学科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 146例患者中男89例,女57例;区域转移78例,远处转移68例;多学科治疗57例,单学科治疗68例,放弃治疗21例。125例接受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MS)、半年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6.7个月、54.4%(68/125)、4.8%(6/125);多学科治疗患者的MS、半年及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学科治疗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行为状态评分(KPS)、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评分、治疗方式、肿瘤转移情况是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治疗有助于提高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KPS≤80分、NRS2002评分小于或等于3分、单学科治疗、肿瘤远处转移是影响转移性胰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邓小强王利娜孙胜罗威罗吉辉
关键词:综合疗法存活率
经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罗威张艳辉邓小强孙胜宋彦伟李红伟
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不同途径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9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经鼻留置空肠营养,观察组使用空肠造瘘置管肠内营养。统计两组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应用空肠造瘘置管肠内营养能促进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邓小强
关键词:胃癌全胃切除术早期肠内营养
手术及介入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采用手术及介入两种方法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对比其临床效果。方法 9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术组(46例)及介入组(49例),分别给予手术及介入治疗,并比较两组总胆红素、存活时间、治疗时间及费用、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红素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存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治疗时间及费用均优于手术组(P<0.05);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8.16%)低于手术组(23.9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对晚期肝门部胆管癌进行治疗,在保证治疗效果与常规手术治疗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降低了治疗费用及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法进行推广。
邓小强
关键词: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肝门部胆管癌
辐射联合脂质体介导的胞嘧啶脱氨基酶/5-氟胞嘧啶系统体外抑杀人胰腺癌细胞的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辐射联合脂质体介导的胞嘧啶脱氨基酶(CD)/5-氟胞嘧啶(5-FC)系统对胰腺癌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在脂质体介导下,将CD基因导入人胰腺癌PC3细胞,经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的克隆。用RT-PCR法鉴定CD基因的整合及表达;MTT法检测给入前药5-FC后细胞的存活率及其旁观者效应;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钴-60(60Co)体外照射传代培养后细胞的辐射敏感性。结果CD基因在转染了CD基因细胞中获得了稳定表达;5-FC对转染CD基因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及旁观者杀伤效应(P<0.05),联合辐射能进一步增强这一杀伤效应(P<0.05);5-FC处理过的转染了CD基因的PC3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明显提高(P<0.05),临床相关剂量(2 Gy)照射时转染CD基因细胞的放射增敏比达到1.5。结论CD/5-FC系统对转染了CD基因的细胞具有明显的辐射增敏效应,联合应用辐射和CD/5-FC系统能显著增强CD/5-FC系统对PC3细胞的杀伤作用。
孙胜孙胜孙诚谊潘耀振邓小强
关键词:胰腺肿瘤5-氟胞嘧啶放射增敏
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采用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置管总有效率、支架阻塞率及随访期病死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2周胆红素下降率、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具有创伤小、疗效高等优势,可有效提高支架置入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邓小强
关键词:恶性胆管梗阻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临床疗效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策略被引量:3
2017年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创伤小、疼痛轻、出血量少、恢复快,与开腹胃癌根治手术相比,近、远期效果无差异。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和设备的更新,目前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已在国内广泛开展。但与其他腹腔镜手术一样,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亦面临术中出血影响操作及预后的问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97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以及术中处理策略。
邓小强王利娜孙胜罗威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术中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