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超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上纹状体
  • 2篇家鸽
  • 1篇顶盖
  • 1篇对光
  • 1篇诱发电位
  • 1篇神经元
  • 1篇坐骨
  • 1篇坐骨神经
  • 1篇桡神经
  • 1篇脑片
  • 1篇光刺激
  • 1篇F

机构

  • 3篇西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王彬
  • 3篇邓超
  • 1篇胡昌华

传媒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Zoolog...

年份

  • 1篇1994
  • 2篇199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家鸽顶盖脑片中Ⅱ_(a-f)亚层的诱发电位被引量:4
1994年
将离体脑片技术用于研究家鸽顶盖.以微电极记录顶盖Ⅱa-f层的诱发反应,对不同频率电刺激Ⅰ层引起的诱发电位,以及在Ⅱa-f亚层不同深度记录的诱发电位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如下:①诱发电位包含3个成分,即正波、负波和正波。②频率跟随反应表明,此诱发电位的3个成分都是突触后的反应.③此诱发电位在深度100~100μm处表现明显,在深度300μm处波幅最大.上述结果提示,有关接受视网膜输入的神经元位于300μm深度附近.
王彬邓超胡昌华
关键词:顶盖脑片诱发电位
鸽上纹状体神经元对桡神经和坐骨神经传入冲动的反应
1992年
在61只家鸽上纹状体中,用玻璃微电极共记录到138个对电刺激桡神经和坐骨神经发生反应的单位.根据诱发反应放电型式,可分为三类:①单个或短串放电反应.②长串放电反应.③抑制性反应.其中①类细胞有116个.上纹状体神经元对躯体神经刺激反应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多数桡神经传入的诱发反应具有长潜伏期特征.结合解剖学资料对潜伏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短潜伏期反应可能是由DIVA-Wulst通路直接传入引起,长潜伏期反应可能是经DLP-NI/NC-Wulst通路间接传入引起.
邓超王彬
关键词:上纹状体桡神经坐骨神经
家鸽上纹状体视神经元对光刺激的反应特征
1992年
据文献报道,鸟类端脑有可能存在三个视觉代表区,上纹状体视区(Visual area in hyperstriatum)是其中之一。迄今虽在解剖学、生理学方面对上纹状体视区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有关视神经元对光刺激的反应特征却尚未见报道。本工作就家鸽上纹状体视神经元对光刺激的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
邓超王彬
关键词:上纹状体光刺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