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明亮
- 作品数:28 被引量:105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纳米雄黄干预TWEAK-NF-κB信号通路下调MRL/Ipr小鼠肾脏趋化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纳米雄黄治疗SLE(LN)具体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分别给与MRL/lpr小鼠等体积高中低剂量的纳米雄黄混悬液及生理盐水灌胃,观察了小鼠血清ANA、ds-DNA抗体、IgG、IgM的水平,及肾脏组织的TWEAK、...
- 徐卫东莫丽莎邱明亮杨柳沈晓冬喻建平
- 关键词:狼疮肾炎纳米雄黄核转录因子-ΚB
- 文献传递
- 60例过敏性紫癜肾炎相关实验检测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对6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及其他相关检查,以了解肾脏损害程度的相关感染因素及过敏原检测等指标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将6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紫癜肾Ⅰ号方加减口服及中药针剂,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2周后,分别口服紫癜肾Ⅰ号方加减及西医常规处理随诊治疗3个月,观察患儿尿微量白蛋白与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尿红细胞数的关系,过敏原与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病情轻重程度与过敏原阳性种数、尿红细胞数、抗链球菌溶血素O具有相关性,不同病情IgE分级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值与尿红细胞个数相关密切(P<0.05)。结论紫癜性肾炎的发作与过敏体质密切相关,紫癜性肾炎与链球菌感染有密切关系;尿微量白蛋白值与尿红细胞个数有密切相关,随尿红细胞个数的增多,尿微量白蛋白值也会增大。
- 喻闽凤朱卫娜占科邱明亮刘英
- 关键词:紫癜肾炎过敏原检测儿童
- 吡非尼酮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3例报告
- 本文报道3例吡非尼酮治疗结缔组织病(CTD)相关肺间质病变(ILD)的病例.3例患者分别患有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经肺功能检查及肺部高分辨CT证实存在ILD,均经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
- 邱明亮
-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吡非尼酮肺功能检查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析雷公藤治疗硬皮病的主要单体成分及作用机制
- 2025年
-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对雷公藤治疗硬皮病(sytemic sclerosis,SSc)单体成分及蛋白靶点进行预测及分析,并通过动物实验探究雷公藤对硬皮病(sytemic sclerosis,SSc)产生治疗效果的主要单体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依托TCMSP、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SEA)平台查找并筛出雷公藤所包含的化学成分及靶点;在TTD、GeneCards、DisGeNET信息库中搜索SSc相关联的基因靶点;利用Venny平台整合雷公藤治疗SSc的潜在靶点;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借助Cytoscape 3.8.0软件筛选出雷公藤治疗SSc的主要单体成分和核心作用靶点;将雷公藤治疗SSc的靶点导入Metascape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用AutoDock Vina对雷公藤主要单体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HE和Masson染色观察雷公藤主要单体成分对SSc小鼠皮肤和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western blot,WB)雷公藤主要单体成分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细胞肿瘤抗原P53(P53)、前列腺素G/H合成酶2(prostaglandin G/H sgnthase 2,PTGS2)靶点的调控作用。结果共得到雷公藤51个化学活性成分,SSc相关靶点1627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65个,雷公藤治疗SSc的主要单体成分为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L),关键核心靶点为P53、PTGS2、VEGFA;KEGG通路分析表明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调控癌症通路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改善炎症及免疫微环境,达到抗SSc的作用。分子对接验证表明雷公藤甲素与核心靶点P53、PTGS2、VEGFA的对接结合活性较高;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甲素可明显改善小鼠炎症和纤维化症状、下调P53、PTGS2、VEGFA的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雷公藤治疗SSc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
- 熊佳丽邱明亮吴淑妹刘鑫桂光亚胡晓凤朱绚绚张琦
- 关键词:硬皮病雷公藤雷公藤甲素网络药理学
- 基于UHPLC-QE-MS及网络药理学探讨固本化湿降脂汤调控肥胖大鼠进食机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固本化湿降脂汤(由参苓白术散化裁)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大鼠进食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E-MS)联用技术确定固本化湿降脂汤的入血成分;利用相关数据库查询入血成分的作用靶点;借助metascape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及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建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连续灌胃给药4周,并观察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的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下丘脑中阿黑皮素原(POMC)、刺鼠相关蛋白(AgRP)两个蛋白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大鼠瘦素(Leptin,LEP)、大鼠脂肪素(Apelin)、大鼠脂联素(ADP)和大鼠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以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结果鉴定出31个固本化湿降脂汤的入血成分,获得591个预测靶点,核心靶点是IL6、EGFR、ESR1,涉及AGE-RAGE、HIF-1、乙型肝炎、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体内实验:与模型组比较,固本化湿降脂汤组大鼠下丘脑中POMC抑制食欲蛋白表达升高(P<0.001),AgRP促食欲蛋白表达降低(P<0.05);血清中ADP含量有所升高(P<0.01),LEP、Apelin、FFA含量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炎症因子含量都有所降低(P<0.05,P<0.01,P<0.001)。结论固本化湿降脂汤可通过肠-脑轴来影响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大鼠进食机制,发挥其治疗作用。
- 易菲李淑豪易玉柳周丽苏丹王万春严张仁邱明亮曾晶晶陈浩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
- 国医大师洪广祥“气阳学说”在肺间质纤维化诊治中的微观体现被引量:3
- 2023年
- 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创新构建“气阳学说”体系,本课题组基于此提出“全程温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文章结合近年来基础研究发现,将“全程温法”“温肺化纤汤”“肺间充质干细胞”“线粒体”“外泌体”“肺间质纤维化”串联成完整的理论回路,旨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去阐释“气阳学说”宏观体系指导下的肺间质纤维化诊治微观体现。
- 柯诗文朱国双莫丽莎邱明亮吴泽南刘良徛
-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
- 热敏点三伏贴防治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19例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热敏点三伏贴防治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三伏贴治疗的60例寒湿痹阻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点治疗组、传统穴治疗组、模拟贴对照组,热敏点治疗组在热敏点给予三伏贴贴敷,传统穴治疗组在传统穴采用三伏贴贴敷,模拟贴对照组在热敏点处予模拟贴贴敷,3组均于夏季三伏天贴敷治疗3次,共治疗1年,于贴敷治疗前后观察中医证候及膝关节严重指数的改善。结果总有效率方面,热敏点治疗组优于模拟贴对照组(P<0.05);膝骨性关节炎严重指数方面,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热敏点三伏贴穴位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学相关症状。
- 邱明亮朱卫娜盛励喻建平魏明
- 关键词:三伏贴骨性关节炎痹证
- 热敏点三伏贴防治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 目的 观察热敏点三伏贴防治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三伏贴治疗的60例寒湿痹阻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点...
- 邱明亮朱卫娜盛励喻建平
- 基于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探讨温肺化纤颗粒对肺纤维化模型小鼠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温肺化纤颗粒治疗肺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温肺化纤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通过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构建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温肺化纤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给予温肺化纤颗粒混悬液2.925、5.85和11.7 g/(kg·d)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0.1 ml/10 g灌胃,连续28天。末次灌胃24h后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肺组织克老素(Klotho)、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Klotho、GRP78、CHOP、B淋巴细胞瘤2相关X (Bax)、B淋巴细胞瘤2 (Bcl-2)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TGF-β1、α-SMA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脏病理切片显示肺泡间隔增厚、病变区肺泡结构受到破坏,可见明显的蓝色胶原纤维沉积。肺组织中TGF-β1、α-SMA、GRP78、CHOP mRNA表达明显升高,Klotho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TGF-β1、α-SMA、GRP78、CHOP、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Klotho、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肺化纤颗粒各剂量组小鼠肺脏损伤减轻、肺泡间隔稍增厚、病变肺泡结构破坏减轻,小鼠肺脏中蓝色胶原纤维沉积减少,肺组织中TGF-β1、α-SMA、GRP78、CHOP mRNA表达明显降低,Klotho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温肺化纤颗粒中、高剂量组GRP78、CHOP、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温肺化纤颗粒各剂量组Klotho、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温肺化纤颗粒低、高剂量组比较,温肺化纤颗粒中剂量组蓝色胶原纤维沉积最少,α-SMA、GRP78、CHOP mRNA降低,Klotho mRNA表达升高,Bax、GRP78、CHOP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温肺化纤
- 朱国双邱明亮柯诗文李少峰莫丽莎徐磊刘良徛
- 关键词:肺纤维化内质网应激上皮间质转化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将54例SLE患者辨证分为热毒炽盛、阴虚内热、肝肾阴虚、脾肾阳虚4个证型,计算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检测抗核抗体谱、补体C3/C4、血沉、C反应蛋白、血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及生化常规指标,并分析其相互间的关系。结果:热毒炽盛、阴虚内热、肝肾阴虚、脾肾阳虚4个证型患者在抗核抗体谱、补体水平、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脾肾阳虚型24小时尿蛋白高于其他证型(P<0.05);热毒炽盛型、脾肾阳虚型的SLEDAI积分高于肝肾阴虚、阴虚内热型(P<0.05);脾肾阳虚型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阴虚内热组(P<0.05);脾肾阳虚型总胆固醇高于其他三型(P<0.05)。结论:SLE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为SLE临床证型的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 莫丽莎朱卫娜何露露丁宇康徐卫东喻建平邱明亮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