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长春

作品数:155 被引量:701H指数:12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3篇医药卫生
  • 12篇生物学

主题

  • 82篇基因
  • 57篇多态
  • 56篇多态性
  • 48篇血压
  • 48篇高血压
  • 33篇基因多态性
  • 32篇血管
  • 30篇原发性
  • 28篇血管紧张
  • 28篇血管紧张素
  • 28篇原发性高血压
  • 28篇紧张素
  • 19篇汉族
  • 15篇维吾尔族
  • 14篇血管紧张素转...
  • 14篇糖尿
  • 14篇糖尿病
  • 14篇蒙古族
  • 14篇古族
  • 13篇易感

机构

  • 7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7篇中国医学科学...
  • 27篇新疆医科大学...
  • 20篇齐齐哈尔医学...
  • 18篇中国医学科学...
  • 17篇北京协和医院
  • 10篇北京市房山区...
  • 9篇苏州大学
  • 9篇新疆医科大学
  • 7篇西藏自治区人...
  • 6篇哈尔滨医科大...
  • 6篇通辽市疾病预...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 4篇中国协和医科...
  • 4篇北京市结核病...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西藏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54篇邱长春
  • 30篇程祖亨
  • 28篇周文郁
  • 26篇朱席琳
  • 14篇刘怡雯
  • 12篇陈凤辉
  • 11篇许群
  • 11篇侯淑琴
  • 10篇佟伟军
  • 10篇张永红
  • 9篇刘英
  • 9篇李静平
  • 9篇方鸣武
  • 9篇牛文全
  • 7篇宋长兴
  • 6篇顾明亮
  • 6篇李雪岩
  • 6篇卓玛次仁
  • 5篇林耀广
  • 5篇庄兰平

传媒

  • 26篇基础医学与临...
  • 17篇中国医学科学...
  • 17篇医学研究杂志
  • 9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中华医学遗传...
  • 6篇中国公共卫生
  • 5篇中华内科杂志
  • 4篇中华结核和呼...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C...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实用肿瘤学杂...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北京医学
  • 2篇生理通讯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与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位点M235T、A-6G、A-20C及其单倍型(M235T-A-6GA-20C)与中国部分原发性高血压(EH)高发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EH易感性的关系,比较AGT对不同民族人群EH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判定基因型,采用Haploview软件进行单倍型分布分析。结果哈萨克族EH组-6G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42.34%vs 36.98%,P=0.009)。藏族EH组20C分布显著低于对照组(18.17%vs 23.19%,P=0.038)。哈萨克族EH组M-A-A的分布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8.16%vs 47.50%,P=0.001),而EH组M-G-A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6.20%vs 8.61%,P=0.000)。藏族EH组T-A-A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1.89%vs 64.15%,P=0.006)。结论 AGT多态性与EH的相关性具有显著的种族异质性,M235T、A-6G、A-20C与中国蒙古族EH发病风险无关,-6G与哈萨克族EH易感性升高相关,而20A可能降低藏族EH的发病风险;单倍型M-G-A和T-A-A可能分别与哈萨克族和藏族EH易感性升高相关,而M-A-A可能是哈萨克族抗EH的保护性因素。
牛淑冬卓玛次仁张彬崔超英格桑罗布边巴朱鹏程张明涛佟伟军孙玉晶岑维浚李静平邱长春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基因多态性单倍型中国少数民族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自然长寿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自然长寿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 ,检测百岁组 (≥ 10 0岁 ) 4 2名、90岁组 ( 90 99岁 ) 10 2名、老年组 ( 6 5 70岁 ) 70名老人的ACE基因I/D多态性。以 5 3例 6 5 70岁自然死亡人群为对照。结果 百岁组ACE基因I/D多态基因型D/D、D/I、I/I频率分别为 2 8 6 %、30 9%和 4 0 5 % ,其D和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4 4 %和 5 6 %。百岁组D/D基因型频率和D型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老年组、对照组 (P <0 0 5、0 0 1) ,与 90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0 0 5 )。结论 初步表明 ,在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 ,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个体寿命密切相关 。
玛依拉.吾甫尔方鸣武程祖亨邱长春
关键词:ACE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老年新疆维吾尔族应考
人白细胞抗原DQB_1 5'-调控区序列与I型糖尿病的关联被引量:2
2000年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PCR/SSCP 和克隆测序等方法比较分析汉族1-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者HLA-DQB 1 5'-调控区多态性。结果显示携带不同等位基因的患者与对照者DQB 1 5'-调控区y s box 核苷酸序列相同,且与白种人基因结构一致;y box 核苷酸序列存在二种结构,CCTAGAGACAGATT 序列常常与DQB 1 *0302 等位基因在同一单倍型;转录起始位点至y box 间-44 至-61 位存在多态性,-59 至-61 位AAG等位基因可能与1-型糖尿病易感相关联,在2 例携带DQB 1 *0601 等位基因患者的-131 至-128 位间发现CACCACA A 单个碱基取代突变。表明HLA-DQB 1 基因5'-调控区主要作用元件旁侧核苷酸变异可能参与1-型糖尿病的病因学。
宋长兴邱长春胡秀玲朱席琳戴月刘忠泉时广利周文郁
关键词:人白细胞抗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缺失纯合型与糖尿病肾病相关联被引量:12
2000年
应用PCR 扩增方法检测203 例NIDDM 患者和165 例正常对照者血管紧张素(ACE)基因的16 内含子中287bp 片段缺失/插入多态性。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组ACE 基因缺失纯合型(DD)频率明显高于非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1;DD 缺失纯合型患者肾病进展速度明显快于缺失/插入(DI)杂合型及插入/插入(II)纯合型糖尿病患者,P<0.01。表明ACE 基因缺失纯合型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可作为NIDDM 肾病发生发展的有效预测指标。
陈素杰周哲陈孟芝徐茜董瑞琴杨晓娟邱长春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糖尿病肾病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DQB1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34
2002年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DQA1, DQB1基因多态性与我国北方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相关及连锁关系。方法 采用引物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了 12 5例无血缘关系的长期居住在北京及其附近地区的汉族哮喘患者和 12个哮喘家系成员 183例及 96名健康个体HLA DQA1, DQB1基因型 ;用放射变应原吸附法测定哮喘患者血清总IgE(TigE)、常见过敏原特异性IgE (户尘螨d1,粉尘螨d2 ) ,并进行了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乙酰甲胆碱 (Mch)气道激发试验。结果 HLA DQA1 0 10 4基因和HLA DQB1 0 2 0 1基因频率在哮喘组 (分别为 0 2 0 4 ,0 2 84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分别为 0 0 89,0 0 96 ;P <0 0 1) ,优势比 (OR)分别为 3 2 0 3(95 %CI 1 6 99~ 6 0 37)和 5 32 8(95 %CI 2 883 9 84 9)。相反 ,HLA DQA1 0 30 1基因和HLA DQB1 0 30 1基因频率在哮喘组 (0 14 8,0 2 0 )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0 2 5 ,0 2 82 ;P <0 0 1,P <0 0 5 )。HLA DQA1 0 10 4基因与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显示P <0 0 5 ,OR为 5 0 94 2 (95 %CI1 2 2 5 2~ 2 1 1813)。HLA DQA1 0 10 4基因和HLA DQB1 0 2 0 1基因与特应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183,0 2 89,P <0 0 1;而HLA1 DQA 0 30
高金明林耀广邱长春刘怡雯马毅高君刘英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DQA1DQB1基因多态性遗传易感性汉族
多基因疾病相关基因定位的研究策略被引量:9
2003年
多基因疾病既是影响世界上多数人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长期困惑广大科研人员的难题之一。对多篇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比较的结果说明:研究样本、遗传标记的选择和遗传统计方法是多基因疾病研究中必须优先考虑的三个方面,它直接决定了实验设计的可能性和结果的合理性。其中,样本的选择尤为重要,不同群体的样本在多基因疾病相关基因定位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同,有的适合于疾病相关基因初步定位,有的适合于精细定位和疾病的群体关联分析。遗传标记的选择和遗传统计方法是由实验目的、样本特点和资料的完整情况等决定的。对不同的统计结果应采用适当的标准,以排除假阳性。
刘天承邱长春周文郁
关键词:多基因疾病基因定位
脑卒中患者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研究被引量:6
1997年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鉴定54例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和85例正常对照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第16内含于中287bP片段的插入/缺失多态性。结果表明:(1)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ACE插入纯合型基因(I/I)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46%vs29%,P<0.05);而插入/缺失杂合型基因频率较对照组降低(8%vs48%,P<0.05)。(2)6%携带ACE插入纯合基因型的脑卒中患者,脑CT显示为多发性脑腔陈梗塞。结果提示,ACE插入纯合基因型可能与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易感性相关联。
郝景华刘怡雯周文郁朱席琳朱克吴卫平王健军邱长春
关键词:中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
血管紧张素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北京房山地区汉族人群脑卒中的易感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63例脑出血患者、713例脑梗死患者和235例正常对照组ACE基因的插入/缺失多态性,观察DD、ID、Ⅱ基因型频率及其等位D、I基因频率,以及其与血糖、血脂水平的联系。结果房山地区汉族人群脑出血组、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较,3组的DD、ID、II基因型频率和D、I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ID、II基因型的脑出血患者和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D基因型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D基因型脑梗死患者的三酰甘油水平、ID型脑出血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结论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不是脑出血和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可能影响人血糖、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的水平。
李峰窦会东肖占森赵润田陈廓陶晓明孙玉晶侯淑琴邱长春
关键词:脑出血脑梗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
藏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易感基因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发现并鉴定与藏族高血压关联的遗传变异。方法结合高通量芯片分析和高效DNA混合池策略的SNP-Ma P方法,对藏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与藏族正常对照进行了全基因扫描。筛选出有显著差异的位点后,用直接测序和PCR-RFLP的方法,进行群体验证,鉴定出各个基因型和相应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在全基因组的遗传标记中,5个标签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9.2×10-8)。用直接测序和PCR-RFLP的方法进行群体验证,发现rs17136827和rs1866525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两组间均无差异;rs9865108、rs12541835和rs4547758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显著,携带C等位基因个体具有较高的EH发病风险。结论证实affymetrix Human SNP芯片和高效混合池策略结合的SNP-Ma P能够有效地大范围分析人类EH易感基因。rs9865108、rs12541835和rs4547758与藏族EH易感相关。
李广平张红心邱长春
关键词:基因芯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
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和-DQB1基因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和DQB1(humanleukocyteantigenDQA1andDQB1,HLADQA1andDQB1)基因与沃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syndrome,VKH)遗传易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chainreactionsequencespecificprimer,PCRSSP)及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检测70例汉族VKH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者的HLADQA1及DQB1等位基因型别。结果VKH组,DQA10301及DQB10401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Pc<107),相对危险性(RR)分别为16.47及88.00;其两组单倍型DQA10301DQB10401的频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78.6%,4.0%;Pc<107,RR=8800);在15例DQA10301DQB10401单倍型为阴性的VKH患者中,DQA1010?
刘勤张美芬邱长春邱长春
关键词:VKH综合征小柳-原田DQA1DQB1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