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新 作品数:15 被引量:95 H指数:6 供职机构: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血浆置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疗法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通过观察临床效果,检测血浆中免疫球蛋白、补体含量,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痊愈5例,显效10例,有效7例,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含量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较轻。结论:血浆置换术是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安全有效的方法。 孙顺成 郑建新 李兰霞关键词:血浆置换 格林巴利综合征 依达拉奉联合黄体酮对衰老脑出血小鼠模型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黄体酮(progesterone)对衰老脑出血小鼠模型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及其机制。方法140只雄性小鼠(20~22月龄)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和黄体酮联合用药组(联合组),每组35只。采用脑部纹状体内注射胶原酶的方法建立小鼠的脑出血模型,依达拉奉组于术后2 h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 mg/kg,2次/d;联合组在依达拉奉组基础上腹腔注射黄体酮8 mg/kg,1次/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未建模)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4组均连续给药14 d。给药14 d后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各组小鼠神经损伤严重程度,并测定小鼠脑组织含水量及脑损伤体积,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mNSS、脑组织含水量最高,假手术组mNSS、脑组织含水量最低,联合组mNSS、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低于依达拉奉组和模型组(P<0.01)。联合组脑组织肿胀率、脑损伤体积显著低于依达拉奉组和模型组[(6.56±2.26)%、(2.04±0.62)mm^3vs(10.34±3.28)%、(3.19±0.70)mm^3和(14.56±4.26)%、(3.84±0.72)mm^3,P<0.05]。假手术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最高,模型组丙二醛、活性氧、白细胞介素6(IL-6)、TNF-α水平最高,依达拉奉组丙二醛、活性氧、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联合组,SOD显著低于联合组(P<0.05)。与依达拉奉组比较,假手术组、模型组PI3K、Akt、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水平显著降低,NF-κB、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水平显著增高,联合组PI3K、Akt、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水平显著增高,NF-κB、Caspase-9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联合组比较,假手术组、依达拉奉组、模型组PI3K、Akt、p-PI3K、p-Akt水平降低,NF-κB、Caspase-9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郑建新 王爽 凌会敏 王洵关键词:孕酮 脑出血 白细胞介素6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 solitary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价solitary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solitaryAB支架取栓治疗,比较两组的血管再通率和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litary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血管再通率高,安全性高。 郑建新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尿激酶静脉溶栓 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7-01~2008-12在漯河医专二附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51例脑梗死患者,依据病情是否进展分为进展组(n=98)与非进展组(n=253),从非进展组中随机抽取9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体温、血压、白细胞、血糖等,同时调查年龄、性别、吸烟、酗酒、糖尿病史等其他危险因素并比较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温、糖尿病史、高血压史、血压降低、高血脂、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糖及同型半胱氨酸增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进展性脑梗死的显著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血压降低、血脂、体温、白细胞、C-反应蛋白及血糖增高可能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进展性脑梗死与高血压史、血压降低、血脂、体温、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增高和糖尿病有关,控制炎症、血糖、体温、血脂,避免盲目降压可以减少进展性脑梗死。 刘国锋 徐文俭 郑建新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 LOGISTIC回归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32例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提高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特点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186例SAH中首诊误诊的3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分析误诊原因,诊断体会。结果:32例中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例,高血压性头痛6例,血管性头痛5例,脑出血4例,脑动脉硬化症3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癫痫2例,心衰及急性胃肠炎各1例。结论:提高对SAH不典型临床表现的认识,对有头痛、呕吐、突发眩晕、意识障碍、精神障碍、癫痫发作等症状的患者要考虑有SAH的可能,对可疑SAH的患者要及时作CT及腰穿检查确诊,以减少误诊。 孙顺成 刘国锋 郑建新关键词:误诊 一种粉刺治疗吸取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刺治疗吸取器,包括管筒,所述管筒的内部右侧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管筒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环套,所述密封板的内部中心处贯穿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内侧安装有活塞盘,所述插嘴贯穿吸嘴,所述吸嘴的外侧套接有前... 陈敏 安超 郑建新 邓莹沛 陈超文献传递 不同血管再通方法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2023年 目的比较静脉溶栓、机械取栓及桥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静脉溶栓组30例,机械取栓组25例,静脉溶栓桥接组23例。分别对各组治疗前、治疗后24 h、治疗后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进行比较,评估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机械取栓组、桥接治疗组治疗后24 h、14 d 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机械取栓组、桥接治疗组NIHSS评分均低于静脉溶栓组(P<0.05),而机械取栓组和桥接组治疗后各时间点NIHS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桥接组、机械取栓组90 d后mRS评分明显低于静脉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桥接组与机械取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溶栓、机械取栓或桥接治疗,均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改善,采用机械取栓、桥接治疗对神经功能改善时间较早,远期预后较好。 郑建新 张帅杰 孙伟力关键词:静脉溶栓 机械取栓 临床兼职教师开展课程说课的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课程说课在临床兼职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6名临床兼职教师进行说课技巧培训及系列说课实践,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评价表,在说课前后进行说课效果评价调查。结果说课后在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应用、教案书写、课堂控制、教学研究等方面,兼职教师自评得分高于说课前(P<0.01或P<0.05)。学生对临床兼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满意度高于说课前(P<0.05)。结论课程说课能有效提高临床兼职教师综合教学能力及兼职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 孙顺成 郑建新关键词:课程说课 教学能力 全量抗凝联合扩容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措施,从而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预后。方法 12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凝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6000U,皮下注射,2次/d;治疗组在抗凝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右旋糖苷针500mL静滴,1次/d,连用14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d、14d观察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1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抗凝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与抗凝组、对照组(P<0.05或P<0.01);抗凝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量抗凝联合扩容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郑建新 柴艳萍 孙顺成关键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抗凝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伴有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伴有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科诊治的86例伴有HMCAS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分为溶栓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其近远期预后的差异。结果 溶栓组90d的预后不良发生率、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复发率、病死率、出血转化率以及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等因素与伴有HMCAS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不良预后独立相关[OR=1.89,95%CI(1.92,6.82),P=0.024]。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伴HMCAS急性脑梗死病人能显著改善其90d的NHISS评分,降低不良预后发生率,同时不增加出血转化风险。 郑建新 王洵 王丹杰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