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冠脉
  • 1篇胆固醇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颤动患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室
  • 1篇心室功能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事件
  • 1篇型心
  • 1篇血管
  • 1篇血管事件
  • 1篇血清

机构

  • 5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5篇涂军荣
  • 5篇李晚泉
  • 5篇郑晓东
  • 5篇方长庚
  • 5篇梁建光
  • 1篇曾小茹

传媒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以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靶标的联合降脂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以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浓度为靶标,探讨阿托伐他汀和非诺贝特联合用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网络随机分为他汀降脂组(n=100,阿托伐他汀20 mg/d)和联合降脂组(n=100,阿托伐他汀20 mg/d+非诺贝特250 mg/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12个月、24个月检测两组血清血脂浓度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on protein,hs-CRP)浓度,计算non-HDL-C变化率及达标率,并记录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联合降脂组血脂和hs-CRP浓度降低幅度明显优于他汀降脂组;达标率、斑块消退率、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2 mg/L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防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缺血性卒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事件发生上,联合降脂组明显优于他汀降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全因病死率、心脏性死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的降脂治疗较单药治疗效果更显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李晚泉方长庚涂军荣梁建光郑晓东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23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20)和对照组(n=117),对照组给予异舒吉治疗,观察组给予rh BNP治疗,比较两组气促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尿量、液体入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量、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住院时间、NT-pro BNP水平、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 BNP能有效改善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缩短气促缓解时间、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李晚泉方长庚曾小茹涂军荣郑晓东梁建光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心血管事件左心室功能
主动脉夹层内科紧急救治及临床路径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内科治疗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紧急诊疗方案,为挽救患者生命提供更好的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并了解这些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经治疗30 min内,血压及心率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入院6 h内,患者收缩压均达到100~110 mm Hg标准,心率均达到60~75/min标准。住院期间8例患者因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猝死,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结论 AD因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造成漏诊、误诊,早期诊断且及时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李晚泉方长庚涂军荣梁建光郑晓东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内科治疗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按照疾病类别将收治的433例房颤患者(阵发性房颤210例,永久性房颤223例)及同期住院的452例非房颤患者的一般资料、服药情况、心脏彩超及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阵发性房颤患者、永久性房颤患者与非房颤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阵发性房颤患者及永久性房颤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径(LVEDD)、尿酸及hs-CRP均高于非房颤患者。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使用β受体阻滞剂、LVEF、LAD及尿酸、hs-CRP水平与房颤发生显著相关。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012,95%CI 1.502-2.674,P〈0.01)、LVEF(OR=2.105,95%CI 1.674-2.536,P〈0.01)及尿酸(OR=1.424,95%CI 1.071-1.777,P〈0.01)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而且随着患病年限的增加,尿酸水平也逐渐升高(R2=0.657,P〈0.01)。结论尿酸水平升高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尿酸的升高与房颤的患病年限相关。
李晚泉方长庚涂军荣郑晓东梁建光
关键词:心房颤动尿酸年龄
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经指引导管梗死相关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STEMI患者,观察组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50例),血栓抽吸后3 min内经指引导管梗死相关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500μg并植入支架,后静脉滴入替罗非班[0.1μg/(kg·min)]12 h;对照组为单纯血栓抽吸组(50例)。观察两组术前TIMI血流分级、MBG分级,术后TIMI血流分级及MBG分级增加值、手术时间以及ST段完全回落率、CK-MB和TnT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临床终点事件和出血事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及MBG分级增加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PCI治疗后16 h及3个月超声心动图LVE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K-MB和TNT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临床终点事件总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出血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经指引导管在梗死相关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心肌灌注,安全有效。
李晚泉方长庚涂军荣梁建光郑晓东
关键词: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血栓抽吸替罗非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