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郜冬萍

作品数:1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学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文学
  • 3篇记忆
  • 3篇传承
  • 2篇端午
  • 2篇性别观念
  • 2篇水浒
  • 2篇族群认同
  • 2篇历史记忆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情操
  • 1篇端午节
  • 1篇心理
  • 1篇叙事
  • 1篇叙事诗
  • 1篇学术定位
  • 1篇阴阳
  • 1篇阴阳观
  • 1篇阴阳观念
  • 1篇月亮
  • 1篇月亮神话

机构

  • 12篇河南大学
  • 4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7篇郜冬萍

传媒

  • 2篇黄河科技大学...
  • 2篇黄河文明与可...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甘肃民族研究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焦作师范高等...
  • 1篇中国土族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6
  • 2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宋元话本中的东京想象与记忆
2017年
话本小说中的东京想象与记忆是凭借文字而展开的。从作为话本故事场景呈现的纪念碑性实物记忆,到象征皇权、选拔人才和多种狂欢式节日等政治精神文化记忆,再到追求前途的士子、发迹变泰的下民、乐善好施的商贾、司法公正的清官、辛酸悲戚的歌妓等市民日常生活记忆,话本小说中的东京承载了远比地理空间丰富得多的政治、精神文化及各种类型人的活动,呈现出多维的特性,此特性不仅极大地影响了话本小说对东京的书写,激发了小说叙事的多样性,而且塑造出东京意象,这个东京意象是阅读群体在阅读话本小说时共享的精神记忆和文化生活。
郜冬萍
关键词:宋元话本
从《水浒传》看宋代的酒肆文化
2015年
文章借助《水浒传》等文学作品中对酒肆文化的表现,即酒肆是造反的空间、杀人掠货的空间、彰显神武的空间、结拜聚义的空间等,是诗人排解愤懑的空间、词人消散忧愁的空间,通过文史互证的方法,对宋代酒肆文化的特点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宋代饮酒之风兴盛,具体表现为酒肆数量多,美酒种类多,饮酒的全民参与性。酒具有特殊功能,即社交媒介的功能和激发人的才能超常发挥的功能。这些特点,使英雄造反的勇气、杀人掠货的胆魄、英雄的神勇、英雄聚义结拜的豪情、诗人的愤懑、词人的忧愁成为宋代酒肆重要的文化属性。
郜冬萍
关键词:《水浒传》
灾害与文学:1938年黄河水灾对《黄河东流去》创作的影响
2018年
灾难是人性炼狱、心灵熔炉,在灾难中,人类的情感和精神都集中到一点,极具爆发力和震撼力,它能逼出很多常态生活下看不到的东西。文学是人学,灾难时期的文学最大的意义,即是为这一特定时期人类的情感积累人文经验、留存创伤记忆。从作家李准对灾难的体验、理解和感悟三方面,解释灾难、灾害在一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影响,小说作者又如何把灾难揉进小说,是探究《黄河东流去》的必经之路。
郜冬萍
关键词:感悟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以开封犹太人后裔为例
郜冬萍
维吾尔族叙事诗《帕塔姆汗》的结构模式试析
2005年
西北民族叙事诗的结构模式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笔者有兴对维吾尔族叙事诗《帕塔姆汗》的结构模式进行试探,从中体会到维吾尔族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此诗生动曲折地讲述了善良的库尔班与美丽的奴尔曼相爱而被残暴的国王尤奴斯汗拆散的故事。帕塔姆汗在领导老百姓推翻王权的过程中与库尔班相识、相爱,在举行婚礼的时候,奴尔曼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帕塔姆汗成全了这对离散的夫妻。
郜冬萍
关键词:维吾尔族叙事诗民族特色道德情操社会生活老百姓
端午节传承中的现代性因素被引量:1
2013年
依据当代社会学关于传统—现代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从现代性视角重新认识端午节俗在当下的存在状态:一是传统视角下端午节俗中屈原传说和龙舟竞渡的存在状况;二是在此两项民俗事象的文化表述中存在的"政治惊扰"因素。社会学叙事中的端午节俗存在着"传统发明"和"政治惊扰"的深刻思辨关系,政治因素不断发觉、发明、再塑传统,而传统不断被现代援引、借用,并嵌入到现代政治元素构成中,体现了传统—现代转换中端午节习俗的连续性。
郜冬萍
关键词:端午节传承
他观与自观:20世纪中国评书(评话)的研究者和评书家被引量:2
2021年
20世纪的评书(评话)研究,有从他观角度侧重文本研究的专家学者,有从自观角度侧重实践的对评书家的研究。本文以对评书研究具有开拓意义的陈汝衡为代表详加阐释,评书家则从20世纪30年代始以有典型意义人物的学术诉求为线索。通过对此过程的阐述和分析,希望对未来的评书研究提出展望。
郜冬萍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以开封犹太人后裔为例
引言人们对于一个民族或族群的观察、描述,往往脱离不了"体质与文化特征"。也就是说,我们常常由一个人的体质特征,如肤色、发色、高矮等,以及文化特征,如语言、服饰、发式、刺青、宗教、风俗习惯等,来判断他的族群身份。历史上犹太...
郜冬萍
文献传递
水浒文化符号的意义阐释
本文以水浒文化符号作为研究对象,对梁山和宋江、武松故事具体符号的意义生产进行阐释,从下、上、中三个层次,借助结构主义、民俗学、文化学等方法阐释了它们的意义,透视了水浒文化符号形式的意义层面、符号理解的解释层面和符号运用的...
郜冬萍
关键词:水浒文化符号政治话语审美心理
“民间文学”与“俗文学”的交融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依据文学"三分法"(雅文学、俗文学、民间文学)的思想观念,从"民间文学"与"俗文学"的概念、特质、研究方式三方面,具体描述和分析了两学科的重合和差异之处,发现两学科无论在研究对象还是研究范围等方面都存在含混不清之处。通过对两学科重合和差异处的具体描述和详细分析,重新思考当代语境下两学科如何借助其他视角和理论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和深度。
郜冬萍
关键词:特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