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9例卵巢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 2004年
- 本文分析了 2 5 9例卵巢肿瘤患者的病理资料 ,旨在对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 连晓宏郝焕峰孙荣莉
- 关键词:卵巢肿瘤病理学腹腔化疗
- 异位葡萄胎(输卵管葡萄胎)1例报告被引量:2
- 2007年
- 郝焕峰
- 关键词:输卵管葡萄胎异位葡萄胎血Β-HCG子宫后位月经正常早孕反应
- 新辅助化疗加放疗在宫颈癌ⅠB2~ⅡB期的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探讨术前不同治疗方法对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2年1月至2006年2月收的42例ⅠB2~ⅡB期宫颈癌,对术前同步放、化疗组即新辅助化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组15例,新辅助化疗组11例,腔内后装放疗组16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①术前同步放、化疗组与新辅助化疗组、腔内后装放疗组对比,临床总有效率为75.0%.各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手术切除率100%;②宫颈癌患者经各组治疗后肿瘤直径较治疗前相比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新辅助化疗及术前同步放、化疗可减少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及宫旁血管癌栓的发生率,各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比较,X2=1.36,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术前同步放、化疗可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成为治疗该病的一种新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石慧敏郝焕峰
-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宫颈肿瘤
- 应用真核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蛋白检测宫颈癌患者相应抗体的研究
- 郝焕峰张秀萍高永花孙秀芹刘惠喜
- 本研究为自选项目,其应用领域为妇科肿瘤临床基础研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应用免疫学检测和预防宫颈癌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ELISA法和TS-PCR技术联合检测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L1相...
- 关键词:
- 关键词:真核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
- CA-125水平测定与卵巢肿瘤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关系
- 2006年
-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CA-125水平与临床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3例卵巢肿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彩色超声检查、手术所见、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35U/ml者5例,35—100U/ml者5例;41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35U/ml者5例,35—100U/ml者10例,100—500U/ml者11例,〉500U/ml者15例。经统计学分析,卵巢肿瘤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与卵巢肿瘤的性质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清CA-125水平测定与卵巢肿瘤的性质、大小、瘤体血供、预后及治疗效果关系密切。与彩色超声检查等影像学配合检查有助于提高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率。
- 郝焕峰
- 关键词:CA-125卵巢肿瘤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妇科疾病被引量:3
- 1996年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主要可引起女性生殖道上皮的增生性病变,可为良性疣状病损和/或癌肿。研究发现感染后发病与否及危险程度主要与其类型不同有关,本文综述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某些妇科疾病的作用及免疫分子生物学检测方面的研究。
- 郝焕峰
- 关键词:生殖器疾病女性乳头状瘤病毒病因学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研究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效果。方法 :口服米非司酮 12 .5 mg,每日一次 ,连续 3个月为 1疗程。结果 :口服米非司酮可引起闭经 ,贫血得以纠正 ,痛经消失 ,子宫体积明显缩小。部分围绝经期妇女可致绝经。年轻患者停药后可复发 ,继续服药仍有效。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安全、有效。
- 王新勇孙秀芹郝焕峰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米非司酮药物治疗
- 输精管可复性注射栓堵817例回顾分析与体会
- 2003年
- 男性节育避孕措施方法简单,创伤小,适应范围广,是计划生育技术的主要项目之一。探索简单方便,创伤轻微和并发症少的男性节育方法是生育调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的热点。输精管可复性注射栓堵法(以下简称栓堵法)[1]具有创伤轻微、可复通、操作简单等优点,深受受术者的欢迎。本文回颐分析了817例栓堵法受术者的术后短期、长期随访观察情况及并发症处理。体会如下:
- 郝焕峰刘金喜
- 关键词:节育效果手术方法
- 64例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及抗体检测资料分析
- 1998年
- 64例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及抗体检测资料分析郝焕峰1刘惠喜2黄惠玲3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发现,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分析了64例宫颈癌患者的部分发病相关临床资料,结合人乳头瘤病毒(HPV)血清抗体检测,宫颈癌的预防和超早期诊断的可行...
- 郝焕峰刘惠喜黄惠玲
- 关键词:宫颈癌病因抗体
- 真核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型L_1蛋白在检测宫颈癌患者相应抗体的应用
- 1998年
- 用真核表达HPV16L1蛋白为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64例宫颈癌患者血清和阴道分泌物的相应抗体,并用型特异性聚合酶键反应检测宫颈癌组织HPV16L1基因。结果:宫颈癌组血清HPV16L1抗体阳性年64.1%,对照组20.8%;宫颈癌组阴道分泌物HPV16L1抗体阳性率64.1%,对照组25%;宫颈癌组HPV16L1基因检出率为42.2%,对照组10%。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患者有明显免疫反应,全身和局部无明显差异,真核表达HPV16L1蛋白可用于宫颈癌患者的抗体测定。
- 郝焕峰刘惠喜司履生曹缵孙黄惠玲
- 关键词:乳头瘤病毒子宫颈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