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如雅

作品数:21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嘉兴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5篇诱发电位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电图
  • 3篇失匹配负波
  • 3篇脑诱发电位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治疗糖尿病
  • 2篇肾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2篇糖尿病足
  • 2篇听觉
  • 2篇听觉诱发
  • 2篇听觉诱发电位
  • 2篇综合征

机构

  • 20篇嘉兴市第一医...
  • 1篇嘉兴市妇幼保...

作者

  • 20篇郭如雅
  • 11篇干正琦
  • 9篇方立曙
  • 8篇顾爱明
  • 6篇周强
  • 5篇汤胜杰
  • 5篇邵一川
  • 4篇俞丹璐
  • 2篇付伟达
  • 2篇金惠玲
  • 1篇陈峰
  • 1篇张璐琰
  • 1篇毛秋根
  • 1篇钱玉英

传媒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实用神经疾病...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1
  • 1篇199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5年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IAS)又称Hirata病,由1970年日本学者首次报道[1],是由于血中非外源性胰岛素诱导的高浓度免疫活性胰岛素(IRI)和高效价胰岛素抗体(IAA)引起的以自发性、反复发作的严重低血糖为临床特征的少见疾病[2]。临床医生对此病多缺乏充分了解,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3]。本文报道我院内分泌科中西医结合治疗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1例.
方立曙金梦祝郭如雅干正琦陈峰
关键词: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他巴唑GRAVES病胰岛素抗体中西医结合疗法
Graves病患者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方法时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组Graves病患者197例,分为初发未治疗组(n=43)、丙基硫氧嘧啶组(PTU组,n=46)、甲巯咪唑组(MMI组, n=68)和同位素碘131(I^131组,n=40),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血清,对ANCA和抗核抗体(ANA)IIF检测阳性者进一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中ANCA靶抗原,即髓过氧化酶(MPO)和抗蛋白酶3(PR3)。结果初发未治疗组IIF阳性者占4.7%(2/43),均为IIF-ANA阳性;PTU组IIF阳性者占19.6%(9/46),均为IIF-ANCA阳性;MMI组IIF阳性者占4.4%(3/68),均为IIF-ANA阳性;I131组IIF阳性者占5.0%(2/40),均为IIF-ANCA阳性。PTU组IIF-ANCA的阳性率高于初发未治疗组(P〈0.01)、MMI组(P〈0.01)和I131组(P〈0.05)。16例IIF阳性患者中3例出现血管炎相关症状,3例均识别MPO,其中1例识别PR3。结论 Graves病患者检测ANCA阳性与PTU治疗相关,Graves病患者在予PTU治疗过程中需重视ANCA的检测。
干正琦郭如雅周强方立曙邵一川汤胜杰
关键词:GRAVES病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丙基硫氧嘧啶甲巯咪唑血管炎
T_2DM患者脑诱发电位失匹配负波的变化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T2DM患者脑诱发电位失匹配负波的变化特点。方法对50例T2DM患者、40例正常人进行失匹配负波(MMN)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患者脑诱发电位的MMN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MMN是敏感的检测工具。
郭如雅顾爱明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失匹配负波
2型糖尿病足病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足病患者138例及同期住院未合并糖尿病足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143例,对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血红蛋白(Hb)、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蛋白定量、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下肢动脉病变(LEAD)、吸烟、高血压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年龄、病程、24h尿蛋白定量、Hb、合并有高血压病史、吸烟史、DPN、LEA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性别、HbA1c和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病程、DPN、LEAD、24 h尿蛋白升高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呈正相关(均P<0.05),是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高血压、吸烟、Hb、HbA1c、LDL-C与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病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年龄、病程、DPN、LEAD、24 h尿蛋白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病的独立危险因素,LEAD与糖尿病足病发生的相关性最大。
周强干正琦郭如雅邵一川方立曙汤胜杰俞丹璐
关键词:糖尿病足病
同型半胱氨酸等生化指标与糖尿病足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等生化指标与糖尿病足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137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病患者(糖尿病足组)及137例未合并糖尿病足的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足组)的年龄、性别、病程、Hcy、Hb、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肌酐(Cr)、LDL-C、血白蛋白(ALB)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Hcy、Hb A1c、Hb、Cr、AL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OR=1.156,P=0.000)及Hb A1c(OR=1.641,P=0.003)是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Hb(OR=0.976,P=0.001)是糖尿病足的保护性因素。性别(OR=1.162,P=0.569)、年龄(OR=0.989,P=0.521)、病程(OR=1.045,P=0.251)、LDL-C(OR=0.953,P=0.770)、Cr(OR=1.009,P=0.555)、ALB(OR=0.943,P=0.112)等指标未见与糖尿病足明显相关。结论 Hcy及Hb A1c是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Hb是糖尿病足的保护性因素。
周强干正琦郭如雅邵一川方立曙汤胜杰俞丹璐
关键词:糖尿病足同型半胱氨酸LOGISTIC回归分析
沙格列汀对比地特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观察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8.5%)加用沙格列汀或地特胰岛素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60例单用二甲双胍治疗12周血糖不达标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沙格列汀组与地特胰岛素组,每组30例,均治疗12周.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等的变化,记录低血糖、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沙格列汀组:(6.3 ±0.6) mmol/L比(8.8±0.7) mmol/L、(8.2±0.8) mmol/L比(13.2±1.0) mmol/L、(6.7±0.3)%比(7.9±0.5)%、(25.6±5.8) kg/m^2比(28.6±5.6) kg/m^2;地特胰岛素组:(5.0±0.4) mmol/L比(9.0±0.8) mmol/L、(10.3±1.2) mmol/L比(13.6 ± 1.1) mmol/L、(6.8±0.5)%比(8.0±0.4)%、(26.5 ± 5.6) kg/m^2比(27.5 ±5.2) 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特胰岛素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明显低于沙格列汀组,沙格列汀组治疗后餐后2h血糖、体质量指数明显低于地特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特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沙格列汀组[13.3%(4/30)比0],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沙格列汀组[3.3%(1/30)比23.3% (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格列汀和地特胰岛素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8.5%)的血糖控制均有效,沙格列汀在体质量下降、餐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好于地特胰岛素.
汤胜杰干正琦方立曙郭如雅邵一川俞丹璐周强
关键词:二甲双胍沙格列汀地特胰岛素
胺碘酮地高辛治疗心力衰竭并发房颤36例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用地高辛对心力衰竭 (心衰 )并发房颤患者的心功能、心室率的影响及转复窦性心律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随机、安慰药对照方法 ,运用彩色超声心动描记术、2 4h动态心电图、12导心电图观察心功能、心室率。结果 :胺碘酮联用地高辛对心衰并发房颤患者的心功能有很大改善 ,心室率明显下降 (P <0 .0 5 ) ,转复率 2 7.8% ,高于对照组 8.3 % (P <0 .0 1)。结论 :胺碘酮联用地高辛能使部分心衰并发房颤复律 ,减慢心室率 ,改善心功能。
毛秋根郭如雅顾爱明
关键词:胺碘酮地高辛心力衰竭房颤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代谢指标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将148例T2DM患者设为糖尿病组(DM组),并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分为三组:无肾病组55例(B组)、早期肾病组58例(C组)、临床肾病组35例(D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A组)。测定血清CRP水平,同时检测血压、体质量指数(BM I)、空腹血糖(FPG)、血脂、尿酸(UA)、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各组间CRP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DM组与A组相比,收缩压(SBP)、FPG、HOMA-I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UA升高(P<0.01或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P<0.05);D组与B组相比,SBP、UA升高(P<0.05),HDL-C降低(P<0.05);②B、C、D组CRP高于A组(P<0.01),C、D组CRP高于B组(P<0.01),D组CRP高于C组(P<0.05);③相关分析显示CRP与BM I、SBP、TG、LDL-C、HOMA-IR、UA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CRP与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相关,且随着DN进展而逐渐增高,可预测DN的进展;CRP水平升高与BM、ITG、LDL-C、UA、HOMA-IR等代谢指标密切相关,可作为T2DM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预测指标。
干正琦郭如雅周强方立曙俞丹璐汤胜杰
关键词:C-反应蛋白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代谢
T_2DM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改变特征。方法 测定88例T2DM患者的上、下肢体 的SSR改变特征;并分析与病程、糖基化血红蛋白(以下简称HbA1C)的关系。选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T2DM患者的上、 下肢SSR的异常率分别为68.5%、58.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进一步发现,病程越长,HbAIC水平越高,SSR异常率越 高。结论 T2DM患者存在着广泛的植物神经神经病变,SSR技术有助于诊断。
郭如雅干正琦金惠玲方立曙
关键词:T2DM交感神经皮肤反应下肢病程HBA1C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BR BAEP BTEP检查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瞬目反射 (BR)、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及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BTEP)三项联合检查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70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均在发病3天内行BR、BAEP、BTEP检查。结果 BR的异常率为83 % ,BAEP的异常率为64 % ,BTEP的异常率为86 %。结论 三项检查均能反映小脑及脑干的供血状况 ,提高诊断率 ,以BTEP最佳。
顾爱明郭如雅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瞬目反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RBAEP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