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都泓莲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纤维化
  • 3篇纳米粒
  • 3篇壳聚糖纳米粒
  • 3篇基因
  • 3篇肝纤维化
  • 3篇TGF-Β
  • 3篇TGF-Β1
  • 2篇质粒
  • 2篇基因重组
  • 2篇RNA干扰
  • 2篇TGF-Β1...
  • 1篇带教
  • 1篇多器官损害
  • 1篇多形
  • 1篇多形红斑
  • 1篇血清
  • 1篇乙肝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隐痛

机构

  • 9篇泸州医学院附...
  • 4篇泸州医学院

作者

  • 11篇都泓莲
  • 6篇邓存良
  • 3篇刘泽明
  • 3篇张千
  • 3篇李烨
  • 3篇蒋玉凤
  • 2篇彭颖
  • 2篇何鸿雁
  • 2篇邹永胜
  • 1篇黄永茂
  • 1篇程玲
  • 1篇钟利
  • 1篇盛云建
  • 1篇胡迎春

传媒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腮腺炎致多形红斑一例
2016年
临床资料患儿,男,9岁。因发热1周,皮疹伴腮部肿胀2天,于2013年12月27日入院。患儿1周前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4℃,伴咳嗽,2天前出现面部及躯干四肢红色斑丘疹,逐渐增多,伴瘙痒,并出现眼红,有脓性分泌物,口唇糜烂、皲裂,左侧腮部肿胀疼痛,伴脐周隐痛,无头痛、呕吐、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输液治疗无好转,遂至我院,
都泓莲刘泽明邹永胜邓存良
关键词:多形红斑腮腺炎肿胀疼痛红色斑丘疹脓性分泌物脐周隐痛
治疗肝纤维化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新进展
2013年
随着对肝纤维化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肝纤维化基因治疗,包括RNA干扰技术(RNAi)和反义技术等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纳米基因载体的研究为突破基因转移瓶颈,实现安全、高效和靶向性基因治疗带来了新希望。将RNA干扰技术和壳聚糖纳米粒相结合,有望为肝纤维化信号通路研究和治疗提供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都泓莲邓存良
关键词:肝硬化RNA干扰壳聚糖纳米粒
传染病学临床见习带教的教学体会和思考被引量:9
2016年
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手段,是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传染病学临床见习缺乏兴趣甚至产生畏惧感,传统的见习方式缺乏主动性,不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及能力素质的培养。PBL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合于传染病学见习的教学模式。本文就如何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及教学方法改革三方面进行思考,谈一些带教体会,以提高传染病见习水平。
都泓莲程玲李烨蒋玉凤
关键词:传染病学见习临床思维教学方法
93例AIDS患者并发贫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并发贫血的情况,探讨影响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93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贫血发生率及特点,对贫血与总淋巴细胞数(TLC)、血红蛋白(Hb)与清蛋白(ALB)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93例AIDS患者中有61例并发贫血,贫血发生率为65.6%,轻、中、重度贫血分别占62.3%、26.2%、11.5%,大细胞、正细胞、小细胞性贫血各占8.2%、80.3%、11.5%。61例贫血患者中,27例(44.26%)为单纯贫血者,34例(55.74%)合并其他血细胞减少。贫血发生率随TLC减少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S患者的Hb与ALB呈正相关(r=0.444,P<0.01)。结论 AIDS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较高,机会感染、免疫缺陷、营养状况与贫血发生相关。
都泓莲邹永胜刘泽明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贫血清蛋白
老年恙虫病并多器官损害1例
2015年
1病例资料 1.1临床基本资料 患者,男,70岁,因反复发热5+d于2013年10月7日就诊。患者5+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5℃,伴畏寒、寒战,伴干咳,偶有头痛,无明显乏力,无心累、气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双下肢水肿等,2+d前在当地医院"头孢西丁等"输液治疗后无缓解,
都泓莲刘泽明钟利黄永茂
关键词:恙虫病多器官损害
降钙素原在手足口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水平在手足口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8月住院的9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比较普通型组和重症组,单纯病毒感染组、合并细菌感染组和重症组的PCT水平,并分析PCT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组PCT值高于普通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中死亡病例的PCT值明显高于该组平均水平,单纯病毒感染组、合并细菌感染组和重症组三组的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PCT与白细胞计数(WBC)、乳酸脱氢酶(LDH)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与中性粒细胞数(NE)、中性粒细胞率(NE%)、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不相关(P〉0.05)。结论 PCT在鉴别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方面有一定临床价值,应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都泓莲何鸿雁李烨彭颖蒋玉凤
关键词:手足口病降钙素原细菌感染
壳聚糖-PGenesil-TGF-β1纳米粒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目的:构建并鉴定靶向大鼠TGF-β1基因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制备负载重组质粒PGenesil-TGF-β1的壳聚糖纳米粒,并研究壳聚糖-pDNA纳米粒的结构特征和性...
都泓莲
关键词:TGF-Β1基因RNA干扰基因载体壳聚糖纳米粒
文献传递
载基因PGenesil-TGF-β1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2013年
制备负载重组质粒 PGenesil-TGF-β1的壳聚糖纳米粒,并研究其结构特征和性能特点。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壳聚糖-PGenesil-TGF-β1(报告基因)纳米微粒体,通过投射电镜测定其形态、粒径;采用全光谱分光光度计测定该复合物的包封率;凝胶电泳阻滞实验分析纳米粒载体与质粒的结合能力;DNase I 消化实验观察壳聚糖纳米粒保护质粒抵抗核酸酶的能力。制备的壳聚糖-PGenesil -TGF -β1纳米粒均呈球形,微粒直径在100~200 nm 之间,平均约(127.37±19.75)nm;其包封率为(94.38±0.45)%;凝胶电泳阻滞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粒能通过静电作用有效结合质粒,将其包裹在内;DNase I 消化实验显示壳聚糖纳米粒能有效地保护质粒免受核酸酶的降解。用复凝聚法成功制得壳聚糖-PGenesil -TGF -β1纳米粒,为后续研究基因药物奠定了实验基础。
张千胡迎春都泓莲邓存良
关键词:质粒TGFRNA基因重组
靶向大鼠TGF-β1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014年
构建并鉴定靶向大鼠TGF-β1基因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为探索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提供有力工具。根据大鼠TGF-β1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2条编码shRNA的特异性寡核苷酸片段,另选通用阴性对照序列HK,将上述片段退火后分别克隆入线性化质粒载体PGenesil-1.1中,构建出含靶基因片段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TGF-β1-A、PGenesil-TGF-β1-B及PGenesil-HK,行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并采用脂质体介导法体外转染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构建的shRNA成功插入到载体,重组质粒的插入序列与设计的靶基因片段完全一致,3种重组质粒均能转染入Hela细胞表达绿色荧光。成功构建出靶向大鼠TGF-β1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为后续研究抗肝纤维化的基因药物奠定了实验基础。
都泓莲张千邓存良
关键词:肝纤维化TGF-Β1质粒基因重组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0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HBV-ACLF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好转组(48例)和未愈/恶化组(59例)。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HBV-ACLF诱因前3位分别为: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活动(占56.2%)、诱因不明(占13.1%)、乙肝病毒活动+酒精和乙肝病毒活动+劳累(均占6.5%)。各种诱因中乙肝病毒活动+丙型肝炎(丙肝)、乙肝病毒活动+艾滋病毒感染、乙肝病毒活动+药物损害诱发的肝衰竭未愈/恶化率最高(均为100.0%)。两组的年龄、清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钠、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乙肝病毒DNA定量(HBV-DNA)、抗病毒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95%CI)=1.062(1.012,1.115),P=0.014〕、INR值低〔OR(95%CI)=2.158(1.114,4.181),P=0.023〕、肝性脑病〔OR(95%CI)=37.437(2.773,505.337),P=0.006〕是HBV-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清蛋白水平高〔OR(95%CI)=0.840(0.735,0.961),P=0.011〕是HBV-ACLF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 HBV-ACLF的诱因及预后影响因素多样,临床表现复杂,需综合分析以准确评估病情及预后。
张千何鸿雁彭颖都泓莲邓存良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预后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