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晴兰
-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针灸对克隆氏病大鼠血清TNF-α及sTNFR的影响
- 目的:应用ELISA方法,观察克隆氏病大鼠血清中TNF-α,sTNFR-Ⅰ,sTNFR-Ⅱ含量的变化及针灸对其的调节作用,为临床应用针灸治疗克隆氏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共 40只,体重(200±20)g。...
- 马晓芃施征施茵吴焕淦秦秀娣钱晴兰张卫
- 文献传递
- 蛋白质组技术及其在胰腺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2009年
- 蛋白质组技术由于具有大通量研究蛋白质组成和蛋白质差异的作用,已有研究将其应用于胰腺疾病的相关研究中,并为胰腺癌、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瘤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介绍了蛋白质组样品提取技术、蛋白质组分离技术、蛋白质组分析技术、生物信息学及其在胰腺疾病的差异表达蛋白、诊断标记物、相关疾病鉴别标记物、发病机制、治疗敏感性研究中的应用.
- 马晓蕾刘艳艳王宇宁友徐玉东尹磊淼钱晴兰杨永清
-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胰腺疾病
- 电针、推拿及电针结合推拿3种方法治疗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背肌筋膜炎的干预效果,并与单纯电针、单纯推拿对比。方法:选择2000-01/2005-12在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门诊就诊的背肌筋膜炎患者83例,均知情同意。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3组,电针组25例,推拿组25例,电针加推拿组33例。①电针组取大杼、风门、附分、膏肓、魂门及阿是穴,采用连续波,强度以患者适宜为度,留针30min。②推拿组患者取俯卧位,用滚法推背部第一和第二侧膀胱经5~10min;点揉阿是穴;在背部反复弹拨两侧骶棘肌3~5遍;在背部用擦法以透热为度。整个过程20~30min。③在电针后立即实施背部的推拿治疗。各组治疗均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评估疗效:①好转: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②有效: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但往往会复发,1年内发作次数≤3次。结果:83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治疗2个月后电针组、推拿组、电针加推拿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64%,97%,电针加推拿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电针组和推拿组(P<0.05),电针组和推拿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和单纯推拿。
- 钱晴兰崔云华
- 关键词:筋膜炎电针推拿
- 中美针灸研究重点和思路现状被引量:6
- 2008年
-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得到发展只有30余年的时间。由于中美在历史、文化、思想等领域的不同,使两国在针灸研究方面亦存在诸多差异。文章基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和相关网站、书籍将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旨在分析目前中美针灸研究重点和思路,以利于针灸现代化和国际化。结果显示,美国侧重临床疗效验证,研究面窄而点深;中国在巩固疗效基础上强调基础和机理研究,研究面广,而点的深度不够。中美针灸研究应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 Suela Baruti徐玉东杨永清钱晴兰
- 关键词:针灸疗法
- 针灸对实验性糖尿病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7年
- 文章就近年来针灸对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发现针灸可影响实验动物组织器官形态、机体自发放电频律、内分泌免疫调节以及体内活性物质分泌等。针灸作用表现为一种整体调节,在糖尿病发病的不同环节、不同层次上,多方位发挥作用,最终产生一种集束效应而表现为较好的疗效。
- 宁友刘艳艳张曾钱晴兰王宇马晓蕾尹磊淼杨永清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胰岛素抵抗针灸疗法
- 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09年
- 综述近年来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同时提出与最新西药对照、进行不同针灸方法和穴位横向对比研究的设想。
- 马晓蕾刘艳艳王宇宁友徐玉东尹磊淼钱晴兰杨永清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针刺灸法
-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8例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分为三组,其中电针组30例,推拿组30例,电针加推拿组38例。结果电针加推拿组的疗效显著高于电针组(P<0.05)和推拿组(P<0.05);电针组和推拿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和单纯推拿。
- 钱晴兰崔云华
- 关键词:颈椎病电针推拿
- 艾灸及其生成物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模型大鼠内脏痛和结肠水液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作用机制及起效因素。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和灸组、无烟温和灸组、艾烟组,直结肠球囊刺激制备IBS-D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腹部撤回反射(AWR)评分评估内脏痛,免疫组化检测结肠Claudin-1、AQP3、AQP8、Na+/K+-ATPase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BS-D模型大鼠AWR评分和结肠Claudin-1、AQP3、AQP8、Na+/K+-ATPase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粪便稀软,部分肛门周围鼠毛沾染稀便。综合疗效:温和灸、无烟温和灸、艾烟干预后,IBS-D模型大鼠粪便性状等大体情况改善,AWR评分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除Na+/K+-ATPase外,结肠Claudin-1、AQP3、AQP8表达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P<0.01),综合疗效:温和灸>无烟温和灸>艾烟。结论:温热刺激、光辐射、艾烟3者相结合对IBS-D模型大鼠内脏痛和结肠水液代谢的改善效应最好,其中温热刺激、光辐射可能发挥了更为主要的作用。
- 周次利吴璐一吴蓓玲刘晓旭刘慧荣吴焕淦施征陈昌乐张琳珊钱晴兰
-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艾灸内脏痛水液代谢
- 血管舒缩区治疗偏头痛30例被引量:3
- 1996年
-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属中医分经辨证中的少阳头痛。其主要特点是反复发作性剧烈疼痛。大多数局限于单侧,常伴有恶心呕吐。头痛的性质为跳痛和胀痛,每次发作为数小时至1~3天,笔者采用头皮针治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观察3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17~69岁之间;头痛偏左18例,偏右侧12例;病程最短的6个月。
- 钱晴兰
- 关键词:偏头痛自觉症状足运感区发作性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