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兴超

作品数:14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术后
  • 3篇诊治
  • 3篇切除
  • 3篇甲状腺
  • 2篇预后
  • 2篇预后因素
  • 2篇原发性
  • 2篇诊治分析
  • 2篇征发
  • 2篇手术
  • 2篇呕吐
  • 2篇切除术
  • 2篇切除术后
  • 2篇肿瘤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治疗
  • 2篇胃癌
  • 2篇临床诊治
  • 2篇临床诊治分析
  • 2篇结肠

机构

  • 13篇海南医学院附...

作者

  • 13篇陈兴超
  • 10篇余壮明
  • 4篇崔海宁
  • 3篇王正文
  • 2篇李合
  • 2篇冯裕荣
  • 1篇严平雄
  • 1篇吴幸
  • 1篇孟津
  • 1篇黄亮
  • 1篇明松林
  • 1篇欧树安

传媒

  • 3篇海南大学学报...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海南省第二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53和Bcl-2家族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pancreatic carcinoma,PC)中P53和Bcl-2家族(Bcl-2,Bax,Bcl-xL,Bcl-xS)蛋白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PC中P53蛋白表达,将PC分为P53阴性表达组(第1组,n=18)和P53阳性表达组(第2组,n=17);Western blot检测两组PC中P53,Bcl-2,Bax,Bcl-xL和Bcl-xS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第1组中凋亡指数(AI).结果:Bcl-2蛋白在P53阳性PC表达上调,而在P53阴性PC表达下调(P=0.047);Bax和Bcl-xL蛋白在两组PC中表达都明显上调(P=0.274,0.334);Bcl-xS在P53阳性表达PC明显下调,在P53阴性表达组明显上调(P=0.01);在P53阴性和阳性表达PC,AI分别为12.1±2.47和9.1±1.48(P=0.023);Bcl-2家族各成员表达与AI无相关性,而Bcl-2/Bax比率与AI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Bcl-2是依赖P53调节的抗凋亡蛋白,Bcl-xS是依赖P53调节的促凋亡蛋白,而P53主要通过调节Bcl-2/Bax比率发挥凋亡调节作用.
吴幸崔海宁明松林王正文欧树安陈兴超余壮明
关键词:P53BCL-XL蛋白免疫印迹法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
影响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综合征(SPNV)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0年9月于该院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180例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综合征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SPNV组和未发生SPNV组患者性别、有无吸烟史、手术时间、术前适应训练、麻醉方式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性别、有无吸烟史、术前适应训练、麻醉方式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左侧△fV和右侧△fV)是影响SPN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性别、有无吸烟史、术前适应训练、麻醉方式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左侧△fV和右侧△fV)是影响SPN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余壮明崔海宁陈兴超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
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诊治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我院1996~2006年收治的25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5例均经手术证实诊断,其中良性肿瘤有9例,恶性肿瘤为16例,临床表现有腹痛、便血、腹部肿块、肠梗阻等,术前经行内窥镜、X线、B超及CT等检查,术前确诊仅有8例,误诊率达68.0%。良性肿瘤行了局部肠壁或肠段切除,恶性肿瘤10例进行根治性切除,其他行姑息切除或改道。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恶性率较高,临床上往往缺乏特征性表现,目前临床上没有有效的诊断手段和方法,误诊率较高,预后差。因此,对未能查明病因的腹痛、便血、消瘦及体重减轻等患者,应结合一些必要的检查,及早剖腹探查,改善预后。
余壮明陈兴超
关键词:原发性小肠肿瘤
胆囊癌临床诊治分析(附38例报告)
2002年
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临床发病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近 10年的 3 8例胆囊癌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胆囊癌多见于老年人 ,女性为多 ,常伴有结石。结论 B超、CT是常用的检查诊断方法 ,对于有长期的胆绞痛病人 ,应注意排除胆囊癌 ,尽早手术。
余壮明冯裕荣陈兴超
关键词:胆囊癌
胰腺结核的诊治(附1例报告)
1994年
胰腺结核的诊治(附1例报告)陈兴超,孟津(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海口570102)关键词胰腺;结核;诊治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657.5;R52胰腺结核是一少见病,又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常诊断为胰腺肿瘤、壶腹部肿瘤等,...
陈兴超孟津
关键词:结核病胰腺结核胰腺
老年右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外科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右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外科治疗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008年收治的148例年龄≥60岁的老年右半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
余壮明陈兴超李合黄亮
关键词:结肠癌肠梗阻老年预后
文献传递
影响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综合征(SPNV)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0年9月于该院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180例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综合征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余壮明崔海宁陈兴超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发病机制
中老年胃癌术后发生心脏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胃癌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中老年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在性别、年龄、血压、手术时间、心电图、心脏彩超7个方面与心脏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94例患者中21例发生心脏并发症;心脏并发症组患者平均(63.4±8.1)岁,手术时间(3.1±0.8)h;无心脏并发症组患者平均(52.4±4.7)岁,手术时间(2.8±0.6)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心功能异常的患者,术后发生心脏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P<0.05)。结论较长的手术时间、高血压、心律失常、EF<50%及术前心脏彩超检查提示有局部运动障碍等5个因素是中老年胃癌术后发生心脏并发症的高度危险因素。
余壮明陈兴超严平雄
关键词:心功能并发症风险分析
左半大肠癌并发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为探讨左半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笔者对83例左半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了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治疗观察.结果表明:83例病人中除2例属癌肿晚期无法施行一期切除吻合而行单纯结肠造口,1例行急诊Miles手术,5例行Hartmann手术外,其余75例均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手术后1例死于呼吸衰竭(占1.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2%,均予以治愈,手术效果满意.因此,对左半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病人施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
陈兴超王正文余壮明
关键词:结肠癌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疗效观察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理类型腺癌17例,腺鳞癌1例,淋巴瘤1例、类癌1例。临床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黑便、黄疸、低热、乏力、消瘦等。...
崔海宁王正文余壮明陈兴超
关键词: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