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如海
- 作品数:5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苏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污染液在地基土体中迁移及控制研究
- 本文以安徽淮南垃圾填埋场、西溪湿地和富阳中大西郊半岛项目三种不同类型污染场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场地勘察、污染物测定得到土体中不同污染物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及迁移特性,对深层土体污染的现状进行了评价。分别以氯离子、总氮和三甲...
- 陈如海
- 关键词:地基土体
- 重金属在某简易垃圾填埋场底部及周边土层扩散勘查与分析被引量:18
- 2011年
- 为了掌握重金属在简易填埋场底部及周边天然土层扩散情况,选取淮南某简易填埋场开展现场勘查和室内测试分析。在填埋场内、外进行了钻孔勘探、取土样和水样、水位测试等工作,对取得的土样和水样中重金属(Cu,Pb,Cr和Zn)含量及其存在形态进行了测试分析,获得了重金属在土层中沿深度及水平方向的分布规律。测试结果表明:重金属Cu,Pb,Cr在该填埋场下卧土层中总含量未超过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重金属Zn在浅部土层中含量超过二级标准,但未超过三级标准。该填埋场历时17 a,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Cu,Pb,Cr在填埋场下卧土层中扩散深度达2 m以上,已击穿了浅部渗透系数较大的耕植土层,Zn扩散深度达3 m以上。填埋场内与渗滤液充分接触的土层中可交换态重金属占总量百分比低于1%,有机态重金属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场外背景值,但随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其分布规律与有机质含量测试结果类似。该填埋场深度2 m以下的粉质黏土和老黏土层渗透性低、厚度大,具有良好的阻碍重金属扩散性能。
- 詹良通陈如海陈云敏李育超谢焰
-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土壤污染重金属扩散
- 西溪湿地底泥重金属竖向分布规律被引量:9
- 2010年
- 利用特制的底泥取样器从杭州西溪湿地钻取通长的底泥试样,对不同深度底泥中重金属Cu、Pb、Zn进行测试,并分析重金属在表层底泥、底泥孔隙水及上覆水中的含量及相关性,用地累积指数法对底泥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湿地0.6 m深度内的底泥为轻度-中度污染,埋深大于0.6 m的底泥没有被污染或者污染程度较轻;重金属在表层底泥孔隙水中的含量显著大于其在上覆水中的含量,由于浓度梯度,底泥孔隙水中的重金属会释放到上覆水中,因此如只实施换水处理难以根除水体污染问题,疏浚受污染的底泥是更有效的治理措施.根据测试结果,0.6 m深度可作为湿地底泥疏浚的参考依据.
- 陈如海詹良通陈云敏胡洪志
- 关键词:底泥重金属孔隙水湿地
- 某简易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在场底天然土层迁移模拟与长期预测被引量:22
- 2011年
- 为了解我国早期建设的简易填埋堆场底部天然土层中污染物迁移状况,作者以安徽某填埋场为例,在前期现场勘查、取样和室内测试工作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宏量有机污染物COD在土层中的迁移状况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拟合求参获得COD在该场底土层中扩散系数、机械弥散系数和阻滞因子等运移参数的合理取值,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污染物长期迁移模拟和预测.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场地土层条件和高渗滤液水头条件下,土层的渗透系数和水力梯度对COD迁移深度或水平距离影响最为显著,阻滞因子的影响也不可忽略,而机械弥散系数和分子扩散系数的影响很小.在垃圾堆体中心部位及8m高渗滤液水头作用下,100年后渗滤液中COD迁移深度达5.4m,进入深部低渗透性的老粘土层1.4m.由于垃圾堆体边坡区域下伏土层中水力梯度比较大,100年后COD迁移深度比堆体中心部位的大1.6m,达到7.0m.在水平方向上,COD在浅层渗透系数较大的耕植土中水平迁移距离最大,100年后达48.5m,在深部老粘土层中100年后水平迁移距离为18m.长期预测结果表明该填埋场深部低渗透性的老粘土层对污染物具有较好的阻隔效果.
- 詹良通刘伟陈云敏陈如海
- 关键词:简易垃圾填埋场有机污染物迁移
- 西溪湿地底泥氮、磷和有机质含量竖向分布规律被引量:38
- 2010年
- 利用特制的取样器从西溪湿地钻取连续完整的底泥试样,对不同深度底泥中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含量进行测试;通过TN、TP、OM在表层底泥、底泥孔隙水和上覆水体中含量变化的分析结果,并运用有机指数法对该湿地底泥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湿地60cm深度以内的底泥为轻度~中度污染,属于活性层;埋深大于60cm的底泥未受污染或者污染较轻,属于相对稳定层;TN、TP、OM在垂向上的变化呈显著相关关系.TN、TP在底泥孔隙水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在上覆水体中的含量;由于存在浓度梯度,底泥孔隙水中的氮、磷及其他有机污染物会释放到上覆水体中去,只实施换水处理难以根除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对作为内污染源的底泥,疏浚应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理措施,60cm活性层深度可作为该湿地疏浚参考深度.
- 陈如海詹良通陈云敏胡洪志
- 关键词:总氮总磷有机质孔隙水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