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彩萍

作品数:29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乳腺
  • 13篇乳腺癌
  • 13篇腺癌
  • 8篇肿瘤
  • 7篇乳腺肿
  • 7篇乳腺肿瘤
  • 7篇腺肿瘤
  • 6篇预后
  • 5篇病理
  • 4篇导管
  • 4篇阴性
  • 4篇免疫
  • 4篇化疗
  • 3篇导管内
  • 3篇导管内乳头状...
  • 3篇阴性乳腺癌
  • 3篇乳管
  • 3篇乳管镜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状

机构

  • 20篇嘉兴市第一医...
  • 5篇嘉兴学院
  • 2篇蚌埠医学院

作者

  • 26篇陈彩萍
  • 15篇喻其霞
  • 15篇郭文利
  • 15篇韩文兰
  • 10篇邬万新
  • 9篇陆翔
  • 6篇陆宁
  • 6篇温晓伟
  • 4篇张燕萍
  • 4篇王振
  • 3篇袁琳娜
  • 3篇唐正英
  • 3篇黄建棋
  • 3篇郭志琴
  • 3篇吴静慧
  • 3篇陆建菊
  • 2篇张怡
  • 2篇杨宏杰
  • 2篇王伟
  • 2篇詹利永

传媒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临床医学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健康研究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管镜诊断伴乳头溢液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价值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诊断伴乳头溢液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对105例乳头溢液患者应用纤维乳管镜检查,其中发现4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对40例患者同时行高频彩超检查,并行手术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40例中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36例,4例诊断为乳腺增生症,诊断准确率为90%;高频彩超术前检出导管内乳头状瘤25例,诊断准确率为68%。结论乳管镜检查对伴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优于高频彩超,并可在乳管镜下进行定位活检,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韩文兰陈彩萍吴静慧喻其霞詹利永
关键词:导管内乳头状瘤乳管镜乳头溢液
基底细胞型乳腺化生性癌6例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型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乳腺化生性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行改良根治术,病理证实为腺鳞癌3例,癌肉瘤2例,梭行细胞化生性癌1例;2例腺鳞癌有腋淋巴结转移,其余均无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ER、PR及Her-2均阴性,CK5/6和(或)EGFR阳性表达。随访时间3~101个月,1例死亡,其余无瘤生存。结论乳腺化生性癌临床多表现为无痛性乳腺肿块,内分泌治疗常不敏感,手术为首选治疗手段,术后辅以化疗和(或)放疗,预后与非特殊性浸润性乳腺癌相比相对较好。
陈彩萍韩文兰邬万新喻其霞郭文利陆翔
关键词:乳腺肿瘤预后病理
三阴性浸润性导管乳腺癌中CDC25B表达及其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检测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B(CDC25B)在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92例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石蜡标本中的CDC25B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年龄、TMN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间的关系。结果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中CDC25B高表达率为39.1%(36/92);CDC25 B高表达与腋窝淋巴结癌转移情况、TNM分期、年龄、病理学类型、肿瘤大小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CDC25B高表达组的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C25B表达及腋窝淋巴结为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中CDC25B存在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展及预后有关,检测CDC25B对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治疗及预后评估有一定参考意义。
陈彩萍陆翔邬万新陆建菊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
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受体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receptor,IGF-ⅡR)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104例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中IGF-ⅡR的表达情况,将结果分为阴性和阳性.回顾其年龄、病理学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情况,统计分析IGF-ⅡR表达与上述指标间的关系.并研究IGF-ⅡR表达与患者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IGF-ⅡR阳性率为43.3% (45/104).腋窝淋巴结阳性组的IGF-ⅡR阳性率明显高于腋窝淋巴结阴性组(61.5% vs 25.0%,P=0.000).IGF-ⅡR阳性率与年龄、病理学类型、肿瘤大小、ER、PR无关.IGF-ⅡR阳性组的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均明显低于IGF-ⅡR阴性组(5年无病生存率:62.6% vs 84.7%,P=0.022;5年总生存率:71.5% vs89.6%,P=0.024).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状态是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而IGF-ⅡR不是.结论 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中存在IGF-ⅡR阳性表达,预示着预后更差.IGF-ⅡR的表达可能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调节.
陆翔陈彩萍邬万新张燕萍
关键词:乳腺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乳腺小管癌7例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乳腺小管癌的临床特征和合理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7例乳腺小管癌病例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乳腺小管癌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普及钼靶和高频超声检查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率,改良根治术可作为基层医院主要治疗手段。结论由于小管癌恶性程度低,今后应尽量选择低创伤性的治疗手段,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对患者的打击,避免过度治疗。
喻其霞陆翔韩文兰陈彩萍郭文利
关键词:乳腺小管癌保乳手术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法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乳腺癌系全身性疾患,其血行转移常在早期即可发生,且我国乳腺癌患者大都就诊时间偏晚,手术后常需辅以化疗减少肿瘤的转移从而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以往我院传统的静脉给药方法为经外周表浅静脉,常出现穿刺点药液外渗,局部组织红肿、静脉炎形成、反复穿刺、院内感染发生增加等缺点,给患者增加了痛苦,
陈彩萍韩文兰吴静慧喻其霞郭文利
关键词:术后化疗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法静脉给药方法血行转移
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喻其霞陈彩萍韩文兰顾燕琴郭文利许锦华
关键词:乳腺小叶增生疗效观察他莫昔芬良性疾病乳腺疾病上皮增生
地塞米松在预防乳腺癌蒽环类化疗致呕吐的效果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在预防乳腺癌蒽环类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中的疗效。方法:对129例接受以蒽环类联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接受化疗前给予格拉司琼针3 mg静推及地塞米松针5 mg静推,B组接受化疗前给予格拉司琼针3 mg静推,观察两组48 h内消化道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的恶心、呕吐有效控制率分别为84.1%和66.7%(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格拉司琼可以有效减少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所致呕吐发生,是一种疗效高、价格低廉、安全有效的止吐方法。
陈彩萍黄建棋陆翔韩文兰喻其霞郭文利
关键词:乳腺肿瘤地塞米松化疗蒽环类呕吐
三阴型乳腺癌中S1PR1、S1PR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1-磷酸神经鞘氨醇受体1(sphingosine-1 phosphate receptor 1,S1PR1)和1-磷酸神经鞘氨醇受体4(sphingosine-1 phosphate receptor 4,S1PR4)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TNBC)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图像分析软件检测72例TNBC中S1PR1、S1PR4和CD68的表达,分析S1PR1、S1PR4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S1PR1高、中、低表达组的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48.89%、36.11%和26.48%,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1PR4高、中、低表达组的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42.83%、31.43%和28.93%,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S1PR1高、中、低表达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1.4%、48.6%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S1PR4高、中、低表达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4.3%、40.0%和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S1PR1高、中和低表达组的CD68阳性率分别为47.22%、42.59%和3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不同S1PR1表达组间和不同S1PR4表达组间的TNBC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09,P=0.593)。结论 S1PR1、S1PR4高表达的TNBC具有高增殖活性和淋巴结转移率,且肿瘤间质巨噬细胞数量增加,S1PR1、S1PR4表达与TNBC的生存无关。
王娟邬万新陈彩萍郭志琴王振陆宁温晓伟
关键词:乳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SEMA3A和SEMA3F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脉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SEMA3A和SEMA3F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两者与脉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EMA3A和SEMA3F在72例TNBC中的表达,同时用CD34和D2-40标记血管和淋巴管,检测TNBC中微血管密度(MVD)和淋巴管密度(LVD)。结果 SEMA3A低表达TNBC的淋巴结转移率高(P<0.05)和TNM分期高(P<0.05)。SEMA3A的表达与MVD呈负相关关系(r=-0.376,P<0.05)。SEMA3F低表达TNBC的淋巴结转移率高(P<0.05)和TNM分期高(P<0.05)、复发率高(P<0.05)。SEMA3F的表达与LVD呈负相关关系(r=-0.371,P<0.05)。MVD升高与TNBC的淋巴结转移率高(P<0.05)、TNM分期高(P<0.05)、复发率高(P=0.05)密切相关。LVD升高与TNBC的淋巴结转移率高(P<0.05)、TNM分期高(P=0.05)、复发率高(P=0.05)密切相关。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中SEMA3A在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 SEMA3F在淋巴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SEMA3A和SEMA3F与三阴性乳腺癌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或许能成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新治疗靶点。
左志博邬万新陈彩萍汪静宇陆宁温晓伟袁琳娜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SEMA3A微血管密度淋巴管密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