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递
  • 1篇星状细胞
  • 1篇野放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样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转移瘤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黄疸
  • 1篇误诊
  • 1篇细胞
  • 1篇纤维化
  • 1篇黄疸
  • 1篇继发
  • 1篇骨转移
  • 1篇骨转移瘤
  • 1篇肝癌
  • 1篇肝纤维化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陈新杰
  • 2篇周最明
  • 1篇卜俊国
  • 1篇黄纯炽
  • 1篇杨冬华
  • 1篇杨林
  • 1篇覃汉荣
  • 1篇唐银丽
  • 1篇梁巧明
  • 1篇袁亚维

传媒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国外医学(生...

年份

  • 2篇2001
  • 2篇200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机制被引量:19
2001年
肝纤维化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细胞参与的复杂过程 ,肝星状细胞 (HSC)的活化可能是其中的核心环节 ;活化后的HSC在形态和功能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枯否细胞、pit细胞、炎症细胞和炎症反应的旁分泌作用 ,HSC活化后的自分泌作用 ,以及基因改变、活化HSC凋亡等均参与了HSC活化过程的调节。
梁巧明周最明唐银丽陈新杰
关键词:肝纤维化信号传递肝星状细胞
局部野放射治疗骨转移瘤的经验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局部野放射治疗骨转移瘤的3种分割方法,以寻求产生最好效果的方法。材料和方法 104例骨转移患者,其中30例单次放疗8 Gy,31例4 Gy×5次,43例2 Gy×20次。结果与结论 2 Gy×20次的放疗方法产生较高的疼痛缓解率,较低的疼痛复发率,说明较高剂量的、分割照射疗效较佳。
卜俊国袁亚维陈新杰
关键词:骨转移瘤
肝胆管结核继发阻塞性黄疸1例报告
2001年
周最明陈新杰杨林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并发症误诊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HBV-DNA整合在肝癌演变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IGFs在不同肝组织的表达和超微结构定位观察,探讨其自分泌和劳分泌刺激机制与HCC形成的关系,旨在为肝癌的发病机制和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诊据.材料与方法:32例经病理确诊的肝癌和癌旁肝组织取自中山医科大学肿...
覃汉荣黄纯炽杨冬华陈新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