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旸
- 作品数:22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对增强德育感染力的思考
- 2005年
- 为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进入学生头脑的目的,我们应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以真情感动学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以增强实效性为目标,开拓工作新思路,创造工作新方法,坚持贴近原则,增强德育的感染力,实现我们德育工作的社会效益。
- 陈旸
-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德育感染力
- 用马克思主义之“真”打造高校思想政治课堂
- 2008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真心学习马克思主义,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真心讲授马克思主义,做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信、真教、真做,才能在课堂上用逻辑的力量征服人,用知识或事实的力量打动人,用艺术的力量感染人,用人格的力量激励人,才能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理论课堂。
- 陈旸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
- 论朱德的团结观
- 朱德的一生,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能够坚持原则,注重团结,广交朋友。他坚持党的团结,坚持军队团结,坚持团结党外人士,他团结范围之广、态度之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典范。可以说,他的一生,是团结的一生。...
- 陈旸
- 文献传递
- 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7
- 2013年
-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发展和捍卫唯物史观的斗争过程中,对家庭问题作了许多科学的阐述,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分析。作为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中一个重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其基本观点包括家庭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家庭是个历史范畴、家庭关系中的男女平等及其他伦理规范、家庭的未来形态为真正的一夫一妻制等等。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中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对现代家庭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奠基意义,对于和谐社会背景下和谐家庭的创建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 陈旸
- 关键词:和谐家庭
- 1930年代上海的家庭生活图景——以《新家庭》杂志广告为中心被引量:2
- 2011年
- 家庭生活图景,一定意义上就是指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家庭生活中的体现,包括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医疗卫生等领域。它是生活条件、人对它的利用形式和生活关系的统一体。《新家庭》中的广告,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犹如一面多棱镜,显性或隐性地反映着1930年代上海的家庭生活图景:物质生活领域发生了广泛的变化,日常习惯出现了新的动向,很多新式用具进入了家庭,家庭精神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新式观念的输入,上海的家庭生活呈现出其明显特征:既有传统印痕,也有现代气息;既传承中国元素,也闪烁西方文明之光。所有这些都成为此时上海家庭走向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 陈旸
- 关键词:生活图景广告
- 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家庭文化功能的社会意义论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单位,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家庭的和谐稳定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家庭的文化功能,是由家庭的文化生活而产生的、在满足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和作用。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家庭及其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发挥家庭的文化功能,是维护家庭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路径。
- 陈旸
- 关键词:家庭文化功能和谐社会
- 家庭的文化功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论析被引量:6
- 2012年
- 家庭的文化功能是由家庭的文化生活而产生的、在满足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和作用。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家庭及其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发挥家庭的文化功能,是维护家庭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路径。
- 陈旸
- 关键词:家庭文化功能和谐社会
-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维护家庭经济功能的实践论析
- 2012年
- 家庭的经济功能是家庭的基础功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和强调家庭的经济功能。从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到家庭经济保障功能的强化,再到转变经济生产方式中节约型家庭、生态家庭、低碳家庭的倡导和建设,都可以充分看出中国共产党对家庭经济功能的重视和发挥。
- 陈旸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家庭经济
- 简论大学生创造性人生境界的培养
- 2007年
- 创造性人生境界的培养自古有之,当今更应成为高校德育工作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其培养目标是解决大学生如何成长、怎样成长、走什么样的成长道路的问题,其关注中心是创造性,其核心是创新,其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主要着力点为知识结构的完善、思维方式的独特、生存方式的走出低俗,在培养中,要注意知行统一、理清德智关系、在行动中实现理想。
- 陈旸
- 关键词:德育工作高校
- 《万国公报》与晚清教育变革
- 《万国公报》是近代来华传教士创办的一种中文报刊,它虽属教会刊物,但热衷宣传西学,注重报道世界各国新闻,并不失时机地发表一些变革言论,这不啻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一个学习和了解西方与西学的渠道,还会刺激他们以西方为参照体系对中...
- 陈旸
- 关键词:教育变革晚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