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昊明
- 作品数:30 被引量:44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检验评估系统
- 2024年
- 近年来我国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业务发展迅速,目前传统检验方法已不能满足高分辨率模式降水检验评估需求。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检验评估系统在吸收降水传统检验方法优势的同时,融入基于降水发展演变过程的检验评估方法,旨在建立一套适用于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资料的精细化降水检验评估系统,为促进区域模式改进和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的偏差理解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理解区域数值预报的模拟能力及其偏差提供了新的视角。
- 陆天舒孙鑫陈昊明李普曦朱峰霍庆周佰铨杨琳韵
- 关键词:数值天气预报
- GRIST模式夏季气候回报试验中东亚降水季节内特征的评估被引量:2
- 2023年
- 基于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区域一体化预测系统(GRIST)模式,分析了其在夏季气候回报试验中的东亚地区夏季降水气候特征,重点关注季节内尺度的变化。通过与格点融合分析数据(CMPA)、卫星观测数据(GPM)及两个全球气候模式(CAM5和SPCAM5)结果进行比较,检验模式性能并探究模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GRIST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西北太平洋及中国东部地区季节内降水变化及其演变过程,但模拟的降水变化幅度和雨量与观测相比偏高。进一步探究其内部影响,发现小时尺度视热源(Q1)、视水汽汇(Q2)和大尺度垂直速度等在垂直剖面上随时间的变化皆与模拟降水的演变对应。模式能准确地再现雨带和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及其向北推进过程,并能基本抓住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经向北传特征。但ISO传播强度、周期等与观测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纬向风移动路径较远、持续时间较长有关。
- 陈苏阳张祎周逸辉李晓涵王一鸣陈昊明
- 关键词:降水季节内振荡
- 积云参数化方案对热带降水年循环模态模拟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1年
- 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大气环流模式(SAMIL),采用Zhang-McFarlane(ZM)和Tiedtke(TDK)两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讨论了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热带降水年循环模态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均能合理再现热带降水年循环模态的基本分布特征。SAMIL两种对流方案中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春秋非对称模态偏差较大,印度季风以及北澳季风区季风模拟强度偏弱,西北太平洋季风以及非洲季风、美洲季风模态偏强。SAMIL两种参数化方案模拟的季风模态偏差主要来自于模式对北半球夏季西北太平洋降水的模拟。西北太平洋夏季,SAMIL两种参数化方案的对流层温度低层偏暖,高层偏冷,如此造成的对流不稳定是西北太平洋对流异常偏强,降水偏多的原因之一,同时模式中经向温度梯度模拟偏低,直接影响到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弱,是急流出口区右侧的西北太平洋对流异常的动力条件。两种参数化方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ZM方案中的西北太平洋地区季风模态降水强于TDK方案,ZM方案低层比湿明显强于TDK方案与观测,是ZM方案夏季西北太平洋季风降水强于TDK方案与观测的重要因子之一。西北太平洋地区温度和湿度场的改进是SAMIL后续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 张丽霞周天军曾先锋陈昊明包庆
- 关键词:积云对流参数化全球季风
- 中国大陆雨涝时空特征被引量:11
- 2017年
- 利用气象台站观测逐日降水资料,对中国大陆雨涝频率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农作物雨涝受灾面积统计数据对雨涝指标进行了初步评估。分析表明,我国雨涝主要集中在夏季,在华南沿海和海南等地秋季雨涝频率也较高。每年农作物雨涝受灾面积与每年雨涝站率有极好的正相关,表明雨涝指标比较符合实际。针对中国大陆雨涝灾害流域特征明显,对七大江河流域的雨涝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就流域而言,长江、珠江、淮河流域年雨涝站率较高,黄河流域最低;流域雨涝长期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存在较为显著的年代际演变。
- 肖潺叶殿秀陈昊明
- 关键词:降水雨涝受灾面积流域
- 近40年来中国东部盛夏降水特征变化及其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 宇如聪李建原韦华陈昊明黄伟
- ECMWF模式对我国西南环横断山区冬季近地面2m温度的预报评估
- 2024年
- 从冬季平均温度、温度日变化及日较差等方面入手,基于2021年CLDAS逐小时产品评估了ECMWF全球高分辨率确定性数值预报产品对我国西南环横断山区复杂地形区近地面2 m温度的预报能力,并通过区分高地形区(川西高原)和低地形区(四川盆地南部),对比了不同地形区近地面2 m温度预报的偏差特征。结果表明:(1)ECMWF模式可合理预报我国西南环横断山区冬季平均2 m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偏差分布与地形高度有关,随着地形高度的增加,预报偏差呈增大趋势。(2)ECMWF模式很好再现了西南环横断山区冬季温度的日变化特征,峰值时刻出现在14:00(北京时);各时刻温度的预报偏差在不同地形高度存在差异,川西高原和横断山区的最大负偏差出现在下午,四川盆地南部的最大负偏差出现在早晨。同时,高地形区各时刻的预报偏差均高于低地形区。(3)ECMWF模式对日内各时刻不同地形处2 m温度的空间分布均有合理预报,但偏差存在日变化特征。特别是在横断山区高地形区,其在各时刻有不同的冷暖偏差特征。(4)在环横断山区温度日较差预报偏差较大的区域(大致为昆明准静止锋线发生频次较高的区域),模式对于温度日较差较大的日数,其2 m温度的预报偏差要大于日较差较小的日数,且在该区域内,温度日较差的预报偏差相对不稳定。
- 吴诗梅唐娜梁雨琪欧旭阳李海杰陈昊明
- 关键词:日变化
- 气候动力诊断和分析系统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气候动力诊断和数值模拟是认识气候变化规律、提高短期气候预测与科学决策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基于气候模拟的动力诊断技术在气候预测业务中还未得到广泛应用,缺乏支撑科研成果转化为业务应用的中试平台。为此,通过集成多种现代计算机通信协议、可视化编辑和气象数值计算等技术,研发可视化交互气候动力诊断和分析系统(Climate Dynamic Diagnosis and Analysis System,CDDAS),以促进气候模拟的动力诊断技术在气候业务中的广泛应用。该系统具有结构开放、诊断方法集成度高、方便易用等特点,包括数据更新备份、气候动力诊断、多模式数值模拟、结果分析4个功能模块,并设计了一种远程交互控制脚本语言,为用户二次开发提供语言环境,可实现本地客户端、服务器端和超级计算机三者交互通信控制可视化管理。该系统使用便捷,目前已在国家级业务和科研单位获得应用,在气候异常成因分析、气候预测和气候决策服务中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 张正秋祝从文苏京志刘伯奇蒋宁陈昊明
- 关键词:数值模拟可视化
- CMIP6模式对青藏高原东坡暖季降水的模拟评估被引量:6
- 2022年
- 青藏高原东坡陡峭地形区是气候模式陆地降水模拟偏差的大值区,且这一偏差长期未得到有效改善。基于17个参加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的全球气候模式的日降水结果,评估了当前最新一代的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东坡地区2000—2014年暖季(5—9月)降水气候态及其季节内演变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高原东坡降水正偏差存在于大部分的CMIP6模式当中,且模式虚假降水主要源于对强降水(降水量≥6 mm/d)的过量模拟,模式对<6 mm/d的弱降水的模拟略小于观测。尽管模式对高原东坡暖季平均降水表现出一致性的高估,但不同模式对于不同月份降水的模拟存在较大不同。基于环流场的分析显示,高原东坡强降水的季节内演变与高原东坡及其以东对流层中层偏南风的演变密切相关,表明模式对于对流层中层环流的模拟虽然不是导致高原东坡强降水模拟正偏差的最主要因素,但对于环流季节内变化的合理模拟是模式能否再现高原东坡强降水逐月变化的一个关键因子。
- 张歆然陈昊明
- 关键词:大气环流
- 三套再分析资料的中国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被引量:29
- 2011年
- 利用台站观测降水,评估分析了三套再分析(NCEP,ERA40和JRA25)降水资料对中国夏季降水日变化的再现能力。结果表明,三套再分析资料呈现的中国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较观测存在明显偏差。对比台站观测的白天(08—20,北京时)和夜间(20 08时)降水比例,再分析降水在大部分区域都表现为白天较夜间偏多,NCEP和ERA40在观测降水量最小的上午(08—14时)偏多更为明显,且NCEP模拟的白天和夜间的降水比例在西南地区与台站观测几乎相反。相比之下,三套再分析资料中,JRA25的降水量和降水频次的日变化与观测最为接近;NCEP的降水强度日变化最接近观测;ERA40可部分再现西南的夜雨特征。
- 戴泽军宇如聪李建陈昊明
- 关键词:夏季降水日变化再分析资料
- 大气环流模式CAM5对东亚层云的模拟:分辨率的敏感性及模拟误差来源
- 通过一系列数值试验,考察了大气环流模式CAM5 中东亚层云模拟对分辨率的敏感性,以及模拟误差来源.研究表明,水平分辨率的提高有助于改善地形效应产生的背景环境场,从而达到提高层云出现频率,改进局地云量和云辐射强迫的作用.通...
- 张祎陈昊明宇如聪
- 关键词:大气环流分辨率敏感性模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