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莹

作品数:9 被引量:89H指数:4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抑郁
  • 2篇心理
  • 2篇心理状况
  • 2篇抑郁症
  • 2篇失眠
  • 2篇睡眠
  • 2篇睡眠质量
  • 2篇奥氮平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 1篇抑郁患者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易感基因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失眠
  • 1篇中国汉族
  • 1篇中国汉族人
  • 1篇中国汉族人群

机构

  • 8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广州市惠爱医...
  • 1篇惠州市第一人...
  • 1篇惠州市第二人...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浙江萧山医院

作者

  • 8篇陈晓莹
  • 5篇朱列和
  • 1篇庄宇
  • 1篇陈树丹
  • 1篇谭志明
  • 1篇吴明
  • 1篇谭柏坚
  • 1篇罗伟良
  • 1篇陶怡
  • 1篇黄文辉
  • 1篇任建娟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北方药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世界睡眠医学...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痛风患者治疗效果与心理状况相关性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痛风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心理状况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及生活质量改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确诊的200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规范化应用药物治疗20周后,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指标,主要包括痛风临床症状积分评估、空腹血尿酸水平、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超声影像改变指标,监测肝肾功指标变化评估药物安全性及心理状况评估,探究痛风患者治疗效果与心理状况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尿素氮(BUN)、肌酐、血尿酸水平、滑膜厚度及焦虑自评表(SAS)评分、抑郁自评表(SD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超声结果的滑膜厚度低于治疗前,血流信号血管翳阻力指数(RI)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AS、SDS评分与BUN、肌酐、血尿酸水平及滑膜厚度成正相关,与滑膜血流信号RI成负相关(P<0.05)。结论采用非布司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炎症指标、血尿酸水平及超声影像结果、心理状态均有明显的改善。
张雪珍陈晓莹谭志明庄宇陶怡黄文辉
关键词:痛风非布司他超声心理状况
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心理睡眠门诊收治的120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实验组接受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0%,同时,实验组临床治疗后HAMD和PSQI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抑郁症伴失眠接受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治疗的有效率较高。
朱列和吴明陈晓莹
关键词:帕罗西汀奥氮平抑郁症失眠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被引量:35
2016年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起效时间。方法选取在心理睡眠门诊就诊的伴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观察组采用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3 d、1周、2周、3周、4周、6周、8周不同时间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SIOS)评分得分。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HAMD下降,治疗3 d SSIOS得分下降,对照组治疗4周HAMD下降,治疗1周SSIOS得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好,起效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朱列和陈树丹陈晓莹黄群明谭柏坚
关键词:氟西汀奥氮平自杀意念抑郁症快速起效
初中生睡眠质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了解初中生睡眠质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初中生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调查结果,将存在睡眠障碍的学生30例纳入睡眠障碍组,无睡眠障碍的学生48例纳入无睡眠障碍组。比较2组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指标。结果:无睡眠障碍组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指标比较睡眠障碍组有优势(P<0.05)。结论:初中生睡眠质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大,睡眠障碍的存在可影响心理健康状况,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干预,以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
尹祚平陈晓莹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原发性失眠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单纯给予唑吡坦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唑吡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评价其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4周、8周后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焦虑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失眠患者采取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唑吡坦治疗的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且用药安全。
朱列和陈晓莹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艾司西酞普兰唑吡坦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35
2020年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为患者的诊断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并按照评估结果将其分为轻度组(86例)和重度组(24例);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50例脑卒中非抑郁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对全部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比较评估结果,分析心理状况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的MOCA评分分别为(19.52±3.06)分、(14.24±2.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24±5.16)分,且重度组的MOCA评分明显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6.74%、54.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且重度组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抑郁与认知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368,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明显加重,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呈负相关,临床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及认知功能状况。
陈晓莹尹祚平朱列和罗伟良陈康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心理状况
老年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应用米氮平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应用米氮平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米氮平治疗,研究组予以米氮平结合rTM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干预前,两组HAMA与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MA与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HAMA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PSQI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SQI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PSQ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氮平结合rTMS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焦虑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陈晓莹尹祚平朱列和陈康
关键词:焦虑症睡眠障碍米氮平重复经颅磁刺激睡眠质量
SLC1A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强迫症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谷氨酸转运体基因(SLC1A1)与中国汉族人群强迫症(OC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125例患者(OCD组)和125例正常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SLC1A1基因的3个位点(rs301430、rs301434、rs301979),分析这些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布,以及单倍体与OCD之间的关系。结果:3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在OCD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性别分层分析,相较于对照组,女性患者rs301979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75,P=0.019;χ^2=7.331,P=0.007),而男性患者中所有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位点单倍体T-A-G在2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6,P=0.013)。结论:SLC1A1基因rs301979位点可能是女性OCD的易感基因位点,rs301430、rs301434、rs301979的单倍体T-A-G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OCD发病相关。
任建娟唐牟尼陈晓莹傅正闯
关键词:强迫性障碍多态性易感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