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晶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皮肤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动力疗法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杂合性
  • 1篇杂合性丢失
  • 1篇症状
  • 1篇中波紫外线
  • 1篇肉芽
  • 1篇肉芽肿
  • 1篇受累
  • 1篇随机对照试验
  • 1篇尿崩症
  • 1篇皮肤鳞癌
  • 1篇皮肤症状
  • 1篇皮肤肿瘤
  • 1篇皮炎

机构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沈阳市第七人...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第四人...

作者

  • 9篇陈晶
  • 6篇陈洪铎
  • 4篇何春涤
  • 3篇吴严
  • 2篇王雅坤
  • 2篇杨振海
  • 2篇刘梅
  • 1篇李远宏
  • 1篇黄萍
  • 1篇陈晴燕
  • 1篇李波
  • 1篇王凯波
  • 1篇孙艳
  • 1篇童璐
  • 1篇赵玉铭
  • 1篇魏彬
  • 1篇李久宏
  • 1篇赵宁
  • 1篇肖毅
  • 1篇高兴华

传媒

  • 3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199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以皮肤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患女,57岁。以'左面部肿胀1年,双眼睑红肿6月,躯干四肢红斑结节1月'为主诉就诊。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左侧面部肿胀,无自觉症状。半年前双眼睑红肿,前胸部起红斑,伴瘙痒。近1个月躯干四肢起蚕豆大红斑结节,逐渐增多,皮疹自...
陈晶何春涤刘梅李波杨振海郑松陈洪铎
咪唑斯汀等几种抗组胺药对小鼠接触性皮炎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观察几种抗组胺药对小鼠接触性皮炎的疗效及对表皮朗格汉斯细胞(LCs)数目的影响。方法:制作小鼠接触性皮炎模型,测量用药各组鼠左耳中部厚度变化及应用ABC免疫组化法测定LCs的数目。结果:对诱发皮炎前、后24h鼠耳厚度差的比较,咪唑斯汀组作用较强;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OX4+LCs、OX3+LCs均明显减少。结论:几种抗组胺药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均有抑制作用,咪唑斯汀的作用较强;几种抗组胺药可使表皮LCs数目呈不同程度的减少;抗组胺药对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抑制作用可能与LCs的数目减少有关。
陈晶何春涤王雅坤陈洪铎
关键词:抗组胺药接触性皮炎小鼠
非甾体抗炎药对中波紫外线诱导的小鼠皮肤肿瘤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确定口服特异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及非特异性COX-2抑制剂(吲哚美辛)对于UVB所致小鼠背部皮肤肿瘤数目及体积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雌性BABL/C小鼠,应用窄谱UVB对其背部剃毛部位皮肤进行照射33周建立小鼠皮肤肿瘤模型,对口服塞来昔布及吲哚美辛与未接受NSAIDs干预治疗小鼠皮肤肿瘤发生的数目及体积进行比较。结果:与未接受NSAIDs干预治疗小鼠相比,各用药组小鼠皮肤肿瘤数目及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塞来昔布大剂量口服有抑制肿瘤体积增长的作用。结论:口服塞来昔布、吲哚美辛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慢性窄谱UVB照射所致小鼠皮肤肿瘤的发生。大剂量塞来昔布口服对肿瘤的体积增长有抑制作用。
何方肖毅吴严陈晶赵玉铭陈洪铎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中波紫外线皮肤肿瘤小鼠
外周血p53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瘢痕疙瘩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系统评价外周血中p53基因第72密码子多态性与中国人瘢痕疙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BSCO、CNKI、CBM及万方数据库,收集外周血中p53基因第72密码子多态性与中国人瘢痕疙瘩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0年8月。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外周血中p53基因第72密码子基因型Pro/Pro vs.Arg/Arg、Pro/Pro vs.Pro/Arg及等位基因型Pro vs.Arg在中国人瘢痕疙瘩组与对照组中是否有差异。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包括瘢痕疙瘩患者328例及对照4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基因型Pro/Pro的中国人群发生瘢痕疙瘩的风险与具有基因型Arg/Arg[OR=2.17,95%CI(0.86,5.47)]或基因型Pro/Arg[OR=1.90,95%CI(0.92,3.93)]的人群相当,而等位基因Pro引起瘢痕疙瘩发病风险高于等位基因Arg[OR=1.86,95%CI(1.03,3.35)]。结论中国人外周血中p53基因第72密码子等位基因Pro与瘢痕疙瘩发病有关。
吴严刘佳丽陈晶孙艳李远宏高兴华陈洪铎
关键词:P53多态性瘢痕疙瘩META分析
光线性肉芽肿2例
1996年
光线性肉芽肿2例王玉华,陈晶,黄萍,雷敏光线性肉芽肿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与日晒有关的慢性物理性皮肤病。我科遇见2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52岁,农民。1993年秋于双手背、双前臂伸侧下段相继出现较多粟粒大皮色丘疹,以后逐渐发展成环状斑块,数目亦增多。有...
王玉华陈晶黄萍雷敏
关键词:肉芽肿病理
皮肤鳞癌与基底细胞癌9号染色体杂合性丢失及PTCH1表达的研究
目的: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的发生是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共同作用所致,涉及多种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
赵宁王凯波魏彬陈晶王雅坤李久宏陈洪铎何春涤
播散性黄瘤1例
2006年
陈晴燕陈晶童璐许波李铁男
关键词:黄瘤播散性尿崩症
唇舌黏膜受累的面部带状疱疹一例报告
患者,男,20岁。因右面部红斑、水疱,疼痛3天入院。无慢性病史。查体: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所见:右侧额、颊、下颌、耳廓可见片状红斑,上见集簇性水疱、血疱、脓疱,沿神经走行呈带状分布,唇、舌黏膜偏右侧见水疱及糜烂、溃疡。实...
陈晶
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鲍温病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系统评价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皮肤鲍温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CBM和CNKI等电子数据库,纳入PDT治疗皮肤鲍温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1966年1月至2010年3月。检索语种限中、英文。对纳入RCT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0.23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共354例患者,496处皮损,其中试验组皮损237处,对照组皮损259处。Meta分析结果显示:PDT组的治愈率高于安慰剂组[RR=4.16,95%CI(1.69,10.25)]或外用氟尿嘧啶软膏治疗组[RR=1.38,95%CI(1.12,1.71)],而与冷冻治疗组无显著差别;PDT组的美容效果评价优于冷冻组[RR=1.48,95%CI(1.18,1.87)]或外用氟尿嘧啶软膏治疗组[RR=1.51,95%CI(1.05,2.15)];PDT组的复发率低于安慰剂治疗组[RR=0.29,95%CI(0.10,0.86)],但与冷冻组或外用氟尿嘧啶软膏组无显著差异。以红光为光源的PDT组治愈率高于绿光光源组的PDT[RR=1.29,95%CI(1.02,1.65)],复发率低于后者[RR=0.20,95%CI(0.05,0.87)]。两次光照治疗方案与单次光照治疗方案的治愈率及美容效果评价无显著差异。PDT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不同程度的疼痛、局部感觉异常、局部炎症反应、色素沉着、结痂。结论现有有限证据表明,PDT治疗皮肤鲍温病的疗效优于安慰剂、冷冻或外用氟尿嘧啶软膏等对照治疗,复发率低于安慰剂,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似;红光-PDT治疗疗效优于绿光-PDT,复发率低,而不良反应两者相似;两次光照治疗方案与单次光照治疗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前者疼痛明显。
陈晶吴严刘梅曲乐杨振海陈洪铎何春涤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鲍温病随机对照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