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RI在诊断儿童睾丸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 探讨MRI在儿童睾丸肿瘤性病变中的诊断与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肿瘤性病变患儿的临床和MRI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行MRI平扫检查,其中11例行MRI增强检查.结果 7例为睾丸内胚窦瘤,其...
- 陈欣
- 关键词:儿童睾丸肿瘤磁共振成像
- 儿童Klippel-Feil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儿童Klippel-Feil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及其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Klippel-Feil综合征患儿6例,男4例,女2例,年龄4-12岁,平均6岁。6例患儿均行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结果6例患儿均显示两节或多节颈椎椎体融合畸形,同时合并脊柱侧弯3例、椎体畸形2例、颈椎椎板闭合不全2例、寰枢关节旋转错位1例。结论儿童Klippel-Feil综合征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短颈、后发际低及颈椎活动受限,结合颈椎融合畸形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可作出明确诊断。
- 赵滨李欣陈欣
- 关键词:KLIPPEL-FEIL综合征骨发育不全
- 儿童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5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临床特点,评估CT血管成像(CTA)表现及介入诊疗价值。方法 5例以咯血就诊的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患儿,男3例,女2例,中位年龄8.6岁。收集其临床及相关影像学资料,分析本病的CTA征象及介入诊疗过程。结果所有患儿胸部CTA均显示单侧或双侧支气管动脉迂曲扩张,3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分支间相交通;相应肺野内出现片状实变或磨玻璃密度改变。DSA在明确异常交通血管的形态、瘘口的位置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论对于反复咯血的患儿,CTA有助于排查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并可进一步指导介入治疗。
- 闫喆刘扬陈欣王春祥赵滨
-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咯血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伴下肢动脉栓塞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影像特征和诊疗要点,并对其并发症随访观察。方法分析1例RMPP伴下肢动脉栓塞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胸部CT平扫示双肺多发实变影,以右肺下叶为著,右肺下叶支气管远端分支显示不清,合并右侧胸腔积液。下肢CT血管成像(CTA)检查示右侧髂外动脉局限性充盈缺损,右侧股深动脉及胫后动脉未见显影。结合患儿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结论血管栓塞是RMPP少见的并发症,正确选择影像检查方法对本病确诊非常重要。对疑为RMPP的患儿应积极完善影像检查和D-二聚体检查,以帮助预测血栓形成的潜在危险并拟定相关的处理措施。
- 王春祥闫喆张孟杰陈欣
- 关键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动脉栓塞
- 心血管CT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9年
-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患,其种类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多取决于畸形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早期无明显特异性症状,临床诊断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CT是目前临床使用相对广泛的诊断方式之一。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医疗设备的更新和改进,临床对心血管CT检查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心血管CT具有无创、安全和使用简单的特点,不仅可以和超声进行优势互补,还能确保临床图像质量,保证检查的安全性。而本文旨在分析心血管CT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以此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陈欣
- 关键词: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造影
- 《请您诊断》病例46答案:儿童小肠重复畸形
- 2010年
- 陈欣赵滨胡少健
- 关键词:病例资料小肠重复畸形儿童进行性加重腹壁静脉反跳痛
- 儿童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MR表现2例被引量:10
- 2009年
- 陈欣赵滨徐永盛李欣
-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脑干脑炎磁共振成像
- 儿童革兰阳性球菌肺炎的影像学特征被引量:4
- 2020年
- 肺部感染为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威胁患儿身体健康,其主要致病原有细菌、病毒、非典型病原体3大类,并以细菌为主。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球菌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现总结儿童胸部影像学检查技术和革兰阳性球菌肺炎的4种典型影像学表现,旨在为临床诊断、评估疗效和预后提供影像学信息。
- 李欣王敏陈欣陈静王春祥
- 关键词:儿童影像学革兰阳性球菌肺炎
- 肠道病毒71感染后脑干损害与神经源性肺水肿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肠道病毒71(EV71)感染后脑干损害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相关性,探讨相应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7—11月收治的18例EV71感染后脑干损害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儿中8例(44%)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早期应用呋塞米及甘露醇脱水,给予人免疫球蛋白、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者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并予磷酸二酯酶抑制剂。16例救治成功,预后良好;1例肺水肿症状改善,住院7 d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EV71感染后脑干损害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张宏伟陈欣李姣
- 关键词:肠道病毒71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
- 冠状动脉CTA在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形成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CCTA)在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形成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所有患儿均进行CCTA诊断,分析诊断结果、不同类型的冠状动脉瘤不同时间点的冠脉内径变化情况。结果:6例患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形成共累及17支血管,单支血管受累1例,多支血管受累5例,累及左冠状动脉主干(LM)5例、左前降支(LAD)4例,左回旋支(LCX)3例、右冠状动脉(RCA)5例,其中形成小型动脉瘤8例,中型动脉瘤7例,巨大动脉瘤2例。2例同时合并血栓。同类型的冠状动脉瘤不同时间点的冠脉内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的冠状动脉瘤在3~6个月的冠脉内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的冠状动脉瘤在12个月内的冠脉内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TA能够清晰显示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形成的部位和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陈欣王春祥赵滨李颖
-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瘤计算机体层摄影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