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风
- 作品数:35 被引量:109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文学更多>>
- 面向基础教育 实施双向互动 提高教师教育水平被引量:1
- 2004年
- 正在全国陆续推开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必将促动高等师范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面对改革的必然趋势,各高等师范院校反应不一。近几年来,南阳师院面向基础教育,增强服务意识,加快高师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主动回应,建立研究和服务基础教育的有效机制。在实施双向互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较好适应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 陈江风
- 关键词:教师教育基础教育双向互动
- 对地方工科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被引量:3
- 2013年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地方工科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需要明确:实施前提是更新工程教育理念,实施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重点是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实施关键是校企深度合作实践,实施支撑是构建实践创新平台,实施保障是工程师资队伍打造。
- 陈江风张东初王红利
-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工程教育
- 中原地区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在中华民族产生和发展的几千年历史进程中,中原地区是华夏族融合、统一及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主要孕育区域,是中华民族产生、发展的核心区域,其悠久的文明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为中华民族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不竭的动力。中原地区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文化,成为古代政治家军事家争夺的战略要地,其治乱兴衰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得中原者得天下"反映了中原地区在古代国家政局中无可替代的的核心地位;"中原兴则国家昌"则反映了古代中原地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重新确定中原地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有利于还原历史本来面貌,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文祯中郝二旭陈江风
- 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原文化
- 创新学分与创新人才培养被引量:4
- 2013年
- 郑州轻工业学院以创新学分为抓手,针对高校在创新学分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定详细的实施办法、加强条件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宣传等措施,积极实行创新学分制度,开展新人才评价系统的探索,培养创新人才,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 陈江风张东初岳永胜魏明宝
- 关键词:创新学分学科竞赛
- 汉画像反映墓主生前生活说辨析被引量:7
- 2002年
- 汉画像作为墓葬的建筑材料与装饰 ,它本身不表现汉代社会的现实生活 ,更不是墓主“生前生活”的写照 ,它创造的是一个神鬼世界 ,反映了对墓主“生后 (在阴间 )生活”的理想追求 ,是汉代宗教信仰。
- 陈江风
- 关键词:汉画像
- 竹林玄学与阮籍诗歌创作被引量:4
- 1998年
- 阮籍是竹林玄学的著名学者。他的玄学思想和精神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从而使《咏怀诗》表现出与玄学的内在联系。阮籍是玄言入诗开创期的作家,他的诗歌明显地体现出竹林玄学的性质和精神,是其玄学思想的外化。
- 陈江风郭乐义
- 关键词:阮籍竹林玄学咏怀诗玄言玄学思想玄言诗
- 试论文化经典的主要特征和作用被引量:4
- 2005年
- 文化经典,是在文化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根底作用的最重要的文本。文化经典的文本具有多样性,首先表现在文化内容的分类上。其次直接体现在文本承载文化所用的材料质地和自然形态上。文本的多样性鲜明地体现了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特有性质。这就是内在蕴含着的经典性。即:经典的力量、经典的品格、经典的魅力。文化经典的作用和意义则有五个方面的内容。
- 熊纪涛陈江风
- 关键词:文化经典文本文明
- 九莲山帐书文化源流臆说被引量:2
- 2012年
- 九莲山帐书文化是中国传统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帐书上的符箓发展至今有复文、云篆、灵符、符图4种类型。帐书文化作为本土文化现象,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感情的积淀,"旧传统新发展"是其渊源特征,于儒释道三教合流中凸显出其道教文化的本质属性,由古代巫师道士专属发展至今已为普通民众所掌握,且题材宽泛,形式多样。九莲山人生活在一个有倾诉、有寄托的空间里,帐书不仅能帮助人们释放精神压力,还有助于建构一个结构合理、自我调适能力强的生活共同体,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乃至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启示。
- 陈江风訾琳溁
- 关键词:民族传统道教文化生活共同体
- 汉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及其依据——纪念鲁迅先生收集汉画像90周年被引量:2
- 2005年
- 陈江风
- 关键词:汉画像学科建设
- 神话学与中华文明探源——中原话有熊座谈会实录
- 2010年
- 文章是国内神话学研究的一次专家座谈会实录。河南省的学者专家围绕着中国社会科学院叶舒宪研究员关于"中原话有熊"的文明探源报告,就神话学、民俗学等人文学科如何参与中华文明探源课题研究展开热烈的讨论,提出具有前沿探索性的诸多新观点和人文研究创新思路。如中国神话学研究的学科定位与方法视野大拓展,神话研究如何重构失落的历史,凸显民族文化精神,四重证据法的应用推广,以及如何建构跨学科的人文研究新范式。
- 陈江风孙培新高有鹏
- 关键词:神话学神话精神中华文明探源四重证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