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
- 作品数:53 被引量:33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澳卫生与艾滋病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医防融合视域下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被引量:49
- 2021年
- 目的:基于2020年开展的基层医防融合专题调查研究,探讨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以期助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保障居民健康。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选取四川、江西、江苏、贵州、广东五个省为样本省展开问卷调查,共收回152份有效机构问卷,6439份有效人员问卷。采用Excel对录入的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1.2%的被调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没有预防医学专业背景的公共卫生人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占比仅2.3%;被调研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认为医防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临床知识不足(53.2%);临床医生缺乏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48.9%);医防融合的工作与激励机制有待完善(38.9%);收入分配制度有待完善(36.1%)。结论: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与法治保障;培养具有"预防医学+"专业背景的公共卫生人才;以胜任力为导向开展基层医防融合服务能力的专题培训;探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参与基层医防融合工作的服务模式;合理提高薪酬,探索制定新时期基层医防融合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强化基于大数据驱动的基层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健康信息守门人功能等,助力新时期医防融合视域下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 屈伟陈浩郑琪王萌康刘毅郭岩
- 2012-2015年县级疾控中心人员流出现状调查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是通过对县级疾控中心人员流出现状的调查,了解流出人员的总体概况、结构特征以及流出去向,分析其流出的原因,为加强疾控中心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相关的对策建议。方法采用卫生计生人才规划监测评估系统,收集2012-2015年县级疾控中心人员流出的相关数据,同时对部分县级疾控中心进行现场访谈,了解人员流出的原因。总体来说2012-2015年县级疾控中心人员流出数有所减少,除离退休人员,流出率下降;从流出人员的结构特征看,学历方面,流出人员中以本科、专科和中专为主,职称方面,以中级和初级为主,工作年限方面,除工作30年以上的,5年以下和工作10-19年的流出人数较多,编制方面,流出人员主要是在编人员;从流出去向看,除离退休外,大多数的人员流向其他医疗卫生/计生机构。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县级疾控中心应加强离退休人员的返聘,提高职工的薪酬待遇水平,提升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提高高级职称人员比例等。
- 韩颖田立启陈浩陈红艺张光鹏闫丽娜张云
- 关键词:疾控中心
- 澳大利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法律保障(一)——公共卫生的法律支撑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国际视角分析,本文研究了澳大利亚的法律体系、公共卫生法律的内涵以及公共卫生职能的法律界定,为进一步研究澳大利亚依法为国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奠定基础。
- 徐缓陈浩黎慕
- 关键词:公共卫生法律
- 全国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2018年基本情况分析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对全国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2018年人、财、物等基本情况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了解中国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运行基本情况,为进一步探索疾控体系改革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各数据库对全国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定性访谈结果,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果全国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数量、素质、结构不适应新形势发展。2014—2018年全国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总量,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出现一定程度负增长,人员逐步老化,学历结构有一定改善,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和检验师比例逐渐下降,慢性病防控人员比例仍然较低。财政补助收入仅占70%左右,政府预算全额保障存在一定缺位;资源配置上虽逐年增加,仍存在绝对不足与相对浪费并存现象。结论须加强基层疾控体系建设,按标准配备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坚持公益性和专业性导向,保障疾控机构运行经费;优化人才结构,研究制定符合公共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和绩效考评机制,激发疾控人员动力;实施结构调整以适应形势变化的需求。
- 金雅玲王子军张一平陈浩
- 国内文献对澳大利亚公共卫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国内文献初步介绍了澳大利亚人群的健康水平、澳大利亚对公共卫生的界定、澳大利亚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国内学者具体研究了澳大利亚的重点公共卫生服务情况,包括艾滋病防控、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采供血服务管理、精神卫生服务和计划免疫服务等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笔者指出,在进行中澳文献对比时应注意公共卫生概念的涵义;中国有必要对澳大利亚公共卫生开展系统深入研究;研究澳大利亚公共卫生服务时应关注其联邦制特点。
- 陈浩徐缓
- 关键词:公共卫生
- 2022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算比较研究
- 2022年
- 目的:对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预算资金投入与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方法:采用人口、地理数据对2022年我国31个省级疾控中心预算收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中以集聚度模型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不同省级疾控中心预算收入总量差异明显,且有27个省级疾控中心预算收入占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预算收入的比例低于3%。大多数省级疾控中心的“卫生健康支出”是全部预算支出的主要部分;31个省级疾控中心均缺乏在“科学技术支出”“教育支出”两方面的投入分配;“人均预算经费”“人均人员经费”差异明显,且“人均人员经费”预算支出水平普遍偏低。结论:省级疾控中心财政预算经费投入力度不足,卫生健康不同领域的投入结构不合理,“重医轻防”矛盾依然突出。
- 刘娜娜黄烈雨李振军郭岩李少琼陈宝姗陈浩
- 关键词: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算资金
- 基于泰尔指数的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配置及公平性评价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评价近5年来我国疾控中心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为进一步调整优化疾控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相应依据。方法利用公开数据对我国疾控中心的人员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三项指标进行分析,采用泰尔指数分析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我国疾控中心人员总数、卫生技术人员和执业(助理)医师总量均在减少,东部和中部地区最为严重;基于人口的配置公平性要好于基于面积的配置公平性;基于人口的全国疾控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的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公平性有变差趋势;基于地域面积的全国疾控中心三类人员的配置公平性整体向好。结论严格按照配置标准配足配齐疾控中心人员编制,人员配置要充分考虑地理面积因素;加快西部地区公卫医师培养,在全国实施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构建体现疾控中心技术价值的薪酬和激励制度。
- 殷逸竹陈浩
-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泰尔指数
- 澳大利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法律保障(三)——立法动向和借鉴意义
- 2011年
- 通过不断加强公共卫生立法,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卫生与老年部下设了国家预防保健局,日益关注公民权利的法律保护,推动示范法律的研究和运用,将风险管理引入立法程序,促进联邦与州/特区的立法协作。中澳两国存在特有的公共卫生关系,澳大利亚在公共卫生法律方面的实践和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借鉴意义,特别是法律示范和统一机制、立法过程的风险评估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等方面。
- 陈浩黎慕徐缓
- 关键词:公共卫生法律保障
- 中国四大慢性病死亡率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预测研究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通过中国30~70岁居民1990-2019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癌症四大慢性病死亡趋势,预测2030年我国四大慢性病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3.4.1的情况。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四大慢性病1990-2019年疾病负担数据,利用年龄-时期-队列的贝叶斯模型预测2020-2030年我国慢性病死亡情况及2030年SDGs 3.4.1的实现情况。结果1990-2019年我国四大慢性病年龄标化死亡率(ASR)呈下降趋势,预测我国30~70岁居民四大慢性病死亡数将由2020年的296.12万例增加至2030年的318.50万例,ASR将由2020年的308.49/10万下降至2030年的277.80/10万,与2015年的330.46/10万相比,2030年仅下降15.94%,其中男性下降18.73%,女性下降14.31%。另外心脑血管疾病下降25.09%,癌症下降4.76%,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下降37.21%,而糖尿病基本不变。结论我国30~70岁居民1990-2019年四大慢性病ASR呈下降趋势,但按目前的下降速度至2030年难以实现SDGs 3.4.1,应采取更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 许晴晴严永富陈浩董文兰韩丽媛刘世炜
- 关键词:慢性病贝叶斯分析
- 结核病防治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2008年
- 目的了解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结防人员)满意度基本情况,为结防人力资源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6省1099名结防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结防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我国结防人员总满意度平均得分58.96分。得分最高的6个单项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同事关系、工作胜任力和成就感、人际关系、单位发展、工作胜任和工作前途,得分依次为4.40,4.03,3.97,3.92,3.84和3.67分;得分最低的6个单项满意度由低到高依次是:目前报酬、工作压力和疲劳、相对报酬、福利保障、薪酬待遇和分配制度,得分依次为2.51,2.75,2.86,2.94,3.00和3.08分。机构级别、机构地域、机构类型和岗位类型是总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我国结防人员总满意度较低,对工作报酬较低是影响我国结防人员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因素。
- 陈浩刘毅徐缓
- 关键词:结核病人力资源满意度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