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漪澜

作品数:43 被引量:221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虫病
  • 9篇丝虫
  • 9篇丝虫病
  • 8篇源性
  • 8篇土源性
  • 8篇土源性线虫
  • 8篇土源性线虫病
  • 7篇旋毛虫
  • 7篇马来丝虫
  • 7篇马来丝虫病
  • 6篇丝虫病后
  • 5篇旋毛虫病
  • 5篇慢性
  • 5篇慢性丝虫病
  • 5篇病例
  • 4篇生食
  • 4篇线虫
  • 4篇监测点
  • 4篇黑热病
  • 4篇肠道

机构

  • 39篇四川省疾病预...
  • 6篇四川大学
  • 4篇四川省寄生虫...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眉山市疾病预...
  • 1篇甘孜州疾病预...
  • 1篇甘孜藏族自治...
  • 1篇岳池县卫生防...

作者

  • 43篇陈漪澜
  • 22篇郑德福
  • 18篇田洪春
  • 16篇张富南
  • 16篇谢红
  • 12篇刘常华
  • 9篇张丽萍
  • 8篇肖宁
  • 6篇罗静雯
  • 6篇李明惠
  • 6篇唐中玖
  • 4篇陈建平
  • 3篇李明惠
  • 3篇钟波
  • 2篇李黎
  • 2篇胡梅
  • 2篇雷杨
  • 2篇胡雅劼
  • 2篇贾路
  • 2篇廖琳

传媒

  • 22篇寄生虫病与感...
  • 7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国际医学寄生...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报告
目的:了解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监测点农村菜园、厕所周边、厨房和庭院土壤中蛔虫卵的污染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查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结果: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监测点土壤中蛔虫卵检出率10%,活...
谢红田洪春周小轲刘常华郑德福陈漪澜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蛔虫卵
四川省钩虫等肠道线虫病2005-2006年监测数据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了解钩虫等肠道线虫病在四川省的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为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地在全省开展钩虫等肠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钩虫等肠道线虫病监测方案》方法和要求,对全省4个监测县进行抽样调查。结果2005年全省检查2 005人,肠道线虫感染702人,总感染率为35.01%,其中钩虫感染291人,感染率为14.51%;蛔虫感染412人,感染率20.55%;鞭虫感染178人,感染率8.88%。华支睾吸虫感染2人,感染率0.10%;绦虫感染1人,感染率0.05%。12岁以下儿童调查135人,蛲虫感染23人,感染率为17.04%。2006年全省调查2 011人,肠道线虫感染694人,总感染率为34.51%,其中钩虫感染342人,感染率为17.01%;蛔虫感染334人,感染率16.61%;鞭虫感染183人,感染率9.10%,华支睾吸虫感染2人,感染率0.10%。12岁以下儿童调查269人,蛲虫感染44人,感染率16.36%。结论四川省肠道线虫感染仍很严重,钩虫、鞭虫和蛲虫仍是今后防治的重点。
谢红田洪春唐中玖刘常华郑德福李明惠张富南陈漪澜
关键词:钩虫病肠道线虫病
2015年四川省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状。方法2015年4-6月,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査方案和实施细则,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5个生态区的15个调査县(市、区)45个调査点。调查对象为各调査点0岁以上农村常住居民,每个调査点调査人数不少于250人。采集受检对象粪样,通过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检测肠道蠕虫卵,通过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测肠道原虫包囊、滋养体,通过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査3~6岁儿童娩虫卵。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感染率通过才检验进行比较。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重点寄生虫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査11403人,总感染率为15.5%(1762/11403),检出蛔虫、钩虫、鞭虫、蜒虫、粪类圆线虫等5种线虫,感染率分别为4.7%(540/11403)、7.1%(811/11403)、3.2%(360/11403)、0.1%(10/11403)和0.1%(6/11403);带绦虫、缩小膜壳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等3种绦虫,感染例数分别为55、3和1例;溶组织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人芽囊原虫、微小内蜒阿米巴、哈门氏内阿米巴、结肠小袋纤毛虫、布氏嗜碘阿米巴、肠内滴虫等9种原虫的总感染率为2.0%(223/11403)。川西南-滇中北山地生态区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率最髙,为24.9%(563/2257),藏东-川西生态区感染率最低,为8.2%(186/2273),不同生态区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雷波县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率最高,为53.9%(407/755),若尔盖县感染率最低,为1.9%(10/522),不同县(市、区)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14.6%(768/5247)和16.2%(994/6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79岁和≥80岁人群重点寄生虫感染率最高,均为21.4%(221/1034、46/215),20-29岁和40-49岁感染率最低,均为12.3%(100/813、273/2217),不同年龄组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
罗静雯田洪春谢红刘阳钟波吴子松陈琳张骥陈漪澜李黎龚希张丽萍
双羟萘酸噻嘧啶塔糖和阿苯达唑糖丸治疗儿童蛲虫病的疗效观察
1998年
蛲虫病是一种人体常见的寄生虫病,尤以集居儿童感染率为高,严重危害着儿童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广谱、高效、低毒的阿苯达唑,双羟萘酸噻嘧啶(简称噻嘧啶)驱虫药物对蛲虫病均有良好的疗效,但在群体防治工作中,儿童对服药片,特别是带苦味的药片,产生畏惧情绪。为丁寻...
李明惠刘常华郑德福刘崇义黄先翔陈漪澜
关键词:蛲虫病药物疗法阿苯达唑
四川省地震灾后黑热病疫情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了解地震灾后疫区黑热病流行趋势,为制定灾后黑热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核实和处理网络直报疫情报告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病历资料;了解各受灾疫区防治措施实施情况。结果各疫区地震前每年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各种防治措施,发病数有所下降,但仍在高位徘徊;地震当年采取较大范围的灭犬措施和在人群集居地反复使用杀虫剂,病例数较往年有所减少;地震后次年,由于防治工作的松懈,发病数较地震当年有所增加。结论地震使疫区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等发生了很大变化,灾后疫区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人群和自然与社会因素依然存在,其暴发和流行的风险犹存,仍需做好灭犬、灭蛉工作,加强对黑热病的询诊和监测,开展利什曼原虫感染犬的查杀和防治黑热病知识宣传,在灾后一段时间里,黑热病发生的风险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张富南张丽萍张育智陈漪澜雷杨肖宁
关键词:地震灾后
四川省人体旋毛虫病发病情况与防治对策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了解旋毛虫病在四川省的流行状况及发病因素,掌握流行规律与趋势,提出防治措施,减少与避免暴发流行事件及死亡病例的发生。方法总结、分析四川省人群历次发病资料,提出防治对策与方法。结果1968-2006年在藏区8县共发病13起,发病223人,死亡11人。发病无年龄、性别、季节之分。结论四川省人体旋毛虫病发病均集中于有生食或半生食动物肉习惯的阿坝和甘孜藏区人群中。重视藏区人群旋毛虫病防治健康教育、严格动物肉类检疫、完善疫情上报制度、建立多部门的预防控制机制、加强基层专业人员的防治培训、及时处置暴发疫情事件,是控制与阻断四川省人群旋毛虫病疫情发生的重要措施。
郑德福陈漪澜肖宁陈建平田洪春谢红
关键词:旋毛虫病发病情况
马来丝虫病不同巩固防治与净化措施的远期效果分析
2009年
目的了解基本消除丝虫病后实施不同巩固防治与净化措施的远期效果。方法采取查治残存传染源和全民普服0.3%乙胺嗪药盐的巩固与净化措施,开展丝虫病的重点人群和横向、纵向监测及慢性丝虫病调查。结果夹江县于基本消除丝虫病后次年监测原微丝蚴血症者349人,检出复阳9例;筠连和夹江县于基本消除丝虫病后前3年,横向监测各检出残存微丝蚴血症者2人和15人,其中新检出1人和12人;洪雅县未检出微丝蚴血症者。3个县均无新发慢性丝虫病发生。结论筠连和夹江县基本消除丝虫病后的初期,丝虫病传播继续存在,经采用巩固防治与净化措施和重点人群为主的监测措施后,未检出微丝蚴。通过消除丝虫病后监测,未发现内源性传染源,表明实施不同巩固和净化措施后的远期效果显著。
陈漪澜张富南
关键词:远期效果丝虫病
网络误报丝虫病患者1例核实调查报告
2008年
陈漪澜张富南
关键词:丝虫病误报
四川省消除丝虫病后重点地区摸底调查评估报告
2008年
张富南陈漪澜
关键词:丝虫病
四川省藏区人群旋毛虫病健康教育知识需求调查
2009年
目的了解四川藏区旋毛虫病流行区人群健康教育知识需求现状,为开展该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讲解、交谈形式对旋毛虫病患者及周围人群进行饮食卫生习惯与健康教育知识需求调查。结果接受调查者506名(男219名,女287名),生食猪肉、野猪肉、熊肉、牛肉、羊肉者分别占调查人群的91.70%、16.80%、8.89%、22.13%、4.20%。100%人群家中砧板、刀具生熟不分,37.55%的人用盛过生肉的碗或器皿直接盛熟食。84.58%的人不知生食动物肉对人体的危害,88.93%的人不知什么是旋毛虫病。结论部分藏区人群生食动物肉与不良饮食卫生习惯极为普遍,旋毛虫病健康教育知识普遍贫乏,大部分人不知晓该病的传播途径及危害。
郑德福欧阳清陈漪澜泽仁拉姆余宏斌姜小军登根唐文荣张文余桂香拥忠呷扎布日
关键词:四川藏区旋毛虫病健康教育知识需求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