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娟
- 作品数:24 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和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sP选择素)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55例ACS患者血浆vWF和sP选择素的水平,随访3年,观察ACS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ACS患者随着vWF水平的升高,MACE发生率明显递增(P<0.05);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vWF独立于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可预测心源性死亡率(r=21.685,P=0.000)。sP选择素浓度>200 ng/ml的ACS患者MACE发生率增高(P<0.05);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sP选择素对预测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r=0.441,P=0.70)。结论vWF能够很好地对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预测远期死亡率及MACE发生率。
- 陈美娟徐佳屈晓冰
- 关键词:可溶性P选择素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
- 激素替代疗法与绝经后妇女冠心病预防新进展被引量:1
- 2003年
- 绝经后性激素替代疗法一直被认为有益于冠心病的预防,但1998年以来大规模临床研究的结果却与此有异。本文就近年性激素替代方法与冠心病预防的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 陈美娟
- 关键词:激素替代疗法绝经后妇女冠心病
- 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8例CHD患者和1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血浆VEGF水平,并作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 i记分,分析VEGF水平与Gensin i记分的关系。结果CHD患者血浆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4.9±117.8)pg/m l vs(81.8±63.8 pg/m l),P<0.01〕;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VEGF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171.2±126.4)pg/m l vs(97.5±50.9)pg/m l,P<0.05;〕CHD患者VEGF水平与Gensin i记分呈正相关(r=0.240,P<0.05)。结论VEGF水平升高不仅反映CHD患者心肌缺血损伤的严重程度,而且可能是不稳定斑块的标志物;VEGF可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起作用。
- 陈美娟屈晓冰胡信群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 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比较
-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与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16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药物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随访两组患者心脏事件(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的发生率及再住院、心...
- 陈美娟屈晓冰胡信群
- 关键词: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脏事件心功能分级介入治疗疗效比较
- 文献传递
- 冠心病患者P选择素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数量关系的研究
-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数量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和19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的血浆sP-选择素...
- 屈晓冰陈美娟蹇在金易玉新孙振球
-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
- 文献传递
- 6分钟步行运动对老年高血压病的康复作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6分钟步行运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2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进行6分钟步行运动和常规药物治疗4个月,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试验前后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和踝臂指数(ABI),了解试验前后有无差异,并随访两组间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死亡)发生率有无差异。明确6分钟步行运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预后有无改善。结果 6分钟步行运动组治疗后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减慢;两组治疗后均随访1年,6分钟步行运动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0.8%vs25.5%,P<0.05)。结论 6分钟步行运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预后有明显改善。
- 陈美娟徐佳董波李丽曾令忠沈丹萍
- 关键词:高血压病老年预后
- 踏车运动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踏车运动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141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73例),治疗组进行踏车运动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疗程4个月。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实验前后血浆TXA2及免疫比浊法检测CRP、LDL-C和HDL-C水平,监测实验过程中心率及血压变化,比较实验前后两者有无差异,并调查对比两组实验结束后1月内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有2例患者因不能耐受退出研究。对照组治疗后血浆CRP、TXA2和LDL-C水平分别下降58.30%、45.64%和36.04%,HDL-C升高0.7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CRP、TXA2和LDL-C水平分别下降65.47%、38.29%和36.18%,HDL-C升高2.11%;治疗组较对照组CRP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间TXA2、LDL-C下降及HDL-C升高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血压、心率变化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均进行随访1个月,治疗组(5/66)较对照组(16/73)心绞痛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踏车运动能明显降低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CRP表达有关。
- 宋红邓景贵陶希陈美娟
- 关键词:踏车运动稳定型心绞痛老年C反应蛋白
- 踏车运动训练对社区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踏车运动训练对社区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1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踏车运动组(68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踏车运动组进行踏车运动和常规药物治疗,疗程4个月。试验过程中监测心率及血压变化,记录达到目标心率或者心绞痛的人次,比较试验前后心率血压有无差异,并对比两组试验结束后1个月内心绞痛的发生率和试验前后生存质量(QOL)评分。结果踏车运动组有2人因不能耐受退出研究。试验过程中,达到目标心率的有2 855人次,发生心绞痛的有561人次。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血压、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踏车运动组和对照组在安静状态下心率和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QOL评分〔(112±9)分〕较对照组〔(106±8)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进行随访1个月,治疗组(7.58%,5/66)较对照组(21.92%,16/73)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踏车运动训练能明显降低社区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提高QOL,适当强度的运动训练是安全的。
- 陶希卢伟何娟刘佳邓景贵宋红陈美娟
- 关键词:踏车运动稳定型心绞痛老年安全性
- X系统在职员工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危险因素研究
- 目的:成人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过早死亡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亟待临床解决的难点问题。本研究探讨湖南省X系统员工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过早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20年6月湖南省X系统...
- 陈美娟
- 关键词:猝死病例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和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的变化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4例ACS患者、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和19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血浆sP选择素和vWF浓度。结果ACS患者血浆sP选择素、vWF浓度均高于SA患者(P<001)及对照组(P<001)。结论sP选择素和vWF水平与ACS的发病过程有关,是ACS不稳定斑块的识别和预测指标。
- 屈晓冰陈美娟
- 关键词:可溶性P选择素VWF急性冠脉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