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norovirus,NVs)是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严重地威胁着婴幼儿、老年人和公共场所人群的健康。疫苗是目前临床预防由NVs引发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策略之一。按番茄偏爱密码子设计合成编码诺如病毒(VA387)衣壳蛋白——P粒子基因PGENE(1 002bp),为便于纯化,PGENE的5'端包含编码6×his-tag的DNA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GENE并导入BL21。在16℃条件下,用终浓度1mmol/L的IPTG(isopropyl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诱导表达,Ni-NTA树脂亲和层析法纯化获得P粒子,并通过Western blot加以确认;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下观察到了球形P粒子成功组装;用该蛋白免疫小鼠,成功获得了活性的抗体血清。为后续用番茄研制口服诺如病毒疫苗奠定了基础。
许多重要蔬菜和水果隶属于茄科(Solanaceae),植物花发育是物种延续和产品形成关键决定因子。茄科毛酸浆(Physalispubescens)是药食同源半野生浆果,目前其花发育研究不多。为了从不同视角了解茄科植物花发育,本研究采用比较生物学方法从花的形态特征和解剖学层面解析了毛酸浆(P.pubescens)和茄科模式植物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var. cerasiforme)花器特征和小孢子发育进程。结果显示,开花后毛酸浆花萼迅速生长包被果实、花瓣有紫色斑纹、花药顶颈可育及背部开裂散粉特征与番茄花萼生长缓慢、黄色花瓣、花药顶颈不育及腹缝开裂散粉方式截然不同,展示了茄科植物遗传多样性。毛酸浆小孢子发育,在“四分体”之前迟于番茄,而“四分体”之后期却快于番茄。特别是番茄药隔组织在“四分体”时期开始向药室异常内突,并在花粉成熟期占据药室近1/2空间,而未在毛酸浆中观察到。该研究为开发茄科新的模式植物和从不同视角理解庞大茄科植物花发育提供了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