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洋

作品数:15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遗址
  • 4篇出土
  • 3篇西周
  • 3篇考古
  • 2篇动物考古
  • 2篇新石器
  • 2篇新石器时代
  • 2篇遗存
  • 2篇石器
  • 2篇石器时代
  • 2篇水稻
  • 2篇屈家岭文化
  • 1篇稻作
  • 1篇稻作农业
  • 1篇动物
  • 1篇氧化铜
  • 1篇冶炼
  • 1篇冶炼技术
  • 1篇遗存研究
  • 1篇遗址出土

机构

  • 15篇湖北省文物考...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黄石市博物馆
  • 1篇安徽省文物考...

作者

  • 15篇陶洋
  • 8篇罗运兵
  • 2篇杨玉璋
  • 1篇赵志军
  • 1篇郭立新
  • 1篇唐丽雅
  • 1篇陈斌
  • 1篇杨胜
  • 1篇曲毅
  • 1篇黄文新
  • 1篇曾令斌
  • 1篇王新华
  • 1篇胡刚
  • 1篇余乐
  • 1篇唐丽雅
  • 1篇戴玲玲
  • 1篇李冰洁

传媒

  • 9篇江汉考古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南方文物
  • 1篇东南文化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屈家岭遗址土地山遗址点2020年发掘简报
2021年
为配合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2020年上半年,对土地山遗址点东部坡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了一批屈家岭文化遗存,初步确认遗址点的文化内涵以屈家岭文化晚期为主,为进一步探索遗址点的性质及屈家岭遗址的整体布局提供了重要材料。
陶洋张德伟(文/摄)李天智(图)田志明(图)张丙舟(摄)
湖北省大冶市蟹子地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被引量:21
2014年
湖北省大冶市蟹子地遗址地处长江以南鄂东南丘陵地带的山间小盆地,其文化堆积大致可分为新石器时期和西周早期,新石器时期的遗存又分为一期和二期,一期相当于石家河文化时期(4500—4200aB.P.),二期相当于后石家河文化时期(4200~3900aB.P.),西周遗存的年代主要是西周早期(3000~2900aB.P.),其整体面貌与鄂东南地区西周时期典型的土著遗存风格非常一致。2009年5月至9月,在发掘遗址的同时进行了土样的采集和浮选,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末期和西周时期的炭化植物遗存。此次浮选共计采集样品22份,共发现了14611粒炭化植物遗存,包括大量的稻米(Oryzasativa)、少量的粟(Setariaitalica)和极少量的杂草(weeds),此外还有少量的炭化稻谷基盘(ricespikeletbase)。浮选结果显示,蟹子地遗址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和西周时期均以稻作农业经济为主,西周时期有对粟进行利用。另外,该遗址新石器时代二期一处房址(T1831F1)集中出土了一批形态偏小的炭化稻米,这可能属于另外一个稻种。蟹子地遗址是鄂东地区,以及湖北长江以南地区首个进行浮选并进行植物遗存研究的遗址,该研究结果为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和西周时期的植物利用历史提供了新的数据。
唐丽雅罗运兵陶洋赵志军
关键词:西周时期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史前农业发展的植硅体证据被引量:12
2020年
采用植硅体分析方法,对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南部2015~2017年度主发掘区TN14W35探方内油子岭至石家河文化时期(5800~4200 a B.P.)的地层土样进行了系统取样分析,并重点对水稻扇型植硅体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遗址各文化时期土样中均含有丰富的水稻(Oryza sativa)特征型植硅体,表明稻作农业在屈家岭遗址各阶段先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同时,实验还在油子岭和屈家岭文化地层发现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植硅体,但从发现数量看,粟类作物在屈家岭遗址先民农作物利用结构中只占据极小的比重.论文通过对水稻扇型植硅体形态参数测量和鱼鳞状纹饰统计发现,屈家岭遗址的水稻遗存主要属于粳稻类型,且驯化程度在油子岭文化早期时期就已经达到现代栽培稻水平.本文研究揭示了屈家岭遗址先民的农业结构、水稻类型及驯化水平,为了解江汉平原汉水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生业形式与水稻驯化水平等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杨玉璋黄程青姚凌罗武宏陶洋罗运兵张德伟
关键词:稻作农业
湖北大冶蟹子地遗址2009年发掘报告被引量:21
2010年
蟹子地遗址2009年发掘获取了一批重要的遗存,在鄂东南地区的先秦文化谱系探讨和科技考古实践两个方面都有重要收获。其新石器时代遗存整体属石家河文化系统,但区域特色突出,一期遗存可能代表了新的区域类型,二期遗存新见有少量"后石家河文化"因素。其商周遗存属鄂东南地区西周土著文化,与矿冶有关。
罗运兵曲毅陈斌陶洋杨胜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西周
湖北襄阳卸甲山墓地战国-西汉墓葬发掘简报被引量:1
2017年
2014年5月至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襄阳市卸甲山墓地,抢救性清理了一座战国中期墓和十一座战国晚期至西汉墓葬,为进一步研究渭水河流域东周至秦汉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一批新材料。
胡刚陶洋陶洋左迟(摄)曾令斌(绘图)王新华(绘图)曾令斌魏付丽(绘图)
关键词:战国西汉墓葬
汉水中游地区先秦时期生业经济探索——郧县大寺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2021年
汉水中游地区位于中国南方与北方文化交汇地带,南北方文化因素来回拉锯,属于典型的考古学文化"漩涡地带"。相比黄河、长江流域,该区域的生业经济并不明晰。本文通过对该区域的郧县大寺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研究,认识到该遗址的生业经济是家畜饲养与狩猎经济并重,具有南北地带过渡性的特点。同时,通过与周边数个遗址的对比发现,汉水中游地区的生业经济在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初步推测这种差异可能与仪式性的活动需求有一定关系。
刘一婷陶洋黄文新
关键词:动物考古
淮河中游地区的史前生业经济考察——安徽省侯家寨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近几年,淮河中游地区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陆续开展,揭示出这一地区在中国史前文化发展和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生业经济作为史前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全面认识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材料和研究视角,成为现今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安徽定远县侯家寨遗址出土动物遗骸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探讨该遗址先民对动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结合双墩等遗址的已有研究,可对淮河流域史前先民的生业经济活动等进行探讨。
戴玲玲陶洋阚绪杭
关键词:动物考古淮河流域
屈家岭遗址出土铜矿石标本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近年来屈家岭遗址的屈家岭文化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早期地层中出土了20余件铜矿石。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ESD)、X射线衍射仪(XRD)和拉曼光谱仪(Raman)等科学分析仪器对部分铜矿石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矿石多为含磷的假孔雀石和磷铜矿伴生矿,少量为孔雀石。部分矿石表面覆盖一层黑色氧化铜,属矿石经焙烧后的产物。由于目前未发现其它冶炼遗迹,这些焙烧产物是否与冶炼活动直接相关还须进一步研究。
江旭东罗运兵陶洋张德伟李冰洁
关键词:铜矿石氧化铜焙烧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本文通过对屈家岭遗址油子岭文化至战国晚期各时期遗迹和文化层土样的浮选,经鉴定发现了炭化植物种子及硬果核壳等共计1599粒。其中农作物种子1245粒,包括541粒水稻(Oryza sativa)和638粒水稻基盘、33粒粟(Setaria italica)、27粒小麦(Triticum aestivum)以及6粒大豆(Glycine max),其余可鉴定的杂草种子及核壳22种共计245粒,未知杂草种子109粒。从出土炭化植物遗存的14C年代测定和量化统计分析来看,屈家岭遗址自距今约5800年,稻作农业已经在生业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并延续至距今约4400年。粟的利用出现年代较水稻稍晚,在距今约5600~5300年间,且粟在农业作物中的比重始终很小。本项工作为江汉平原地区史前人类的植物资源利用以及农业发展研究提供了准确的年代和实物证据。
姚凌陶洋张德伟罗运兵程至杰罗武宏杨玉璋唐丽雅
关键词: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水稻
中国冶炼技术本土起源:从长江中游冶炼遗存直接证据谈起(一)被引量:11
2018年
中国青铜技术西来的说法仍有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疑问,包括传入路线不明、技术发展脉络不同、青铜器的器型和制造方式不同等等。本文认为中国青铜技术并非接受外传,而是本土自行发展,其源头在长江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具备矿物易得和陶窑技术先进两项优势,且其国家社会已经足够发达和复杂,足以供养工匠,并形成对金属器的需求。尽管目前学界普遍将长江中游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乃至后石家河文化都归类为"新石器时代",因此发掘时并不留意与青铜技术相关的遗迹遗物,留下的资料稀少零散,但是通过仔细梳理考古资料,我们发现长江中游地区公元前第四千纪和公元前第三千纪的诸多遗址,如龙嘴、屈家岭、一百三十亩、石家河、殷戴家湾、金鸡岭,以及幕阜山区的诸多遗址等,其实均已经发现铜块、青铜工具、红铜及青铜炼渣、冶炼工具和设施、相关废品等直接证据,并先后出现过普通圆型炉、竖穴式圆型炉、长型横穴式炉,长条型龙窑式炼铜炉以及用炼缸进行冶炼和熔铜的坑式冶铸工作坊,并且其冶炼活动深入其精神文化中,影响整个社会。这说明,长江中游经历了漫长的认识铜料并探索冶炼的过程;此时,周围地区并没有别的掌握青铜技术的文明,因此长江中游冶炼技术无疑是本土起源的。
郭静云邱诗萤范梓浩郭立新陶洋
关键词:长江中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