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竹欣
-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和自噬相关蛋白的改变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改变及凋亡、自噬的变化,探讨抑郁症海马体积异常的机制。方法选用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通过给予不可预见慢性温和应激建立抑郁症模型;采用尼氏染色、透射电镜技术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自噬体,Western blot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 1。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元体积萎缩,数量减少,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模型组海马神经元胞质内可见自噬体;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C-3Ⅱ蛋白和LC-3Ⅱ/LC-3Ⅰ比值增高,Beclin-1相对表达增高(P<0.05)。结论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存在体积萎缩现象,可能与神经元凋亡和自噬增强有关。
- 朱玉英纪荣静熊佩黎隋竹欣王海涛
- 关键词:抑郁症海马凋亡自噬
- 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海马、杏仁核神经元自噬和凋亡改变!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海马、杏仁核神经元自噬和凋亡的改变,探讨PTSD海马、杏仁核体积异常的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改良的单一连续应激方法制备PTSD大鼠模型;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海马、杏仁核组织LC-3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杏仁核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模型组海马、杏仁核组织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海马、杏仁核神经元TUNEL阳性细胞百分率和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TSD模型大鼠海马、杏仁核神经元存在明显的细胞自噬和凋亡,这可能是海马、杏仁核体积异常的机制之一。
- 隋竹欣刘昊王海涛李慧杨占岭徐爱军吕翠平李月春
-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海马杏仁核细胞自噬
- 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增强
- 为验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是否存在异常的自噬改变,探讨PTSD海马异常的机制。本研究选用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改良的单一连续应激方法制备PTSD大鼠模...
- 隋竹欣刘昊王海涛
- 抑郁大鼠海马微管相关蛋白pMAP-2和p-Tau表达的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微管蛋白p MAP-2和p-Tau在抑郁大鼠海马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海马微管蛋白与抑郁症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通过利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以及Morris水迷宫对其行为进行学检测,采用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对照组和模型组造模后1、7、14、28 d分批处死大鼠,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p-MAP-2和p-Tau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标观察海马组织中p-MAP-2和p-Tau定位分布。结果:糖水偏好实验:模型组糖水消耗量和糖水偏好百分比分别低于对照组(P<0.01);旷场实验:模型组行走总路程、中央活动时间、直立次数和修饰行为分别低于对照组(P<0.01);Morris水迷宫模型组平均逃避潜伏期高于对照组(P<0.01)。CUMS后1 d大鼠海马p-MAP-2和p-Tau蛋白的表达低于对照组,7 d后开始升高,14 d明显高于对照组,28 d仍略高于对照组。p-MAP-2和p-Tau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部分神经元的胞浆内p-MAP-2和pTau同时表达,表明p-MAP-2和p-Tau有部分共定位。结论:p-MAP-2和p-Tau在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出现先降低后增高的现象,因此我们推测在应激抑郁症发病过程中,p-MAP-2和p-Tau蛋白表达的变化可能影响微管的稳定性,破坏细胞骨架稳态,从而影响海马神经元的结构改变。
- 隋竹欣李珍刘昊袁杨王海涛
- 关键词:海马微管相关蛋白
- 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Akt/mTOR信号通路的改变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检测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系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改变,探讨PTSD发病机制。方法将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50)。采用改良的单一连续应激方法制备PTSD大鼠模型,在造模后1d、4d、7d、14d和28d处死大鼠(每个时间点处死5只),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第10号染色体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编码产物(PTEN)、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mTOR(p-mTOR)的表达水平。结果PTSD后1d、4d、7d和14d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PTSD后1d大鼠海马PTEN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4d达高峰,14d仍高于对照组(P<0.05);p-Akt蛋白表达水平在PTSD后1d即低于对照组(P<0.05),以后逐渐增高,28d仍低于对照组(P<0.05);p-mTOR蛋白在PTSD后4d低于对照组(P<0.05),以后逐渐增高,但28d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T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参与海马神经元凋亡调控。
- 隋竹欣刘昊王海涛杨占岭刘继刚徐爱军卢鹤翔
-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海马凋亡信号通路
- 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增强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改变,探讨PTSD致海马体积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被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改良的单一连续应激后给予不可逃避足底电击方法制备PTSD大鼠模型;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海马神经元自噬体增多;海马组织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T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存在明显的细胞自噬,可能与海马体积异常变化有关。
- 隋竹欣刘昊朱玉英熊佩黎纪荣静王海涛
-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海马自噬
- p-Tau蛋白在抑郁症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抑郁症大鼠海马组织中磷酸化微管相关蛋白Tau(p-Tau)的表达水平,探讨p-Tau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模型组(n=20),模型组大鼠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对照组大鼠每天抓取1次。分别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表现;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对照组和模型组造模后1、7、14和28d分批处死大鼠,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p-Tau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糖水偏好实验,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和糖水偏好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1);旷场实验,模型组大鼠行走总路程、中央活动时间、直立次数和修饰行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Morris水迷宫实验,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长于对照组(P<0.01);CUMS后1d,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Tau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7d后开始高于对照组(P<0.05),14d时大鼠海马组织中p-Tau蛋白表达水平最高(P<0.01)。结论: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p-Tau蛋白表达水平先降低后增高,这可能影响微管的稳定性,破坏细胞骨架稳态,从而导致海马神经元的结构改变。
- 隋竹欣李珍刘昊袁杨王海涛
- 关键词:抑郁症海马微管相关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