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冬梅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柳州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心病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介入
  • 3篇梗死
  • 3篇冠心病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介入治疗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脉
  • 1篇胸闷

机构

  • 8篇柳州市中医院

作者

  • 8篇韦冬梅
  • 4篇韦爱欢
  • 3篇龙卫平
  • 3篇陈剑
  • 3篇何汉康
  • 3篇朱仕现
  • 3篇石磊
  • 2篇李安
  • 2篇刘果果
  • 2篇杨坚毅
  • 2篇叶巍
  • 1篇李红波
  • 1篇周虹

传媒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年份

  • 4篇2015
  • 4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口服高负荷量氯吡格雷的短期效果
2015年
目的观察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口服高负荷量氯吡格雷的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柳州市中医院心内科行急诊PCI的ACS患者20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及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且在急诊PCI术前对照组患者给予负荷量(300 mg)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高负荷量(600 mg)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前与术后24 h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服药前与术后即刻血小板最大凝集率(MPAR),术后随访30 d时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服药前及术后24 h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WBC、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两组患者MP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研究组患者MPAR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患者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4.0%(14/100),低于对照组的34.0%(34/100)(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为44.0%(44/100),对照组为34.0%(34/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术前口服高负荷剂量(600 mg)氯吡格雷安全有效,其能更好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术后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对患者血常规无明显影响,亦未增加出血风险。
何汉康陈剑石磊龙卫平李安朱仕现韦冬梅刘果果叶巍周虹
关键词:氯吡格雷
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焦虑抑郁情况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进步,冠心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由于创伤小、疗效可靠、病死率低和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冠心病的病因学治疗,并获得了非常好的近、远期预后[1]。但是,作为一种有创性治疗方法,需要高昂的手术费用及术后长期服用多种药物,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焦虑抑郁,占所有PCI治疗患者40%左右[2]。
韦冬梅
关键词:介入治疗术抑郁情况肺功能不全胸闷痛抑郁发生率
心脉舒方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痰瘀互结郁病的临床疗效及对HRV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心脉舒方对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痰瘀互结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冠心病PCI术后痰瘀互结郁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心脉舒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焦虑抑郁量表积分、心率变异性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相比,治疗组在改善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90.0%vs68.7%P<0.01);焦虑抑郁量表积分显著改善(P<0.05);心率变异性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脉舒方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痰瘀互结郁病有较好疗效。
韦冬梅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临床疗效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病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中医院自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61例STEMI病人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病人18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探寻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STEMI病人年轻男性多见,多有大量吸烟史,情绪刺激为诱因。结论冠脉痉挛和冠脉内血栓形成并自溶是STEMI的主要发病机制。
韦冬梅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中西医结合治疗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用益心饮。结果:心衰症状改善及中医症候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E/E’及BNP指标改善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配合益心饮治疗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有较好疗效。
韦冬梅韦爱欢
关键词: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中西医结合
益心饮改善急性心梗PCI术后左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龙卫平何汉康陈剑杨坚毅石磊韦爱欢李红波李安韦冬梅刘果果朱仕现叶巍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急危重症。寻求其防治方法具有重大意义。该研究应用益心饮加西药治疗PCI术后的AMI患者30例,与仅用西药治疗组30例对照。证实益心饮能够改善AMI患者PCI术后中医证候量化积分,治疗组总有...
关键词: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治疗益心饮
误诊为冠心病的D-二聚体阴性肺栓塞2例分析
2013年
肺栓塞(PE)是指各种栓子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因PE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误治。临床上普遍认为D-二聚体对PE有较大的排除诊断价值,若其含量低于500μg/L纤维蛋白原当量(FEU),可基本排除PE。但是,近期笔者发现2例误诊为冠心病的D-二聚体阴性PE,现将病例报告分析如下。
韦冬梅韦爱欢
关键词:肺栓塞D-二聚体
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对中青年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3例中青年和169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观察,对比两组的性别、危险因素、发病诱因、临床表现、梗死部位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中青年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患者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及阳性家族史、肥胖的比例高于老年组,为主要的危险因素,老年组患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为主要的危险因素;中青年组患者发病诱因主要为情绪骤变、运动或劳累、暴饮暴食等,而老年患者发病多由感染、便秘等因素引起;症状方面中青年组多为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83.72%),老年组则出现腹痛、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非典型症状较多(71.60%);两组心电图检查心肌梗死部位均以心脏前壁和下壁并后壁为最多。结论各年龄阶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根据疾病特点进行日常预防及临床诊治,有利于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何汉康杨坚毅陈剑石磊龙卫平韦爱欢韦冬梅朱仕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中青年人老年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